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3分) A岸土赤而 壁 立(过小孤山大孤山) B或命巾车,或 棹 孤舟(归去来兮辞)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 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D 襟 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名词作状语, “像墙壁一样 ”; BCD都是名词作动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点评:词类活用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性的词类活用,作此类题型,要熟悉各类词的各种活用类型,其次还要不断总结活用规律。 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
2、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了几个关键词,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A合成聚乳酸 B新进展 C复合应 用 D降低成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摘要中可以看出,本摘要主要写了综述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复合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关键词不应该包括 “降低成本 ”。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点评: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
3、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引言、序语,等等。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可以说不是实在的,而是“虚 ”或:伪 ”的,只是让大家便于理解关键的信息。这些繁琐的内容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应将其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然后再概括表述出来就行了。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古今同义的是 ( )( 3分) A 至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B余稍为 修葺 ,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C吾与汝俱 少年 ,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祭十二郎文) D吾闻汉 购 我头千金(项羽之死)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古今同义都是修补房屋的意思; A项古义是 “到了 地步 ”,今义表示另起话题; C项古义是
4、青年人的意思,今义是指少年儿童; D项古义是悬赏,今义是购买。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点评: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阅读中,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阅读时要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理解,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要注意区别。其中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3分)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祭十二郎文) D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桃花园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5、“奚 ”做宾语前置, BCD项都是状语后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点评:高考中不会设题直接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现象,而是在翻译句子或理解词语题中涉及文言句式。无论怎样考,都是着眼于理解和运用,即考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项王 乃 复引兵而东(项羽之死) 至东城, 乃 有二十八骑 B斥 笑之曰:彼 且 奚适也(逍遥游) 穷 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C架梁之椽,多 于 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陈情表) D眄庭柯 以 怡颜(归
6、去来兮辞) 臣 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于是,仅; B项将要,尚且; C项都是 “比 ”的意思; D项连词“来 ”,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因此需要学生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整理总结。本次所考虚词紧扣考纲要求。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莘莘学子 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
7、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 大方之家 的功底与素养。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 “景观 ” 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 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 蔚为壮观 。 D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 无时无刻 都用 “软权力 ”较量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搭配不当。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指众多的学生。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 C褒贬不
8、当。蔚为壮观 :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也作 “蔚为大观 ”“蔚为奇观 ”。 C “无时无刻 ”与 “都 ”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 ”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 ”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 ”常与 “都 ”搭配,而 “无时无刻 ”则须与 “不 ”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在词语运用中理解、揣摩词语,并不断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要把自己遇到的陌生的字词、不熟悉的词语想办法用到自己日常会话中和写作中。要
9、注意养成勤翻字典、词典,勤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必须进行。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 “拥堵 ”问题,必须采取 “疏导 ”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B广州亚运会是一届具有南国风情的祥和精彩的体育盛会,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这一核心理念在亚运会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 C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 “小白菜 ”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 ”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馨香。 D中国在 20世纪 80年代实行了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
10、镇 ”,放宽了对城市发展和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搭配不当。 “发挥 ”应改为 “体现 ”。 C.关联词位置不当, “虽然 ”应该放在 “上海世博会 ”前面; D.缺宾语中心词,应在 “严格控制 城镇 ”后面加上“的政策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对于病句的修改,要注意六种常见的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错误有些是词语出错,但大多数都是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提炼出句子主干,理清句子结构才是硬 道理。 现代文阅读 “黑箱 ”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 “的含义与此有
11、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 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 不仅牛
12、顿,都能直接 “站在巨人的肩上 ”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 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 “无知识 ”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 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
13、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 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 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 “不知情 ”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 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
14、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 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 3的技术 ) 【小题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
15、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 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小题 2】下列选项是对文章画线句子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技黑箱的高端与低端是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也有可能变成低端的科技黑箱。 B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通常指的是锤子一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 C高端的科技黑箱指的是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这一类科技含量高的电子产品。 D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与处于低端的科技黑箱相比,更明显地突出主体的特定场
16、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 “无知识 ”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 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
17、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犯了 “偷换概念 ”的错误。概念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概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意。原文是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而选项中将原文的 “选择 ”换成了 “修正 ”。“选择 ”是挑选的意思,而 “修正 ”是修改使正确。这两个词的内涵根本不同。 【小题 2】 试题分析: B、低端的科技黑箱是相对的,并不是都指锤子一类较原始工具。 C、高端的科技黑箱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永远指电子产品。 D、注意选项关键词“更明显地突出 ”,原文中 “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 ”所以不可能突出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18、。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犯了 “曲解文意 ”的错误。原文是 “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 ” ,选项改为 “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 ” 。 “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 ”指的是使用者不必理解和掌握科技黑箱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这不等于 “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 ”。 这道题还犯了 “偷换概念 ”的错误。原文是 “科技黑箱 更为锋利 ”,选项改换为 “科技 更加锋利 ”, “科技黑箱 ”与 “科技 ”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后者改变了所指对象,实际上偷换了概念的具体内涵。 这道题还犯了 “无中生有 ”的错误。选项增加了 “直接后果 ”一词
19、, “后果 ”一词多用在坏的方面,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指的是科学技术有好坏两面,但“结果 “一词只呼应着坏的一面,也可以说犯了 “两面对一面 ”的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根据原文信息,进行 推断或辨析正误。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及解题思路: 一、整体感知,迅速把握文章谈论的问题。二、细读全文,分析概括每段的大意,总结文章的观点,分析论证的方法。细读时要解决以下几个题: 1明确文章从哪些角度来论述中心话题的,即要分层理解,概括出每段的段意来。 2掌握作者在议论时都用了一些什么论据(材料),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的最终目
20、的是解决问题,而要准确完整地答好问题,也要注意答题的技巧。 1审清题干: 首先要对题干做一番分析,明白问的是什么,指向哪些段落,即答题区在哪里。这样在答 题的时候,范围清楚,目的明确。 2归纳、概括: 找出问题的答题区后,则需对有关的关键句进行压、缩、改、换。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 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
21、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地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 老汉却和气地说: “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 这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 “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您画得美,美呀 ” 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着的辉煌闪烁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之间,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的, 微微驼背,
22、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很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 ”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 ”老范笑眯眯地说, “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 “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做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整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 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 ”对面灰色的小 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 “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 ”“不,不,俺要不得
23、! ”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地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份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又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面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 “呦,老范,是您呀! ”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 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 玉溪 中高 上期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