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温州四中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浙江省温州四中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浙江省温州四中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浙江省温州四中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如果说人向前走是拍电影的话,那么回忆就是在看电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导演,也是生命的主角,因渡过悠悠岁月长河,留下斑驳的刻苦 mng( )心,记忆中那群无忧无虑的孩子笑得是那般没心没肺, zh( )嫩的脸上流露出一泓清澈,然而落燕分飞的那一 shn( )间,我们的人生便有了不同的 gu( )迹 答案:铭、稚、瞬、轨(一空 1分) 根据下面语境,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3分)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
2、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一面,多一份肯定,少一份 。 A、挑剔 B、颓丧 C、抱怨 答案: B C A(一空白分,共 3分。填写词语不给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教育你的父母,完成小题。(共 15分) 教育你的父母 梁实秋 “养不教,父之过。 ”现在时代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话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刺耳,而事实往往确是这样。 “吃到老, 学到老。 ”前半句人人皆优为之,后半句却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冻梨,痴呆黄老,步履维艰,还教他学什么?只会含饴弄孙,或只坐在公园木椅上晒太阳。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
3、不可自暴自弃,应该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人生七十才开始 ”。 代沟之说,有相当的道理。不过这条沟如何沟通,只好潜移默化,子女对父母向来便耳提面命。上一代的人有许多怪习惯,例如:父母对于用钱的方式,就常不为子女所了解。年轻人心里常嘀咕,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一个钱也带不了棺材里去!一个钱看得像斗大,一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舍 不得摘下来。眼瞧着钱财越积越多,而生活水准不见提高。嘀咕没有用,要事实上逐步提示新的生活模式。看他的一把坐椅缺了一只脚,垫着一块砖,勉强凑和,你便不妨给他买一张转椅躺椅之类,看他肯不肯坐。看他的衣服捉襟见肘,污渍斑斑,你便不妨给他买一件松松大大的夹克,看他肯不肯穿。
4、这当然不免要破费几文,然而这是个案研究的教学法,教具是免不了的。终极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过现代的生活,要让他知道消费未必就是浪费。 教育的方法多端,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绝非低能,大抵也会知道模仿。在公共场所, 如果年轻人都知道不可喧哗,他们的父母 大概也会不大声说话 。 如果年轻人都知道鱼贯排队,他们的父母也会不再攘臂抢先 。 。 种种无言之教,影响很大,父母教育儿女,儿女也教育父母。 有些父母在行为上犯有错误,甚至恶性重大不堪造就,为人子者也负有教育的责任。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不怨。 ”这就是说,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不可不管;他不听,也不可放弃不管,更不可怨恨。
5、当然,更不可以体罚。看父母那副孱弱的样子,不足以当尊拳。 (选自读者)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第 3段 “要让他知道消费未必就是浪费 ”中 “未 必 ”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分) 【小题 3】阅读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教育父母?( 4分) 【小题 4】第 4 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你能在空白处再补充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分) 答案: 【小题 1】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 3分) 【小题 1】不能。( 1分) “未必 ”是 “不一定 ”的意思,如果去掉,消费就一定是浪费,与原意不符。( 2分)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分)
6、(共4分) 【小题 1】( 1) 要事实上逐步提示父母新的生活模式( 2)要用自身文明行为影响教育父母( 3)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答出 一点得 1分,答满三点得 4分。) 【小题 1】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分),具体生动的从反面举例,论证了我们应该从行为上去影响教育父母。( 1分) 例子:如果年轻人不牵着狗在人行道上遗矢,他们的父母也许不好意思到处吐痰。 ( 2分)(共 4分) 【小题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第一段的结句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 1】议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而又严密。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
7、用的准确性严密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严密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此处 “未必 ”是 “不一定 ”的意思,如果去掉,消费就一定是浪费,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小题 1】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本文教育父母要做到提示父母新的生活模式,要用自身文明行为影响教育父母,父母有错,要委婉劝告。 【小题 1】掌握议论文中常用的例证、喻证、引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阅读玉米
8、人,完成小题。(共 15分) 玉米人 迟子建 ( 1)晚夏时节,玉米成熟了。街头做烤玉米生意的乡下人多了起来。 ( 2)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着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害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的玉米。 ( 3)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 回家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 ( 4) “一块五。 ”他转动着竹签,头
9、也不抬地说。 ( 5) “我想买四穗。 ”我说。 ( 6)他抬起头,问了一句: “你能吃四穗? ” ( 7) “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 ”我说。 ( 8)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 “不卖! ” ( 9)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 “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 ( 10) “那也不卖! ”他坚决地说。 ( 11)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 “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帐? ” ( 12)一听 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 “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 ( 13)天哪,竟
10、然是这理由!我心底里骂着他 “蠢 货 ”,掉头而去。到了中山路革街相交的路口,我碰到了另一个烤玉米的人。这次,我以熟玉米的价钱了,顺利地买了几穗生玉米。摊主显然明白这买卖划得来,很高兴,他笑着对我说:“好吃了再来啊。 ” ( 14)我提着生玉米走的时候,又遇到了那个不卖给我玉米的人。我站定了,示威性地晃悠着手中的玉米。他在招揽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那兜玉米,他 张大了嘴,很惊恐的样子 ,好像的提 着的,是一颗颗手雷。他别过身去,连打了几个喷嚏,然后回过头来,接着烤他的玉米, 那么地安闲,那么地从容 。 ( 15)夏季过去了,街上烤玉米的人都不见了。有一天路过天桥,在苍茫的蓝色中,我忽然
11、想起了那个烤玉米的人,想起了他清瘦而黧黑的脸,以及他灵活地转动炭火上的玉米时的知足的神态。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这种固执,难道不可贵吗? ( 16)我想,好的写作者就应该像那个玉米人那样,可以笨一点,可以放弃一点现实的利益,可以甘心承受坚持自己的信仰而 带来的生意上可能的冷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选自迟子建散文) 【小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分) 【小题 2】简要分析文章 14段玉米人从 “惊恐 ”到 “安闲从
12、容 ”的原因。( 4分) 【小题 3】文章 15段说 “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 ”怎样理解 “神灵之光 ”?你觉得 “他 ”身上哪些地方具有 “神灵之光 ”?( 4分) 【小题 4】文中提到两个烤玉米的人,结合现实生活,你更赞同哪位玉米人的做法?( 4分) 答案 : 【小题 1】我向一个卖烤玉米的人买生玉米遭到拒绝,到别处买到了玉米后向他炫耀,他坦然相对。( 3分) 【小题 1】他对我能买到生玉米而感到吃惊,同时因为自己坚守信仰而感到安闲从容。 (答出一点得 2分,共 4分) 【小题 1】 “神灵之光 ”是指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坚决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这种可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浙江省 温州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