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03词语标点精讲(含解析).doc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03词语标点精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03词语标点精讲(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词语标点精讲一、词语运用命题形式 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考查形式相对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4 选 1),要求选出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1.词语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近义混淆、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2材料多选自报刊、网络上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较强。1.重点考查易混淆的词语,如近义混淆、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色彩不明、不合事理等。2. 仍 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命题,分值仍固定为 3 分。二、标点符号命题形式 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各省市考题大都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客观题的命题格式大多为“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7 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2、新增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这一要求。1.试题的综合性。多数试题综合考查多种标点符号的用法。2语境的限制性。突出考查学生在语境中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3选材的实用性。材料多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材料。4干扰点的模糊性。考查点多为易混标点的使用情况。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考查重点集中在问号、顿号、冒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点的基本用法及易错易混之处。浙江省高考语文在词语和标点知识的考查中,采用的是综合考查的方式。给出一段文字,对段落文字中的部分词语成语的运用和标点的运用进行辨识,试题题型选择题为主,分为两小题,字词的运用是 3 分,标点的运用是 2 分。试题一般出现在词语综合运用的第二题
3、,以第二、第三小题的形式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标点,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词语标点的综合考查,需要注意词语成语的释义以及使用的环境,在语段中是否符合表达的意思。对词语的辨析应从词义(词义范围大小、词义侧重点、词义的轻重等),词语的用法(词语的搭配习惯、语法功能、适用对象等),词语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几个方面考虑。标点符号的考查,要区分开不同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注意细节,语句在表达时,能否准确无误使用标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留意和积累相关的知识技巧,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心有成竹。考情分析2一、【2018 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5 分)
4、在第 55 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 又如:“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是动词。5看习惯用法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如:捉摸、琢磨辨析:“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肯定句。又如:“释怀”“消受”这两个词多用
5、于否定句中,一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无福消受”。(二)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虚词是指汉语中一般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功能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高考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介词、连词、副词和助词。1看语气辨析主要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如“难道”与“莫非”,前者是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是不如前者强烈。如:过去有多少难关都闯过来了,难道不能克服眼前的这点困难吗?今天他没来,莫非生病了不成?2看语意关系虚词有用来表明或强化词语之间、短语之间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辨析词语、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辨析虚
6、词使用是否恰当。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 ”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3.看词性异同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准确使用。例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与之相似的虚词混用情况有:忽然(副词)突然(形容词)、必须(副词)必需(动词)、未免(副词)难免(形容词)、特 别(副词)甚至(连词)等。高考真题连接34.看位置辨析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 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
7、“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5.关注固定搭配,巧辨虚词一些虚词,常常配对使用,关注了这一特点,对虚词的选用大有裨益。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 要结合语境来选择。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就只能与“反而”搭配。表并列的 一方面另一方面 有时有时 既(又)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表递进的 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表转折的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 只有才 除
8、非才 无论都 不管总是表假设的 如果那么 即使也表因果的 因为所以 既然就(三)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熟语此考点主要从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谦敬错位、张冠李戴)、褒贬误用等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熟语。(1)消除望文生义“4 方法”1确解语素,忌以今释古成语、熟语作为固定短语,它大多脱胎于古代典籍,其中有些语素古今意义差异较大,如果不知其古义,而用今义去理解,以今释古,就容易错解语义,造成误用。如: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该成语使用错误,属望文生义。登高自卑出自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自,从;
9、卑,低。指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现代汉语的“自卑”与该成语中的“自卑”,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登高自卑”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2全面理解,忌断词取义成语、熟语的意义具有完整性,使用时应理解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的意义,如果只注重某个语素的意4义而忽视其他语素的意义,就会犯断词取义的错误。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 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首当其冲”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而该句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了“首”的意义,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占的比例最
10、大”之意不合) 3察源辨流,忌妄加揣测不少成语、熟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典籍,它的意义往往不在字面上,而是通过比喻、引申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理解时要透过字面意义去察源辨流,认真推敲,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见于法国拉封登的寓言。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 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此处不了解成语的来源,所以望文生义,使用错误)4恰如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03 词语 标点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