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质检.doc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质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质检.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质检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 山西孝义名校模拟卷一,24)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 )A.都具有延续性、一致性B.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C.彰显儒家学说的适用性D.加剧了国家政治的分裂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可知这一时期文化具有多样性而非一致性,故 A 项错误;周鲁文化代表着西周时期“礼乐”文化,晋秦先后称霸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崩溃,齐国率先改革,客
2、观承认土地私有,这些文化都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故 B 项正确;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春秋战国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不是国家政治分裂,故 D 项错误。2.(2018 湖北华师大一附中押题,24)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答案 D解析 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
3、里,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 A 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 B 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 C 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就是要求人要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并且关注人伦亲情,故D 项正确。3.(2018 河南安阳二模,25)言论者 名 句 出 处老子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管仲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孟子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上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 )A.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B.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
4、C.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D.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2答案 A解析 由材料可知先秦时期思想里面已经包含民本思想,反映了民本思想有浓厚的历史渊源,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神崇拜,故 B 项错误;政治权利与材料中“仓廪实则知礼节”不符,故 C 项错误;隆君与材料中“贵以贱为本”不符,故 D 项错误。4.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该主张旨在( )A.说明天地君权之尊贵 B.强调遵从纲常伦理C.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 D.废弃郡国并行体制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
5、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可知是对皇权的神化,故 A 项正确;材料内容是神化皇权,没有强调遵从纲常伦理,故 B 项错误;材料内容是神化皇权,没有提升儒学的独尊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内容是神化皇权,没有涉及废弃郡国并行制,故 D 项错误。5.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据此可知太学 ( )A.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B.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C.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D.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答案 D解析 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由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6、太学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不利于除儒家以外的先秦诸子学说的发展,故 A 项错误;太学属于中央教育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僚后备力量,对推动儒学传播作用有限,故 B 项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 C 项错误;太学生学完五经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为政府培养了官僚后备力量,故 D 项正确。6.(2018 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2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注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
7、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中由老子庄子到大学中庸孟子得出宋代儒学的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故 A 项正确;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佛教、道教的信息,故 C 项错误;儒家思想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发展演变,并未走向封闭和停滞,故 D 项错误。7.(2018 江苏徐州考前模拟,4)王阳明曰:“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甚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这说明王阳明( )3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C.倡导知行合一 D.主张人性本恶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殃、罪、恶和辱”等体
8、现重视道德修养,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探究,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知和行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人本性的探讨,故 D 项错误。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此观点 ( )A.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C.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D.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答案 C解析 黄宗羲希望的是一种明君贤臣的政治模式,而不是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故 A 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无法体现出“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
9、非于学校”,可知黄宗羲把设立学校作为限制君权的一种措施,力图构建更加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故 C 项正确;黄宗羲提出对天子进行限制,并没有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只是部分否认,故 D 项错误。9.(2018 河北冲刺模拟,28)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 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 18 种 150 卷。1865 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 56 种 280 卷。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答案 C解析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艺 质检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