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doc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9月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省辛集中学 2019 届高三地理 9 月月考试题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6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8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用铅笔在答题卷上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中国东部 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 月 B.67 月 C.68 月 D.58 月2.如在 7 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 I 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
2、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23.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4.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读下图,完成 5-6 题。5.图示地区地势(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6.该地聚落分布上的特点是( ) A.灌渠周围 B.河口 C.河流交汇处 D.河
3、流沿岸泥石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下图。读下图和表、表,回答 7-8 题。表 我国泥石流分布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年降水量(mm)1400泥石流数量百分比2 8 16 18 24 22 10表 我国泥石流暴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3泥石流暴发频(%) 0 0 0 2 9 18 34 24 10 2 1 07.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必要条件有( )特定的地形形态和坡度 降水 集中的水源补充持续的高温天气 红壤广布 大量的泥沙石块 植被覆盖率高A. B.
4、C. D.8.下列人类经济活动中,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是( )A.在洞庭湖平原围湖造田 B.在锡林郭勒地区过度放牧C.将废弃矿石随意丢弃在斜坡上 D.将大量污水排入长江上游地区为遏制单位 GDP 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现象,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节能风暴,由此引爆节能市场无限商机。据专家测算,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所蕴涵的节能商机将近 3万亿元。据此完成 9-10 题。9.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能源的消耗结构日趋多样化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A. B. C. D.10.当前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
5、与能源消费在地区上不平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能源利用率高,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广大农村仍大量使用木材和秸秆做燃料A. B. C. D.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3 题。1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4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1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
6、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1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 14-16 题。14.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 B.热量更丰富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15.图中 1 月等温线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常绿阔叶林
7、北界南移 D.自然灾害减少16.人类缓解这种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调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 D.推广无氟冰箱下图是 1999 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1999 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 )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 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5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 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18.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当作物环境温度高于其生长的下限温度时,作物才能开始生长发育。10是大多数作物的下限温度,我们把从每年日平均气温稳
8、定通过 10这天起,到稳定结束 10这天止,其间逐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其和就是大于 10年积温。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 A-F 和-共十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由山麓向山顶分异 由平原向高原分异A. B. C. D.20.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 D 和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回答 2
9、1-22 题。 62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22.“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地方性分异规律、海陆分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 23-24 题。23.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B. 25NC. 35ND. 45N24.该山地
10、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 4600 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 400 毫米,差了约 10 倍。据此回答 25-26 题。25.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6.“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
11、律在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在内蒙古包头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这为他今后的人生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据此回答 27-28 题。27.从内蒙古的包头到新疆的阿克苏沿线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7规律28.内蒙古包头所在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9-31 题。29.图中区域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
12、0.我国西部地区形成荒漠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水分31.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自南向北变窄,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热量 D.季风读图,回答 32-33 题。32.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33.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34.图中 M 自然带东西宽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辛集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