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选修)(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可用作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等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 葡萄糖 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做食品袋,错误; 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知识。 当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时,以任意比例混合后,充分燃烧,所得的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
2、总是相等的是 A乙醇、乙醚 B乙烯、丁烯 C苯、苯酚 D甲烷、甲醇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定质量的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总是相同,则有机物分子中都满足 C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1: 2。 A乙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分子中 C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1: 3,故 A不符合; B、乙烯和丁烯分子中C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2: 4=1: 2,故 B符合; C、苯和苯酚 分子中 C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1: 1,故 C不符合; D、乙醇分子中 C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2: 6=1: 3,甲醇分子中 C
3、原子与 H原子数目之比为 1: 4,故 D不符合;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有机物分子中 C、 H原子数目之比为定值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装置图合理的是 A装置 可用于证明溴乙烷、 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B装置 能构成锌铜原电池 C装置 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 D装置 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乙醇能够挥发出来,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错误; B装置 电解质溶液放反了,锌离子不能得到电子,错误; C电解精炼铜中粗铜要做阳极的,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及原理分析。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 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 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贝诺酯分子中有 -COOC-、 -NH-CO-,两种含氧官能团,故 A错误; B对乙酰氨基酚含酚 -OH,遇 FeCl3溶液显紫色,则可用 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故 B正确; C乙酰水杨酸含 -COOH,酚 -OH的酸性不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则只有乙酰水杨酸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5、,故 C正确; D贝诺酯与足量 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 -COOC-、 -NH-CO-均发生断键,不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酚及酯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选项 D中的水解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 的 H为 -384 kJ/mol B辛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5518 kJ/mol。则辛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8H18(g)+12.5O2(g)= 8CO2(g)+9H2O(g); H=-5518 kJ/mol C 2CO(g)+O2(g)=2CO2(g)
6、; H=-566 kJ/mol 下图可表示该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关系 D S(s)+O2(g)=SO2(g); H1 S(g)+O2(g)=SO2(g); H 2则 H1 H2 答案: CD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 如图所示, a、 b、 c均为石墨电极, d为碳钢电极,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 pH均保持不变 B甲烧杯中 a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 2H2O 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蓝色沉淀 D当 b极增重 3.2 g时, d极产生的气体为 0.56 L(标准状况) 答案: B 试题分
7、析:甲中酸性增加,乙中碱性增加, A错。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中阳极发生 4OH-4e-=2H2O+O2,阴极发生 4Ag+4e-=4Ag,反应后为硝酸,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会变红,故 B正确; 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甲可能为硝酸,乙为 KOH,则二者混合不会生成沉淀,故 C错误; D b极增重 5.4g时, n( Ag) = =0.05mol,由 2Ag 2e- H2,则 d极产生的气体为 0.025mol22.4L/mol=0.56L,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图中阳极的判断及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下列离子
8、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2C6H5O- CO2 H2O2C6H5OH CO32-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 2Ag(NH3)2 2OH-HCOO- NH4 2Ag 3NH3 H2O C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 CH3CHO 2Cu(OH)2 OHCu2O CH3COO 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CO32- 2CH3COOH =CO2 H2O 2CH3CO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C6H5O- CO2 H2OC6H5OHHCO3-,错误;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应
9、该是 HCHO4Ag(NH3)2 4OH- CO32- 2NH4 4Ag 6NH3 2H2O,错误; C 正确;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H CO3- CH3COOH = CO2 H2O CH3COO-,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便携式乙醇测量仪 ”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 CH3CH2OH-2e- = X + 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 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 4e- + 2H2O = 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 2CH3CH
10、2OH+O22CH3CHO+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电池内部 H+由正极向正极移动,错误; B由于是酸性电解质溶液,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 4e- + 4H+= 2H2O,错误; C乙醇在负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错误;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C只用溴水就可以将苯、四氯化碳、酒精、已烯、苯酚这五种物质区别开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答案: C 试
11、题分析: A能使溴水颜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是乙烯,丙烯,二氧化硫等都行,错误; 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中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解释错误;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必须加碱中和后才能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和现象的判断。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HO 的电子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C 2-乙基 -1, 3-丁二烯的键线式: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氧的电子未标出,错误;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是间羟基苯甲酸,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用语的判断。 下
12、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 -1, 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 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 CH3CH(CH-3)CH2COOH 3-甲基丁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是 2-甲基 -1, 3-丁二烯,错误; B是 2-丁醇,错误; C是 3-甲基已烷,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命名规则。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22.4 L乙烯中 C-H键数为 4NA B 1 mol甲醇中含有 C-H键的数目为 4NA C常温常压下, 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NA D 17 g羟基( -OH
13、)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7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常温常压下, 22.4 L乙烯物质的量不是 1mol,错误; B 1 mol甲醇中含有 C-H键的数目为 3NA,错误; D 17 g羟基( -OH)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运用。 将盛有 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A复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CO2+H2O H 0 答案: B 试
14、题分析:解: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A错误; B、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吸热的热量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故 B正确; C、因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C错误; 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物质的状态,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能量守恒的应用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的物质 ),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使用的试剂 主要操作 A 乙醇(水) 金属钠 蒸馏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C 苯(苯
15、酚) 浓溴水 过滤 D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金属钠也能和乙醇反应, A错;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后生成物能溶于苯中, C错。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杂质气体, D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试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注意除杂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不得引入新杂质,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难度不大。 下列有关工程塑料 PBT( )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PBT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 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 PBT的单体有一种是芳香烃 D PBT的单体均能与 Na、 N
16、aOH、 Na2CO3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PBT是缩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单体中不含双键,故 A错误; B含 -OH、 -COOC-、 -COOH,则 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故 B正确; C芳香烃含苯环,且只有 C、 H元素,而单体为羧酸和醇,为烃的衍生物,故 C 错误; D单体丙二醇不能与 NaOH、 Na2CO3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判断其为缩聚产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熟悉羧酸、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实验题 (14分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 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
17、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 /g cm-3 0.88 3.10 1.50 沸点 /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以下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 1)在 a中加入 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 b中小心加入 4.0 mL 液溴。向 a中滴入几滴液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 d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2)反应过程中, a 外壁温度升高,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温度计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填序号) 。 A 156 B 59 -80 C 59 (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向 a中加入 10 mL水,然后过滤
18、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滤液依次用 10 mL水、 8 mL10的 NaOH溶液、 10 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 向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 4)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答案:( 1) HBr 吸收 HBr和 Br2; ( 2) C ( 3) 除去未反应的 Br2; 干燥或除去粗溴苯中的水 ( 4) 苯, C 试题分析:( 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 HBr, HBr与水蒸气结合呈白雾;液溴都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扬州市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选修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