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销魂和得来望帝啼鹃阑珊 B惫懒俯卧撑前合后偃前倨后恭 C脚镣伊甸园如鲠在喉高屋建翎 D珠玑汗涔涔计日成功故弄玄虚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
2、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最近,伦敦经济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经济监测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加速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B大学自主招生制度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个有益补充,也为一些有创新潜质与学科特长的考生创设一个绿色通道,通过让他们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心仪的大学。 C马军和其他环保组织共同发起 “绿色选择 ”倡议,让消费者对污染企业说“不 ”,同时呼吁大型零售商加强供应链的环境管理,对照环境不达标企业名单,对供货商
3、进行筛选。 D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囤地炒地等违法现象,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3分) A大陆赠台大熊猫 “团团 ”、 “圆圆 ”于 1月 26日上午正式亮相,引得台湾市民趋之若鹜 ,台北市立动物园开园 1小时,就涌入约 5000民众抢看。 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 额手称庆 。 C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一些新闻工作者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良知督促他们要站出
4、来;另一方面,许多同行遭遇打击、报复的事实又让他们 投鼠忌器 。 D最近有网友曝料,春晚之后一夜成名的小沈阳原是孝子。近日,他豪掷 140万为其父母购置了一栋三层的别墅,真可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模式 ”蕴含的价值理念 中国在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 ”,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 ”绝不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 ”的价值理念,不
5、仅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 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 “不同 ”为前提的。 “中国模式 ”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 “不同 ”是客观存在的,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 “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多年来,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的 “克隆 ”,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
6、 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在这个意义上, “特色 ”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 “中国模式 ”,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 “中国模式 ”。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 “和而不同 ”,旗帜鲜明地表明的 “不同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 ”,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 “各取所需 ”的。 “中国模式 ”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 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
7、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比如,中国文化中 “仁爱 ”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以所谓 “国际公理 ”、 “人类普遍价值 ”,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进行大肆讨伐,这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 。 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 “一花独放 ”。 “中国模式 ”告诉世界: 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 有的西方
8、学者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模式 ”的成功,不是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深圳特区报 作者:辛鸣)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 “中国模式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模式 ”是中国在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 而形成的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B “中国模式 ”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 ”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
9、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 “中国模式 ”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 30多年来,中国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小题 2】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 “不同 ”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 “不同 ”。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 “各取所需 ” 。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 “中国模式 ”,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国
10、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 “特色 ”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问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 “仁爱 ”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
11、相处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的是 “中国模式 ”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发展的理念,而并非是 “中国模式 ”本身 【小题 1】 D项所阐述的恰恰与 “和谐发展 ”的理念相违背,因为和谐发展强调“和而不同 ”。 【小题 1】不是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 D尊的教学改革 夏 D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 D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
12、。必修科的教材有两种: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美,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上得到借鉴。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兼教,一种主张绝对不教。夏 D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 “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 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如果中学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的不幸,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
13、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 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 D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在 1923、 1924年保留下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 ,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
14、所涉及的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 D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他们经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 D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他认为,文章 “技巧 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 第二,重文风,提倡 “实、新、小 ”。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 “实生活 ”,用 “实生活 ”来做作文的材料。为培养学生对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这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
15、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里提到: “夏 D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 家去看。 ”夏 D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 “我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 夏 D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书单设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一份书单共 85部书,有古代的也
16、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 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陈望道于 l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 “春晖 ”的一大功臣夏 D尊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B夏 D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
17、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 D尊先生提倡 “实、新、小 ”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的人和事,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 D尊先生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小题 2】夏 D尊先生为什么主张 “兼教 ”文言文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夏 D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 【小题 4】夏 D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18、 ) 答案: 【小题 1】 AC 选对 1个给 3分,选对两个给 5分 【小题 1】 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 2 分)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要。( 2分) (答 “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亦可。) 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小题 1】 教材的改革: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成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兼教文言文。 考试的改革: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作文的改革:重视作文的态度,重 “实、新、小 ”的
19、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 阅读的改革: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小题 1】 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 “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 ”和 “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 ”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人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读书。( 2分)(既要重视继 夏 D尊先生的书单共 85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要 “多 ”,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 也要广博。( 2分)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书单中共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序,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 2分) 结合自己阅读实际。( 2分) 【小题 1】
20、E项中的 “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 ”文中无据。 A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C项 “调剂和个性 ”顺序错。 【小题 1】解答本题的相关信息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夏 D尊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结合文中人物特点,联系上下文内容,概括分析。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此题的相关信息分布在全文各段,体现在教材改革、考试改革、作文改革、阅读改革等方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信息筛选要完整、全面,表述语言规范明确,分条回答。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答出四点给 6 分。
21、没有具体解说酌情扣分。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原文中 “书单设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 ”体 现出 “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的思想 ”,分析时需要紧紧把握这一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补鞋匠苏小青 高 军 苏小青的补鞋摊上有一个微型录音机,她放的音量不大不小,来找她补鞋的人坐在摊子前的小马扎上正好能听得清楚: “日落黄昏风凄凄,我肚内无食身上少衣 ” 听着王汉喜这凄楚的唱腔,来补鞋的人会疑惑地抬起头来看看她,只见苏小青脸色平静,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并没有丝毫潦倒相。
22、她头上黑色中掺杂着少许变白的发丝,脸上干干净净,穿着也干干净净,绝对没有常见的补鞋摊主那副尘灰傍土样。只有垫在腿上放鞋的那块帆 布上,时常落上粘在鞋底的土屑,但每修好一只鞋,她会及时地轻轻抖落掉,然后才拿起另一只鞋子来补。 她以前是县吕剧团的台柱子,后来因不景气剧团解散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她就购置了一些简易设备,到街头补鞋了。二十年过去,她成了县城里手艺过硬的补鞋人。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世了,只是时常响起的吕剧声透出些微信息。 “ 到后来才知你挪到外村住,赌志气搬得远远的。 ”张爱姐唱到这里,苏小青一双鞋子也修好了,苏小青拿起一块抹布仔细地擦拭,鞋面上一点尘土也没有时,才用手捏着递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新疆 农七师 高级中学 下期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