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 积累与运用 ( 16 分)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朔 方 ( shu) 迸 射 ( bng) 忏 悔 ( chn) 目光 灼 灼 ( zhu) B.污 秽 ( hu) 虐 待 ( l) 犀 利 ( x) 长 吁 短叹 ( x) C.稽 首 ( q) 罪 孽 ( ni) 执 拗 ( ni) 夜 阑 人静 ( ln) D.雷 霆 ( tng) 鞭 挞 ( d) 踌 躇 ( ch) 海誓山 盟 ( mng) 解析 : A 项“朔”应读“ shu”;“迸”应读“ bng”;“灼”应读
2、“ zhu” 。 B 项“虐”应读“ n” 。 D 项“霆”应读“ tng”;“挞”应读“ t”。 答案 : C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2 分)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 安分守己 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 肆无忌惮 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 搬弄是非 。 D.本刊将 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解析 : D 句“洗心革面”是指彻底地从错误中改正,重新做人,不符合句意。 答案 : D 3.下列各
3、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 分) A.今年 4 月 , 李克强总理视察芦山“ 4.20”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时 , 特别指出 , 重建不仅是恢复重建 , 更是发展再建 , 对全国有示范意义。 B.首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的三艘军舰和几十名特种兵 , 将进行登舰检查、与海盗火力对抗、保护相关海域通行船只的通行安全等活动。 C.良好的心态 , 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作家莫言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 将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融入小说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 ,被评为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 解析: B 项搭配不当, “ 军舰 ”与后面不搭配。 C 项一面对两面
4、。 D 项搭配不当,将“ 被评为 ”改为“获得”。 答案 :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 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_。 _, _,_。 _, _。 一阵晨风拂过 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B. C. D. 解析 : 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后,排除 B;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 C;
5、 AD 都以句开头,写晨风,后面作描写,似乎可以,但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 D。 答案 : A 5.与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赤壁 樊川诗集 杜牧 唐代 B.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明代 C.藤野先生 散文 鲁迅 现代 D.威尼斯商人 戏剧 莎士比亚 英国 解析 : B 项错误,罗贯中“的生活时代应该是“元末明初”,所以本选项搭配不当。 答案 : B 6.根据拼音写汉字 。 ( 3 分) jing( ) 乎不同 义愤填 ( ) yng 相得益 ( ) zhng 解析 :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答案 : 迥 膺 彰 7.请你参加以
6、“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 3 分) ( 1) 活动一:话恩情 : 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 ; 50 字左右。 (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一定要围绕感恩去表述,据此可作答 。 答案 : 对老师 : 一方沃土育新苗,三载春风化细雨。您的关怀伴我茁壮成长,您的鼓励助我勇敢前行。感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 对父母 : 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殷殷期盼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 ( 2) 活动二:表期盼 : 下面是同学改
7、写的送别。请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 2 分)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 经年此去杳无音, _。 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 他年此地重相逢, _。 解析: 本题考查 仿写的能力。仿句一定要例句格式相同,主题相关,本题还要注意与上下句的联系,第一空可仿写为何日再相逢,第二个空可仿写为再画青春梦。 答案: 何日再相逢 再画青春梦 二 、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 24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 8 分) ( 1)僵卧孤村不
8、自哀, _。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 2) _,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 (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是: _,_。 ( 4) _,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 ( 5)金樽清酒斗十千, _。 ( 李白行路难 ) ( 6) _,在河之洲。诗经蒹葭 ( 7)几处早莺争暖树, 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解析 : 本题 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 易写错的字是:寥,蓬。 答案 : ( 1)尚思为国戍轮台 ( 2)自古逢秋悲寂寥 ( 3)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 4)征蓬出汉塞 ( 5)玉盘珍羞直万钱 ( 6)关关雎鸠 ( 7)谁家新燕啄春泥
9、(二) 古诗歌阅读 ( 4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9.选出对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 ( 2 分) A.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B.所见与所闻有机结合,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C.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的精神品质。 D.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解析: B 项理解错误,所见与所闻有机结合,“感”因“闻”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
10、曲折动人。诗中没有写“听觉”。 答案 : B 10.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象 征意义的理解。 答案 : 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三) 文言文阅读 (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 ”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 ”王曰:“不可 !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 ? ”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 ”王曰:“不可 ! ”邵公出,周公入
11、,王曰:“为之奈何 ? ”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 !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 :( 1) 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 2) 殷:商朝的都城。 ( 3)太公:姜太公, ( 4) 乌:即乌鸦。 ( 5) 余胥:墙壁。 ( 6) 厥:其,代词。 ( 7) 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 8) 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 ( 9) 予一人:即天子 。 11.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 ( 2 分) A.有罪者杀之,
12、无罪者活之 。 B.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 。 C.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 D将奈其士众何 。 解析: A“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B 前一个“田”名词用 作 动词,耕种。 答案 : AB 12.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词的意义。 ( 2 分) 臣 闻 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 使其各 居 其宅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答案 : 听说 居住 13.翻译句子。 ( 4 分)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能力 。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 。 答案 : 凡是能够爱护民众和有道德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有仁德之心。有罪的人就
13、杀了他,没有罪的人就让他活着。 14.填空。 ( 2 分) “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可概括为成语 _。仿照“惟仁是亲”,再写出一个成语: _。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即可。 答案 : 爱屋及乌 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15.联系全文看,武王认为可以平定天下的因素是什么? ( 2 分)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案 : 使其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 三 、 现代文阅读 ( 30 分) (一) 小说 阅读 ( 12
14、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回答问题 。 木匠的儿子 程世伟 ( 1)马木匠的儿子怕血。这使他有办法催儿子弹钢琴了。那天,马木匠边磨刨刃边催儿子弹琴,连叫三声,儿子仍不动。小家伙正用铅笔往木板上画着什么。马木匠喊第四声时,他的拇指被锋利的刨刃碰出了血。马木匠用嘴去吮,两唇立刻染成红色。儿子放下手中的笔,愣愣地瞅,然后乖乖地弹钢琴去了。这下马木匠省了不少事,不然他有可能喊第五声第六声最后把儿子揪到钢琴前,再替他打开琴盖,拿出应弹的谱子总之要费好多事。马木匠发现自儿子学钢琴以来头一次这样自觉。他想,如果儿子见到血就去弹琴,那真是妙极了,要比打孩子的办法强得多。儿子挨 打后自然会弹琴,但效果不佳,一边呜
15、咽,一边按键,常把谱子搞错。马木匠决定用流血的办法督促儿子弹钢琴。 ( 2)马木匠不想让儿子再干木匠了,尽管这门手艺已在他家传了四代。马木匠用全部积蓄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马木匠是在一位教授家做木凳时听说钢琴是贵族乐器,他决定让儿子学钢琴。 ( 3)马木匠慢慢拿出刨刃走到儿子身边。儿子正专心做一把木枪。他从儿子手中夺过木枪,将刨刃立在左臂上,说:“从现在起,让你弹琴,你就要认真去练。不然,这东西就要割爸爸的肉。”儿子不懂老子的话,只管去抢那木枪。马木匠见儿子仍不动地方,真的在刨刃上用了力,鲜红的血立刻涌出皮肤。开始儿子只是傻傻地看,接着杀猪般地叫着奔向钢琴。马木匠用湿毛巾擦去臂上的血,站在儿子身
16、后欣赏儿子弹琴。琴键上两只小手不停地跑动,时而腾出一只手抹去面颊上的眼泪。马木匠拍拍儿子的肩,说:“以后让你弹,你马上就弹,不要” 儿子突然转过身,握着 拳吼道:“不弹!不弹!永远不弹了! ” ( 4) 这是马木匠完全没有料到的事 ,愤怒的火焰直冲到马木匠的喉头。他转身抄起一根桌腿粗的方木,狠狠朝钢琴砸去。儿子真正地吓傻了,蜷曲着身子躲在墙角发抖。马木匠没有打儿子,却连续向钢琴猛劈,直至孩子妈跑进来。钢琴表面木板均已零碎了,孩子妈心疼地坐地大哭。 ( 5)钢琴不能再学下去了。马木匠承认自己做了一个钢琴梦。待冷静下来一算,三年来仅学费一项就花掉 2000 元人民币。 ( 6)马木匠决定卖掉砸坏的
17、钢琴,价格多少无妨,免得看见它生气。星期六晚上,马木匠就领来了买主,但给的价钱实在 可怜,尽管马木匠连说,里面的机器没坏。买主却只给1000 元,多一分不给。 ( 7)第二天下班,马木匠连澡都没来得及洗便坐着买主开来的汽车回家拉琴了。老马推开家门,一个奇迹出现了:一架完好无损的钢琴立在那里。马木匠惊呆了,买琴人惊呆了,只有木匠妻在一边微微地笑。她告诉丈夫,钢琴是儿子修复的马木匠弯下腰用那双粗糙的手仔细摸着钢琴,最后走到儿子身边,抱起他的头,猛烈地亲起来。买琴人在一边问:“他是你儿子?”马木匠骄傲地说:“是的,一个木匠的儿子,他只有十岁。” 16.请围绕“马木匠”和“儿子”,梳理小说情节。 (
18、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答案 : 儿子宣布永不弹琴 。 马木匠砸坏钢琴 。 儿子竟然修好钢琴 。 17.写出小说第 2 段在文中的作用。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 答案 : 插叙,交代了马木匠逼儿子弹钢琴的原因,表现他对儿子能脱离“手艺人”生活迈入“贵族生活”的希望之大,为下文马木匠气急砸坏钢琴的情节做铺垫 , 使小说情节结构更紧凑。 18.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 4 分) ( 1) 从人物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内 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前旗 九年级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