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胆怯( qi)追溯( s)荒谬( mi)鲜( xin)为人知 B倔强( jing) 骸骨( h)惬意( qi)吹毛求疵( c) C差( chi)使名讳( hu) 鞭挞( t)相形见绌( ch) D阔绰( chu) 陨( yn)落污秽( su) 玲珑剔( t)透 答案: C(A“鲜 ”应读 “xin”B“骸 ”应读 “hi”D“秽 ”应读 “hu”)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 2分) A炫耀决别逢场作戏苦心孤诣 B荣膺诓骗人情炼达一泻千里 C奥秘凌驾转弯抹角进退围谷
2、 D驻足屏障恪尽职守闲情逸致 答案: D(A“决别 ”的 “决 ”应为 “诀 ”; B“人情炼达 ”的 “炼 ”应为 “练 ”; C“进退围谷 ”的 “围 ”应为 “维 ”)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 “蒙山沂水 ”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与 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 “到此一游 ”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答案: B( “具体而微 ”的意思是 “整
3、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在 2012年星光大道年度冠军总决赛上,临沂市苍山县的 “草帽姐 ”徐桂花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B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中央电视台开展的 “最美乡村医生 ”、 “最美乡村教师 ”、 “ 感动 中国人物 ”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 2013年 5月 27日,受狂风暴雨及大浪影响,青岛栈桥东侧 30多米长的栈桥出现坍塌。 答案: B(语序不当,应将 “战胜 ”和 “面对 ”调序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小题( 13分)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 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 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 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
5、“救生圈 ”,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 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
6、,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 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 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 2013年第 1期大科学)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 3分) 【小题 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 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 4分) 【小题 3】第 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
7、 “奇招 ”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 1兆赫。 D频率为 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答案: 【小题 1】 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 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答对一个要点 2分,答对两个要点 3分) 【小题 2】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不足。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条理清晰。(答出说明顺序 2分;说明理由共 2分,其中结构 1分,分析 1分) 【小题 3】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在水面上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说明方法 1分,作用 2分 【小题 4】
8、B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根据第一段介绍内容写出其危害即可。注意语言简练。 【小题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顺序的掌握。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根据理解具体分析即可 。 【小题 3】此类型的题目考查说明方法。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 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 3)列数字:使所
9、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 具体。 (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 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A项说法太绝对,原
10、文 “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 ”C项这个共振率是项圈藻浮力细胞的不是全部藻类的; D项 “不会起作用 ”表述不正确。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7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 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
11、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 故乡竹民叫 “爆 ”,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 “哇,笋!笋! ”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 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 父亲说: “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 ”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 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
12、真见到 “爆 ”,挖到了笋。 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 “爆 ”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 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 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故乡人的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山东临沂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