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说明: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120 分钟,总分120 分命题范围: 至必修三第四单元一、现代文阅读(2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
2、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 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 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 ,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 ,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
3、石” 。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 ,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 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 2
4、-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
5、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 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 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A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
6、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 ,就是“荒唐也,无稽也” ,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D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 , “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 3 -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C本文作者认为“
7、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D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A在第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B在第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的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C在第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
8、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D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1C 【解析】 “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2D 【解析】 “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3A 【解析】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活着的仪式王 溱听说相亲对象是位诗人时,我脑子里快速涌现出很多关于诗人的
9、负面形象:贫困潦倒,愤世嫉俗不过我还是答应见见这人长得太帅了,你看那照片,匀称的倒三角体形,脸部线条像用炭笔勾勒出来的,这简直就是中国版贝克汉姆嘛。约定的那一天很快到来,诗人从照片里走了出来。他给我看他拍摄过的照片,或雄山峻岭,或一江春水,或落叶飘忽,都是他去过的地方;他给我描述他与美景的对话,那些对话使他诗情满溢;然后他把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开始吟诗了。我窃喜,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穷光蛋嘛!你听,那些词从他嘴里迸出来,在我耳边绕一圈,两圈,我轻飘飘地就把自己塞入那些诗和画的意境中了。- 4 -我开始憧憬跟着他游山玩水拍照作诗的生活。然而每次我在微信里跟他提出见面,他都会以各种借口岔开话题,或者
10、干脆打开语音功能吟起诗来。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都活在他的诗中了。熬过几十个不能自拔的夜晚后,我决定去找他。我没有他确切的地址,只能天天到他所在的那个区去轧马路,一边走一边在脑中想象着:偶遇那一刻,他会吟出怎样一首令人惊喜的诗?我忘了,马路可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一辆大货车在距离我不到半米的地方刹停,扬起满脸灰。货车司机噌噌下了车,张口就道:“不要命呀!”我抬头一看,乱糟糟的胡须,发黄的 T 恤上沾着各种污渍,裤子被灰尘泼出奇怪的图案,大皮鞋已辨不清颜色,以致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认出来,是诗人!他也认出我来了,有些发慌,用最快的速度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拉拉衣角,脸向斜四十五度一仰,又摆出了诗人的姿态
11、。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愤愤地问:“你到底是货车司机还是诗人?”他一字一顿,说了一句诗一样的话:“开车,我活着的方式;诗,我活着的仪式。”“活着还有仪式?”我惊讶地问。“当然有!”他指了指副驾驶位说,“上车,我带你去看看。”车子开得很慢,他一路沉默,始终保持着那个半仰着头的姿态,腰绷得笔挺,双手优雅地左右扭动着方向盘。若不是那身装扮,他还真像个优雅的指挥家。后面的车喇叭震天,有人伸出头来骂:“你丫散步哪?!”他置若罔闻,缓缓开了口说:“生活,不易。”他叹了口气说:“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然后我的生活就只剩下骂了。”“那又
12、怎样?”我问。“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他说。我开始觉得他脑子不太正常了,我扒拉着车门把手,颤抖地说:“停,停车。”他没有停,继续说着:“为了安抚生活,我决定给它举行个仪式。”“什么仪式?”我问。- 5 -“写诗呀!仪式的地点是很讲究的,你看,必须是最纯净的场所,不被浮躁的人类所污染的。”我想起了他相机里的照片,问:“所以你就到处去旅游?”“干吗要去旅游?”他奇怪地看着我说,“我开着车,每天都在旅游。”“快看快看,夕阳!”他兴奋地指着前方说。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开始吟诗:“落日!红了脸,躲起来,它要躲起来”不躲才怪!我趁机跳下了车,头也
13、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神经病!”这是我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几个月后,我如愿跟一个算是事业有成的相亲对象结了婚。婚后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我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这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大娃捣蛋,二娃哭闹,锅里的菜烧焦了,我蓬头垢面,呵斥着大娃,哄着二娃。当我手忙脚乱地解开二娃的尿裤,被一泡温润的童子尿喷得满脸都是的时候,忽然,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 年第 19期,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我”骂他“神经病”,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B
14、文章多次写到“诗人”“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这个细节,突出了一个卑微困窘的货车司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自尊与倔强。C小说中的“我”在与“诗人”相亲前、相亲时、相亲后、马路相遇,直到“我”做了母亲后,心理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D小说以“我”的视角,采用抑扬结合的艺术手法,使“诗人的形象”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掀起波澜,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5请从不同角度赏析小说结尾的划线句子。(3 分)6“诗”是本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6 -【解答】(4)A“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我骂他神经病,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错,“诗人”并没有“拒绝”再见面,
15、而是逃避见面;“我”骂“诗人”是“神经病”的原因是“我”理解不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体悟。(5)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引人深思;结构上与前文“诗人”“生活不易”的感慨遥相呼应,突出当下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情感上,含蓄地表达了“我”对“诗人”生活态度的认可,使文章又生一层波澜;动作描写,突出我生活的忙碌混乱,而“我嘴里逬出了一句诗”含蓄地暗示主旨,面对纷乱糟糕的生活,寻求精神层面的寄托才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语言含蓄蕴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一点一分,写对三点即给满分)(6)“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因为喜欢“诗人”的诗而急于去见他,才发现他的
16、真实身份;我因被他开车时吟诗的举动惊吓而逃之夭夭。“诗”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渠道。它是人物活着的仪式,也是对抗生活的方式,是超脱现实困境的出路,爱诗吟诗更是他们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象征。“诗”是表现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它象征着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作品借此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易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美与诗意,以此安抚生活,抚慰现实。注:写对一点给 1 分,写对两点给 3 分,写对三点给 5 分。如果从表现手法上分析,指出“诗”象征着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给 1 分,指出运用对比手法,如“我”对诗人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对生活态度的变化(开始不理解诗人吟诗到后来情不自禁吟诗),给 1 分。二、古代诗文阅
17、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7-10 题。(甲)“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乙)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候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事
18、,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展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 彘:猪 B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说C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