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甲公司为攻克某项技术难关,成立了以张某为核心的技术工程小组。在该小组中,刘某负责购买原材料,陈某负责后勤服务工作,张某攻克了该技术难题,并发明了该产品的制造办法。现问:谁为该产品制造办法的发明人?(A)甲公司(B)张某(C)刘某和张某(D)张某、刘某和陈某2 以下哪个日期是实用新型专利权生效日?(A)审查员审批之日(B)专利局发出授权及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的发文日(C)授权公告日(D)专利证书收到日3 以下关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追溯力的哪项说法
2、是正确的?(A)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B)宣告专利无效的决定,对于在此之前已经执行或履行的判决、裁定或决定具有追溯力(C)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之后,专利权转让人必须向专利权受让人返还转让费(D)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之后,专利权人必须向被许可实施专利人返还专利使用费4 保定市黑土公司获得一种新型药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权后,发现保定市场上有大量白云公司制造的该种新型药品出售,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白云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依据专利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所有基层法院均无该案管辖权(B)黑土公司不应当承担被告的药品制造方法与专利方法相同的证明责任(C)白云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实施的技术属于现
3、有技术,法院应告知白云公司另行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程序(D)如侵犯专利权成立,即使没有证据确定损害赔偿数额,黑土公司仍可获得 1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的赔偿额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5 王某将战国策的古文予以整理注释后出版,张某经王某同意将其译成英文。对此事说法中正确的有:(A)王某对战国策注释本享有版权(B)张某对英文版战国策享有版权(C)张某有权禁止他人再将战国策译成外国文字(D)出版社要出版张某的书应征得王某和张某的同意6 甲、乙、丙、丁四人合作创作一部小说,甲欲将该小说许可给某电影制
4、片厂改编后拍成电影,乙则想把它许可给某网站在网络上传播,丙对这两种做法均表示反对,丁则不置可否。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A)如果丙坚持反对,甲、乙均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B)甲、乙有权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C)如果丁同意,则甲、乙可以不顾丙的反对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D)如果丁也表示反对,则甲、乙不能将作品许可他人使用7 1992 年初,甲艺术学院新建的美术作品展览馆落成,委托乙工艺美术研究所在1 年内完成该馆的壁画创作,双方协商后签订了委托合同,乙研究所指定本所丙负责该壁画的创作,丙于 1993 年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壁画的著作权属于甲艺术学院(B)该壁画的著
5、作权属于乙工艺美术研究所(C)该壁画的署名权是乙工艺美术研究所(D)该壁画的署名权是丙8 著名作家甲于 1967 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 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按遗嘱秘藏之。1991 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事迹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1996 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 ”的形式刊印 400 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为正确的?(A)甲虽已去世
6、,但其著作权仍受法律保护(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C)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9 王大山教授在 2001 年 6 月开始一本学术专著的写作,该专著于 2002 年 7 月定稿,2002 年 12 月由出版社出版。下列关于他人使用王教授作品的行为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是:(A)李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作品改成盲文出版(B)张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C)孙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了介绍该学术著作而适当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D)刘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学校课堂教学需要而使用并出版发行10 甲电视台将
7、乙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收录下来,然后在本市电视台播放。对于甲电视台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侵犯了乙电视台的播放权(B)不应由著作权法调整,因为电视节目并非作品(C)侵犯了电视剧制作者的播放权(D)属于合理使用作品,未侵犯任何人的著作权11 某公司在宣传其生产的“椰子汁” 产品的广告中,未经作者许可,使用了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的一部分为其背景音乐。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什么权利?(A)摄制权(B)保护作品完整权(C)广播权(D)发表权12 作家王某写了一部反映“文革”10 年的纪实报告文学交某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为该书配发了若干幅“ 文革 ”时期的照片作为插图。在审定该书清样稿时
8、,王某觉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异议。图书发行后,摄影家张某发现照片均是自己过去发表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在事前未征得他的同意,事后也未支付报酬,书中也没有将他署名为照片作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王某不构成侵权,因为王某只是该书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为出版社配发,与王某无关(B)王某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C)出版社不构成侵权,对照片的使用是合理使用(D)出版社构成侵权,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13 某研究所拥有以下科研成果,可以申请专利的有哪些?(A)一种骨病矫正治疗仪(B)一种新药剂的配制方法(C)某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D)技术成果奖励和提成方法14 某
9、大学环境科研所环境化学研究室副主任甲,应某市环保局邀请,同意帮助研究有关印染污水处理技术。甲一直从事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工作,当时分管后勤工作。同年寒假,甲在该大学实验室内利用废旧原料、工具及试纸,对印染污水进行测试,完成了“ 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及工艺 ”的发明创造。此后,该大学就该项发明申请了职务发明专利,并于 1989 年获得专利权。而甲认为该发明专利权归属有误,于 1990 年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该发明专利为非职务发明。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甲研究印染污水处理技术是经校方认可的,属单位交付的任务,该发明应为职务发明(B)甲在该大学实验室搞研究,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条件,
10、该发明应为职务发明(C)甲从事该研究室的后勤工作和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工作,研究该技术不是其本职工作,该发明应为非职务发明(D)甲在该大学实验室搞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不属于专利法所称的物质条件,该发明应为非职务发明15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述哪些不能授予专利权?(A)一种可与国际大师进行比赛的,国际象棋下法的计算机程序(B)为烫伤整容的目的,从人体取皮并植皮的方法(C)一种利用折射定律的成像放大装置(D)完成核聚变反应的磁镜阱法16 甲企业于 1996 年 10 月就一项组合家具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试问下列选项中哪些破坏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A)乙企业于 1996 年 6 月 7 日在北京
11、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相同的产品(B)参与研制该项技术的甲企业的工程师在该专利申请提出之前调到了其他单位(C)甲企业在申请日之前已委托某厂加工样品,并签订保密协议(D)甲企业于 1996 年 4 月 5 日在上海地区博览会上展出了相同的产品17 某企业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予某项发明以强制许可,下列哪些情况出现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给予实施专利的强制许可?(A)专利权人自身获得专利权之日起满 3 年没有在中国实施其专利(B)专利权人被授予专利满 3 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 4 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C)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D)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具有显著经济意义或重
12、大技术进步18 王平是某医疗器械厂技改办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在起搏心脏时对血细胞非常轻柔的新式人工心脏起搏器。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A)王平的发明属于非职务发明(B)王平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C)王平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的权利(D)王平可以决定专利权的转让19 甲公司于 2004 年 5 月 10 日申请一项汽车轮胎的实用新型的专利,2007 年 6 月1 日获得专利权,2008 年 5 月 10 日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该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B)该合同的有效期不得超过 10 年(C)乙公司不得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技术(D)乙公司经甲
13、公司授权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侵犯该专利技术的人20 甲公司拥有一项关于自动洗衣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乙电器厂未经甲公司同意大量生产和销售与甲公司专利产品结构相同的产品,并在其产品上标注了甲公司的专利号,但乙电器厂产品所用的材料与甲公司不同。乙电器厂的行为:(A)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B)构成假冒他人专利(C)构成冒充专利(D)不侵犯甲公司的任何权利21 甲公司 2000 年获得一项外观涉及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些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C)许诺
14、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22 甲将某古文予以整理注释后出版,乙经甲同意将其译成法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对该古文的注释本享有著作权(B)乙对该古文的法语版享有著作权(C)乙有权禁止他人再将该古文译成外国文字(D)出版社要出版乙的书应征得甲和乙的同意23 甲、乙两人合作创作了一部小说,乙主张发表,甲不同意,后甲死亡。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乙不能发表(B)乙可以自己单独署名,也可以由甲、乙两人共同署名(C)该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甲死亡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D)该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利
15、的保护期为乙死亡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24 甲、乙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知识产权案例分析一书,甲撰写了总论部分,乙撰写了案例部分。关于此书著作权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系甲、乙创作的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B)本书的著作权应属甲、乙二人共同享有(C)甲、乙都有权单独使用对方撰写的部分(D)甲、乙各有权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单独行使著作权25 王某委托画家张先生为其创作了一幅山水画,在得到该幅画后,王某向张先生支付了报酬 300 元人民币,该山水画的著作权应当属于:(A)王某所有(B)王某和张先生共有(C)该画的著作权人是张先生,王某享有原作的展览权(D)王某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
16、该画著作权的其他权利26 作家江某所著的小说希望出版于 1951 年,1966 年江某去世。剧作家刘某将希望改编成电视剧本,并经某电影出版社出版。2001 年 3 月,江某的子女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刘某、某电影出版社告上法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希望已经公开发表超过 50 年,不受著作权法保护(B)江某的子女依法继承和享有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C)因江某已经去世,刘某对希望进行改编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D)电影出版社应向江某的子女支付相应报酬27 甲系作家,经常发表文学作品,某日甲与乙在乙家探讨甲的新作,谈毕,甲对该作表示很不满意,并说要弃之重写,临行时便将其新作弃之于乙家的垃圾桶内。后
17、来乙将甲的这一作品稍加修改并署名为自己后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著作权(B)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著作权,因为甲的作品还没有发表(C)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甲已表示弃之重写并已将作品扔掉(D)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乙已经将作品进行了修改28 张某在新浪网上发表的原创长篇小说上海相亲情人,点击率超过 250 万。搜狐网在没有征得原告同意,也没有向张某支付报酬的情况下擅自转载。张某据此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搜狐网赔偿 10 万元,并致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张某的作品已经在网络上传播,且并未声明不得转载,故搜狐网的转载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18、B)张某的作品已经在网络上传播,且并未声明不得转载,故搜狐网的转载属于法定许可使用,只要向张某支付相应的报酬即可,不构成侵权(C)张某的作品虽然已经在网络上传播,也并未声明不得转载,但搜狐网转载应当经张某许可并支付报酬(D)如果搜狐网是为了介绍另一相似作品而与张某的作品比较,并适当引用了张某的作品,那么搜狐网不经张某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专利法中所说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共同发明人或
19、设计人也只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认定为发明人或设计人。本题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专利权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专利法第 40 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显然选项 C 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专利权3 【正确答案】 A【试题
20、解析】 专利法第 47 条规定:“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因此正确的选项为 A。【知识模块】 专利权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 2 条的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
21、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选项 A 正确。根据专利法第 61 条第 1 款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可知,专利侵权纠纷为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纠纷的,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应由被告证明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原告专利方法,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选项 B 正确。根据专利法第 62 条的规定可知,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如被告能证明自己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法院可直接认定其行为不构成侵犯专利权,而无须另行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程序,这样做简化了程序,避免了当事
22、人的诉累,节省了国家司法行政资源。选项 C 错误,应选。根据专利法第 65 条的规定可知,在专利纠纷中,根据损失、获利等原则仍无法准确计算赔偿数额时,人民法院可根据客观情况在 1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据此,选项 D 的说法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专利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创作应得到原作者的同意,并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性。对第三人而言,使用演绎作品需要得到演绎作品的作者和原作者双
23、重许可。故本题选项为 ABD。【知识模块】 著作权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 9 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甲、乙、丙、丁四人合作创作的这部小说应该属于不可分割使用的情形,在合作作者不能协商一致行使著作权时,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著作权(转让权除外) ,因此,甲欲将该小说许可给某电影制片厂改编后拍成电影,其他人无正当理由的,不得阻止;乙想把它许可给某网站在网络上传播,其他人无正当理由的
24、,也不得阻止。而本题中并没有体现反对的人有正当反对理由的情形,据此只有 B 项是正确的,选项 ACD 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著作权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中壁画是乙工艺美术研究所接受甲艺术学院的委托指定丙进行创作的,所以该壁画是一件委托作品。但是上述二单位在委托作品中并未约定著作权归属问题,著作权法第 17 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本题中受托人即乙工艺美术研究所,所以选项 A 不正确,选项 B 显然是正确的。乙工艺美术研究所指派丙进行壁画创作,该壁画是职务作品,但是职务作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民法 模拟 3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