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1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1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课时规范练1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答案 D解析 最早的纸张是指发明造纸术,与材料中“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反映的改进造纸术不符,故 A 项错误;雕版印刷与材料中“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而材料中“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是东汉时期,故 C
2、 项错误;材料中“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反映了造纸术的改进,成为科学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故 D 项正确。2.(2018 山东烟台二模,27)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 B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而且与材料中“炼丹家们”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
3、题,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需求,与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基础很好,故 D 项错误。3.(2018 湖北黄冈质检,4)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答案 D解析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技术,与审美观无关,故 A 项错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主要在民间,没有
4、上升到官方的层面,故 B 项错误;“一本难求”可见市场并不大,故 C 项错误;“宋元时代的2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可见其市场上用泥活字印刷的情况不多,活字印刷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故D 项正确。4.(2018 北京西城二模,15)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 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答案 A解析 由材料“惠民有为”可知关注民生,由材料“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可知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故A 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
5、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故 B 项错误;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古代农业著作而非古代科技成就,故 D 项错误。5.(2018 四川德阳三模,24)诗经中有 10 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答案 B解析 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 A 项错误;“诗经中有 10 多首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 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
6、义的源头,但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 D 项错误。6.(2018 河北邯郸一模,25)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晋爵。这说明( )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答案 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 A 项错误;材料主旨并未体现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唐诗的影响,故 B 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被加官晋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
7、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科举制度,故 D 项错误。7.“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离骚 B.子虚赋C.窦娥冤 D.水浒传答案 C3解析 根据“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可知该作品出现于元朝,而离骚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故 A 项错误;子虚赋是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作品,通俗易懂,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水浒传是元明之际的小说,与材料不符,故 D
8、项错误。8.(2018 河南郑州一模,7)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警世通言第八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醒世恒言第二十卷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西湖二集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A.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得出传统的义利观即君子重义轻利,根据材料“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得出孝廉仍是儒学所提倡的道德品格,以小说为媒介,向市民阶层宣扬重义轻利和
9、至孝廉洁的价值观,起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八股取士与小说文学形式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仍旧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故 C 项错误;小说虽是民间文学,但材料中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的价值观,仍属于传统三纲五常的体系内,没有注重彰显个性,故 D 项错误。9.2017 年 11 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答案 A解析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技 文艺 课时 规范 11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