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妖 娆 ( ro)佝 偻 ( l) 恪 尽职守( k) B 枘 凿( ru)扶 掖 ( y)成吉思 汗 ( hn) C 陨 落( yn)田 圃 ( b)一 g黄土( pu) D忐 忑 ( tn) 襁 褓( qing)气吞 斗 牛( du)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用普通话拼读,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别,然后比较判断,可用反选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项。 A项错, “偻 ”读 lu, C项错, “圃 ”读 p, D项错, “忑 ”读 t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2、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 A取缔骸骨红装素裹心无旁骛 B亵渎狡黠孤军愤战人情练达 C凌驾诘问中流砥柱温声细雨 D缄默口决黎明百姓重蹈覆辙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词意和汉字形声的特点判断字义,注意形似音同的易错字。 B项错, “愤 ”为 “奋 ”,C项错, “雨 ”为 “语 ”; D项错, “决 ”为 “诀 ”, “明 ”为 “民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次 “学雷锋 献爱心 ”跳蚤市场举办得如此成功,都要 归咎 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
3、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 鞭策 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鹤立鸡群 ,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 寻章摘句 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A句 “归咎 ”指错误的原因, C句 “鹤立鸡群 ”是形容一个人超越同类其他人, D 句 “寻章摘句 ”指抄片断语句套用,没有创新,带有贬义,皆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
4、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B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 “我 ”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 “嫌贫爱富 ”的变态心理。 D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 “故乡 ”充满童趣,现实中的 “故乡 ”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 “故乡 ”在
5、探寻的朦胧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作品。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没 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令人垂涎欲滴的地方美食,饱含异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拨动着每个中国人。 B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帐,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充分证明了今年来我国青年业余歌手的演唱水平有所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
6、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 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A句 “拨动 ”后少宾语的中心语 “的心 ”; B句 “随着 引起 ” 缺少主语; D句 “水平增加 ”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 “水平提高 ”或 “人数增加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激发 “到此一游 ”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 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 “丁 到此一游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 “无地自容 ”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7、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 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 ”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年的 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 2012年的 8300万人次,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 ”的风波,理
8、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 “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 ”,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 “到此一 游 ”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 “输出 ”。 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 “活教材 ”。 习惯
9、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 “红绿色盲 ”;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 “到此一游 ”,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 “到此一游 ”。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 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 “到此一游 ”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
10、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 “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 “健康文明旅游方式 ”,政府机构出台 “文明行为指南 ”,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 “发展的必修课 ”。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 “递进一层 ”。(选自 2013 5 27人民日报) 【小题 1】文章开头段提到埃及卢克索神庙,结尾提到雅典阿波罗神庙,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1、?( 4分) 【小题 2】作者在文中针对 “到此一游 ”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分)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 ”应 该怎么理解?( 4分) 【小题 4】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小题 1】 开头用卢克索神庙刺目照片,引出中国人旅游不文明现象的论题; 结尾用阿波罗神庙铭文,进一步明确中心论点;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论证更严密;(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两点给 3分,答出三点得 4分) 【小题 2】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 3分,
12、如答 “激发 到此一游 的文明耻感 ”或 “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 ”也可。) 【小题 3】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 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 4分) 【小题 4】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共 3分,论证方法 1分,观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与引出话题引导议论表达作者观点有关,结构上与前后照应关联全篇有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
13、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标 题或第四段第一句或全文的结尾一句都可作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一个人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来理解,在国外一个人表现着他的国家的形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直接点明论证方法。本段第一句即作者要说明的道理。举例论证的作用,一般可从前后论证中找到相关文字。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
14、落。 那一天,我走 过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 A)发现了 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 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 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 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
15、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 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 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
16、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 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 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 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
17、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 B) 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 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小题 1】文本写了四季红和杜鹃花两种花儿
18、,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写出 “我 ”谢绝了丈夫的提议, “并发誓不再养花 ”的原因。( 2分) 【小 题 3】文中划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小题 4】请分析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内容上:四季红: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 1分;杜鹃花,具有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倾尽全力开放 1分。 结构上: “那些花儿 ”
19、当然不只一种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 “我 ”有不同的感受;两种花儿描写相互 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 2分。 【小题 2】( 2分)我不忍心再次看到鲜花从盛开到凋落的过程,因此 “我 ”谢绝了丈夫的提议, “并发誓不再养花 ”。 【小题 3】( 4分) A、 “袅袅娜娜 ”原指女人动作姿态美丽,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小花开放时优美的姿态 1分。 B、 “簌簌 ” 意指风吹物体的声音,句中展开充分的想象 1分,化无声为有声,让静态的花有了一种开放的动态之感,描摹了杜鹃花努力开放的情景 1分。 【小题 4】( 6分)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一是全文围绕花儿来写,二是通过花儿写出了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省 杭州 地区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