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方法突破专题2化学Ⅱ卷中的简答题专项突破学案.doc
《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方法突破专题2化学Ⅱ卷中的简答题专项突破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答题方法突破专题2化学Ⅱ卷中的简答题专项突破学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 化学卷中的简答题专项突破建议课时:2 课时(一讲一练)专项突破一 反应原理型简答题 1速率、平衡移动类【典例 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H2S,发生反应 2H2S(g) 2H2(g)S 2(g) H169.8 kJmol 1 。下图为 H2S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1)图中压强( p1、 p2、 p3)的大小顺序为_,理由是_。(2)该反应平衡常数大小: K(T1)_(填“” “”或“”) K(T2),理由是_。(3)如果要进一步提高 H2S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解题思路答案 (1) p1p2p3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
2、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H 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图像上看,相同温度, p1条件下 H2S的平衡转化率最大, p3条件下 H2S的平衡转化率最小(2) 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3)及时分离出产物2解决方案 速率、平衡移动类简答题的答题模板叙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变条件定方向得结论(或结果)【对点训练】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2H 2(g) CH3OH(g) H90.1 kJmol1 ,下图是温度、压强与上述反应中 CO转化率的关系:问题:由图像可知,温度越低,压强越大,CO 转化率越高,但实际生产往往采用 30
3、0400 和 10 MPa的条件,其原因是_。答案 温度较低,反应速率慢;压强太大,成本高2(2016课标全国,27 改编)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 SO2和 NO,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 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1)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 SO2和 NO的烟气,反应温度 323 K,NaClO 2溶液浓度为5103 molL1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 SO24 SO23 NO3 NO2 Clc/(molL1)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脱硝反应速
4、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 SO2和 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2)在不同温度下,NaClO 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 SO2和 NO的平衡分压 pc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填“增大” 、 “不变”3或“减小”)。(3)如果采用 NaClO、Ca(ClO) 2替代 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 2相比 NaClO2具有的优点是_。答案 (1)大于 NO 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2)减小 (3)形成硫酸钙沉淀,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 2转化率提高2电解质溶液
5、中离子平衡类【典例 2】 Na 2HPO4是磷酸的酸式盐,但其水溶液呈碱性,从溶液中离子平衡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 Na2HPO4溶液呈碱性原因_。(2)当加入足量饱和 CaCl2溶液时,溶液变为酸性,解释原因_。解题思路(1)(2)答案 (1)Na 2HPO4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一是电离平衡,HPO H PO ,二24 34是水解平衡,HPO H 2O H2PO OH ,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呈碱24 4性(2)Na2HPO4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PO H PO ,加入 CaCl2溶液,Ca 2 与24 34PO 结合生成 Ca3(PO4)2沉淀,促使 Na2HPO4电离平
6、衡向右移动,H 浓度增大,溶液显酸34性解决方案 溶液中离子平衡简答题思路4阅读题目情境的信息,找出核心问题的分析对象,即平衡体系;找出题目信息中与平衡体系变化的有关因素;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变化的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即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说明平衡移动后对实际问题体系产生的影响。一般用如下模式书写:“存在平衡,(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 。【对点训练】3等浓度的 H2SO3和 NaHSO3混合液,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溶液,pH 值都没有明显变化,请解释其原因: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 当加碱时,H 2SO3与 OH 反应,使 c(OH )增大不明显;当加酸时,HSO 与
7、 H 反应,3消耗 H ,使 c(H )增大不明显。答案 加碱时发生反应:H 2SO3OH =HSO H 2O;加酸时发生反应:HSO H =H2SO33 3425 ,H 3AsO4电离常数为 K15.610 3 , K21.710 7 , K34.010 12 。当溶液用生石灰调节 pH到 89 时,沉淀主要成分为 Ca3(AsO4)2。pH 调节到 8左右 Ca3(AsO4)2才开始沉淀的原因是_。答案 H 3AsO4是弱酸,电离出来的 AsO 较少,所以酸性条件下不易形成 Ca3(AsO4)2沉淀,34当溶液中 pH调节到 8左右时 AsO 浓度增大,Ca 3(AsO4)2开始沉淀。34
8、3能量变化类【典例 3】 H 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问题 1: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H3PO2的原因_。问题 2: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 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5点是产品中混有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解题思路问题 1问题 2答案 问题 1:阳极室的 H 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H2PO 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2室,二者反应生成 H3PO2 问题 2:H 3PO4 H 2PO 或 H3PO2被
9、氧化2【对点训练】5(2016课标全国卷,26,改编)联氨(又称肼,N 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N 2H4(l)N 2O4(l)=3N2(g)4H 2O(g) H1 048.9 kJmol 1问题:联氨和 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答案 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的气体6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 pH在 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答案 由于阳极上生成氯气,而氯气可溶于水,并发生下列反应:Cl2H 2O HClHClO,增大 HCl的浓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
10、气的逸出7(2017江苏化学,16 改编)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6SiO2和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 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问题 1:“电解”是电解熔融 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问题 2:铝粉在 1 000 时可与 N2反应制备 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 问题 1: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 O2氧化问题 2 :NH 4Cl分解产生的 HCl能够破坏 Al表面的 Al2O3薄膜专项突破二 实验探究型简答题 1具体操作描
11、述型【典例 4】 已知 SO2可以用 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 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 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 B中产生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装置 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检查图中连通装置 A、B 气密性的方法是_。解题思路7(1)构建捂热法模型(2)构建液差法模型答案 分液漏斗关闭弹簧夹 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 2,用手捂热烧瓶 A,若 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或关闭弹簧夹 1和弹簧夹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
12、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解决方案 答题要领:用好动词,指明仪器名称或仪器的某个部位,操作连贯,如身临其境。【对点训练】8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按照要求填空:8(1)微热法:如图 a。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2)液差法:如图 b、c。连接好仪器,b 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 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_,证明装置不漏气。c 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_甲管液面,静置,若液
13、面_,证明装置不漏气。(3)滴液法:如图 d。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抽气(吹气)法,如图 e、f。e 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_,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中的液面_,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答案 (2)位置保持不变 高于 位置保持不变(3)水不能持续流下(4)能回到原来位置 上升 保持稳定2.反应现象描述类【典例 5】 2016全国卷,26(2)改编将 NH3充入注射器 X中,硬质玻璃管 Y中加
14、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2(两端用夹子 K1、K 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问题 1 打开 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 Y管中,Y 管中的实验现象为9_。问题 2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 K2,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原因是_。答案 问题 1 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问题 2 Z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 Y管中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 Y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解决方案 现象描述答题模板(1)溶液中: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色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答题 方法 突破 专题 中的 专项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