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郑板桥终身以兰竹相伴,其写意兰花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老辣纵横, 挥洒自如 ,气韵清雅,与其墨竹成就不相上下。 B歌手韩赓一走上舞台,台下歌迷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 聚蚊成雷 ,震耳欲聋,这声音让闯荡在异国他乡的韩赓热泪盈眶。 C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 巧言令色 取悦人,虽然地位高贵,但平时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饭食等跟百姓一样。 D吃西餐时,一定要注意文明用餐,即使有只虫子从你的沙拉里 神气活现 地爬出来,也要心平气和地要求换掉,千万不要大吵大闹。 答
2、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许多动物感觉特别灵敏, , , 。 , , ,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 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 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 哪些起了主要作用 它们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有人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值得进一步考证,有人从这些纸上辨认出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B 13日,一个巴西北部贾尔瑟达地区的边防军训练
3、学院附近发生炸弹袭击,这是本拉登被击毙后,巴境内发生的最大规模的自杀性袭击。 C通过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和发展建设,为众多鸟类创造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使衡水湖湿地成为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而重塑其自然属性的典范。 D一些常用的防辐射物品,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等,根本起不了作用。受到辐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洗澡。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9分)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 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 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80年代末的水平。 在
4、“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语境中,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意义上,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应该引发我们足够的深思。 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态度。但是否就意味着科学素养的提高? 这让人想到在过去的一年里,那些备受关注的科学话题:从 “吃绿豆能治百病 ”的张悟本神话、道长李一的 “盖世神功 ”,到媒体炒作 “地球遭遇千年极寒 ”、 “世界末日将来临 ”,再到 “引渤入疆 ”让新疆变江南、禁止添加面粉 增白剂等争议 面对其中一些明显的科学谬误,很多人不加质疑地相信、追
5、捧、盲从,媒体不加选择地跟进、扩大、炒作。 在专业层面,我国已是科技论文和专利数量的 “创造大国 ”,但以衡量质量的论文引用率和国际专利来看,远谈不上 “创新大国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的 60%- 80%仍存左很大差距。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 实现 “上天入地 ”,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在经济高速发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
6、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何与之同步? 一个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养,并不仅仅看他能否正确判断 “声音是否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这样的科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测试公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更考察公众对科学技术是否持怀疑态度,是否认为科学技术需要控制,期望科学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希望所纳的税费使用于科学技术的哪些方面等。甚至还有国家专门测试公众对于媒体信息是 否具有质疑精神和过滤功能。 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不仅应该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要强调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到社会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具备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 不久
7、前,科技部公布了中国科技实力 “清单 ”:中国科技投入年增 20%,科枝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取得多个 “首次 ”或 “第一 ”,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如果说,科技创新成果体现科技发展的 “硬实力 ”,公民科学素养则是科技发展的 “软实力 ”。而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我们任重道远。 【小题 1】下列对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素养是一项基本公民素质,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来衡量。 B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要具备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 C
8、应该明白科学技术需要控制,期望科学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希望所纳的税费使用于科学技术的哪些方面。 D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精神,对科学技术能持怀疑态度,对于媒体信息具有质疑精神和过滤功能。 【小题 2】从原文看,下列对我国 “公民科学素养 ”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态度,但公民科学素养发展却不能与之同步。 B面对一些明显的科学谬误,很多人不加质疑地盲从,媒体不加选择地炒作,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C离开公众素养这个科技发展的土壤,我们不可能有重大科技成果出现,也不可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D中国在专业层面上是科技论文
9、和专利数量的 “创造大国 ”而非 “创新大国 ”,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小题 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 点的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比较低,相当于某些主要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80年代末的水平。 B正确判断简单的科学问题,不能说就具有科学素养。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何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同步,是一个重大命题。 C对于科学素养,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是不能隔离的,两者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不会参与创新。 D公民科学素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 “软实力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进而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们的重要
10、使命。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说的是科学素养的内容,不属于 “我们所需要的一些具体的科学素养 ”,答非所问 【小题 1】 “我们不可能有重大科技成果出现 ”太绝对,原文 “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 上天入地 ”,显示凭借少数科技精英有可能创造重大科技成果,只是不能长久不断的涌现 【小题 1】是 “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 ”不是 “不会参与创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最精彩的表演 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 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
11、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 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 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
12、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 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
13、“器宇轩昂 ”“风度翩翩 ”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 !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 ,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 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 !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 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
14、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 “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 !”川喜多诚恳地说: “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 ”川喜多说, “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 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 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 “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
15、子 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 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 ,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 ” 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 “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
16、芳 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移居香港时,梅兰芳专心画画,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绘画这种艺术活动填补自己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为风范,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老友梅兰芳先生的风流神采,但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身形伛偻,声音嘶哑,这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 C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自我断绝粉墨生涯,甘于淡泊平静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敌、洁身自好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D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演,梅兰芳巧妙打扮,极尽疲弱衰
17、老之态,让人觉得他已丧失演出条件,但在抗战胜利公演大会上,他的表演却异常精彩,让观众如痴如醉。 E本文通过记述梅兰芳谢绝舞台、巧妙拒绝日本人邀演的过程,描写了他在中国京剧艺术上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坚贞高洁的感人形象。 【小题 2】文章以 “最精彩的表演 ”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梅兰芳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格,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梅兰芳的崇高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不能因为政治而干扰艺术。梅兰芳因政治原因而放弃艺术表演的做法实不足取,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18、 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1】 “最精彩的表演 ”,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 以 “最精彩的表演 ”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 以 “最精彩的表演 ”为题,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每点 2分) 【小题 1】 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高洁的做人品格。梅兰芳以孤傲 高洁的画家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新疆 农七师 高级中学 一下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