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二十六)“追踪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二十六)“追踪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二十六)“追踪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追踪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1(2018新疆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约 6 V,内阻约 1 ),定值电阻 RA(阻值 10 )和RB(阻值 1 )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0 ),电流表 A(量程 0.6 A,内阻约 1 ),电压表 V(量程 5 V,内阻约 10 k),开关 S,导线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补充完整。(2)图甲中的 R1应选_(填“ RA”或“ RB”)。(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 I;
2、以 U 为纵坐标, I 为横坐标,作 UI 图线如图乙所示,并求出 UI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 a 和在纵轴上的截距 b,请选用待测电源电动势 E、内阻 r、定值电阻 R1和 R2,写出a、 b 的表达式, a_, b_,代入相应数值即可得 E 和 r 的测量值。解析:(1)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使电压表测量范围较小,所以 R1应采用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接近的 RA; R2起保护电路的作用,故可以采用阻值较小的 RB;由于电流表内阻与等效内阻接近,为了减小误差,应采用相对电源的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以上分析可知,题图甲中的 R1应选择 RA。(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3、 U E I(R2 r),由此可知,图像与纵轴的截距b E,图像与横轴的截距为短路电流,故 a 。ER2 r答案:(1)见解析图 (2) RA (3) EER2 r2.(2018宜宾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 K 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侧活塞固定,左侧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 3 V,内阻不可忽略),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 A1 、A 2(量程为3 mA,内阻不计),电阻箱 R(最大阻值为 9 999 ),定值电阻 R0(可供选择的阻值有 100 2
4、、1 k、10 k),开关 S,导线若干,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A测得圆柱形玻璃管内径 d20 mm;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 L;C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阻值,读出电流表 A1 、A 2示数,分别记为I1、 I2,记录电阻箱的阻值 R;D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多次重复实验步骤 B、C;E断开 S,整理好器材。(1)为了较好的完成该实验,定值电阻 R0应选_。(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Rx的表达式 Rx_(用 R0、 R、 I1、 I2表示)。(3)若在上述步骤 C 中每次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 A1 、A 2示数均相等,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 L 和对应
5、的电阻箱阻值 R 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RL 关系图像,则自来水的电阻率 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用本实验方法测电阻率实验中,若电流表内阻不能忽略,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值与上述测量值相比将_(选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解析:(1)电源电动势为 3 V,电流表的量程为 3 mA,则最小电阻 R EI 3310 31 k,故定值电阻 R0选 1 k 的即可。(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Rx满足 I1Rx I2(R0 R),即 Rx 。I2 R0 RI1(3)当 I1 I2时, Rx R0 R,即 R0 R,则 R L R0,由题图乙可知: LS S S/m510 4 /m, S
6、 2 d2,则 4.0 1.0 1030.1 (d2) 14 510 4 3.14(20103 )2 m16 m ;若电流表内阻不能忽略,则:14Rx rA R0 R rA,即 Rx R0 R,则表达式不变,自来水电阻率测量值与上述测量值相比将不变。答案:(1)1 k (2) (3)16 不变I2 R0 RI13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 ab 和 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 N 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 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3(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
7、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解析:(1)实验电路连线如图所示。(2)为使金属棒获得更大的速度,则金属棒运动时需要更大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 ,所以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大电流、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都可以使加速度增大。BILm故选项 A、C 正确,B 错误。答案:(1)见解析图 (2)AC4(2018全国卷)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 Rx的阻值,图中 R0为标准定值电阻( R020.
8、0 ); 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 1为单刀开关,S 2为单刀双掷开关; E 为电源; R 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将图(b)中实物连线。4(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合 S1。(3)将开关 S2掷于 1 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 的示数U1;然后将 S2掷于 2 端,记下此时电压表 的示数 U2。(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 Rx_(用 R0、 U1、 U2表示)。(5)重复步骤(3),得到如下数据。1 2 3 4 5U1/V 0.25 0.30 0.36 0.40 0.44U2/V 0.86 1.03 1.22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十六 追踪 溯源 智取 创新 实验 学会 迁移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