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一次双周考试题.doc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一次双周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一次双周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高二年级第十一次周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文化自信不仅在于自己的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还在于人家是否信服,有没有“他信”。在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近些年来,西方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全球性危机的罪魁祸首。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认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没有给予自
2、然足够的人文关怀。生态思想家帕斯莫尔认为,基督教鼓励人们把自己当作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的。这正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死穴。人类文明今天已走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什么是“独特思维方法”?就是以“中”为度、以“和”为贵。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二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如何摆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中道智慧,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剂良方。中华文化一方面
3、注重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惟人,万物之灵”;另一方面注重天地本身的价值,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根源正在于 “顶天立地”、中正通达,正在于我们将“与天地参”而不是将征服自然、改造天地、满足欲望作为人类的使命,正在于我们摆正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当今中国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和”为贵的最好例子。俄罗斯导报这样评价:“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
4、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 道。”何为“道”?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他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生生不已、和而不同的“道”。“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摘编自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2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时代,只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B、人类中心主义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强调利益至上,没有给予自
5、然足够的人文关怀。C、弊端重重的人类中心主义亟须克服自身认识的偏见,而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是一个可取的办法。D、中华文化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和人们的欲望,这和西方文化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做法,然后指出只有“中和”思想,才能挽救人类文明。B、文章第三段既承接上文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的内涵,又引出下文写运用“中道智慧”的现实意义。C、文章第四段先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再用“一带一路”建设的例子来证明其“和”对中国及世界的作用。D、文章着重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和中华文化中的“中
6、道智慧”,指出后者可为克服前者的弊端提供有益的借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现在面临发生质变的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B、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未曾中断,主要是因为坚守中正通达的思想和中庸之道,摆正了人在天地间的位置。C、“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设想的可行做法,必将推动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D、罗素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指中国人所说的“道”,如果得到全世界采纳,人类社会将更加欢乐、祥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6题。你有多重要孙道荣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
7、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 3 -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
8、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
9、他就获救了,安全了。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
10、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4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
11、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12、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B.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C.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D.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5.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6
13、.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 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 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
14、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月 24日)- 5 -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
15、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英国广播公司 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0月 24日)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16、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 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 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 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
17、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 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0月 24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B.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6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
18、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B.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9.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
19、阅读(19 分,共 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 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
20、,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语在胜传。胜出,复为谏大夫,又口荐霸于上,擢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以章有德。”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后有诏归颍川太守,前后八年,郡中愈治。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谓贤人君子矣。赐爵关内侯。”后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7 -(选自汉书循吏
21、列传,有删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谓贤人君子矣B. 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谓贤人君子矣C. 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谓贤人君子矣D. 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谓贤人君子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察”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22、,它确立于汉代,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B.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C. “二千石”,汉制以俸禄多少作为职官等级的标志,这里的“二千石”指的是官级。汉代常以“二千石”作为郡守的代称。D. “坐”,秦丞相李斯所编启蒙识字课本苍颉篇释曰:“坐,罪也。”后由此义派生出“连坐”一词,就有了“株连”的意思,这里就是指“株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霸善于观察,思维敏捷,足智多谋,为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牟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十 一次 双周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