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题) ( 1)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 2) ,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蜀道难) ( 3) ,终岁不闻丝竹声。 ,黄芦苦竹绕宅生。(琵琶行) ( 4) ,非无圣主; ,岂乏明时? (滕王阁序) ( 5)商,伤也, ;夷,戮也, 。(秋声赋) 答案:(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f 岩不可攀。 ( 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
2、苔竹绕宅生。 ( 4) 屈贾谊于长沙,非之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之明时。 ( 5)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甄别 (zhn)羼杂 (chn)应酬 (yng)言之凿凿 (zu) B细菌 (jn)宣泄 (xun)咯血 (k )毁家纾难 (sh) C风靡 (m )趑趄 (z)荏苒 (rn)无耻谰言 (ln) D眼睑 (ji n)倨傲 (j)赫 (xu n)供不应求 (gng)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洗练气概编者按络腮胡子 B落漠驾驭卖关子惩前毙后 C夹克羁押窝里斗随声附合 D余晖摒弃
3、烂摊子文丝不动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借此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 B在比尔 盖茨等世界名人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富裕人也纷纷向慈善机构解囊,可只有他铁板一块,分文不捐。 C很多同学在这次以 “劳动为光荣 ”为主题的班会课上,谈起劳动的意义不以为意。在最后总结时,班主任的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使许多同学对劳动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D 10月 16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员如过江之鲫,创下了 103万的新纪录高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什么人,一旦成为猛人,他身边总会有若干人等,立即将他包围起
4、来。结果怎样呢?是这猛人逐渐变得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 B智利圣河塞铜矿被困 700米深井下的 33位矿工的获救,不仅使智利在国际上的美誉度大大提高,而且激发了智利人民空前的团结精神。 C现在我们的一部分青年连现代中国革命史还不知道,对他们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这不等于白说吗? D我校教职工合唱团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其合唱水平让内行人也刮目相看,很多人认为他们参加比赛肯定能获得一等奖。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园 花 寂 寞 红 季羡林 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整整四十年以
5、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有些往来,是必然的。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 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
6、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 看 “蹭 ”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 “蹭 ”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但是,世
7、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 “悲欢离合总无情 ”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 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释 1)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 “溅泪 ”的样子
8、。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
9、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枯萎 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注释 1: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句出自纳兰性德为悼念他的亡妻而作的浣溪纱。原词是: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 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10、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小题 1】请概括文章每个层次大意。 ( 4分) 第一层:( ) 第二层:( - ) 第三层:( - ) 第四层:( - ) 【小题 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揣摩它们的含义。( 4分) A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答: B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答: 【小题 3】文章第一段写老人在园中侍弄花草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小题 4】文章的题目是 “园花寂寞红 ”,你读出了哪几重 “寂寞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简要回答。( 4分) 答: 【小题 5】请从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两方面赏析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
11、线的句子。 50字左右。(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第一层:( )我与侍花老人的交往过程及老人勤于侍花。 第二层:( - )侍花老人园花的名贵,我常去看蹭花。 第三层:( - )我对侍花老人突然离世的悲痛及园花的寂寞、悲伤。 第四层:( - )我的担忧、乞愿。 【小题 1】 A 原句是作者对死去妻子的怀念,哀思和无奈。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当时不知珍惜、等失去时却再也无从追寻的感叹。( 1分) “浅显 ”是说这个道理是尽人皆知,浅显易懂的;而 “深刻 ”则是指虽然道理易懂,但是只有当它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深刻道理所包涵的无奈与哀思。( 1分) B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
12、对老友离世的悲伤。( 1分) “走 ”是 “死 ”的讳饰语,不愿提残酷的 “死 ”的字眼,表达了与老友之间的深厚的感情。( 1分 【小题 1】 内容上:刻画了一个侍花勤快、乐观和蔼的快乐老人形象。为下文老人的离世、留给园花寂寞和 “我 ”的寂寞、忧伤作感情上的张本。( 1分)结构上:与下文第5段 “我 ”的幻象呼应。与题目 “园花 ”呼应。( 1分 【 小题 1】 写失去主人后园花的寂寞。( 1分)用拟人手法写失去主人的花低眉敛目表现园花的寂寞,实际是人移情于物,传达了失友的作者的寂寞。( 1分) 写失去老友后 “我 ”的寂寞。( 1分)写花是为了写人。用往日的景美花美人乐来对比反衬今天花开人
13、亡的寂寞;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寂寞;结尾用向上苍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作者的寂寞。( 1分)(任答一条即得分) 【小题 1】 表现手法:心理描写、排比、想象、呼告。( 2分) 表达作用:文章结尾是作者想象失去主人的园花悲惨命运,并乞求上苍 怜惜园花 用三句心理描写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看见物是人非,老友去世的孤单寂寞心情,饱含作者对老友的怀念、哀思和无奈。( 2分)同时读者在貌似不合理的祈祷的文字背后感受到了一个童心未泯、热爱美好事物、善良悲悯的国学大师形象,读来令人感动。(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面向未来的艺术想象 世界正在
14、高科技引领下发生新变,谁不能通过审美想象来把握这个新变的世界,谁就不具有通过艺术方式来把握人类未来可能性的能力,就不可能站上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也不可能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潮流。文化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人类前沿问题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现为对人类明天的艺术把握能力。只有深切关注着人类未来可能性及其命运的文化产品才会被全人类所关注,才能在文化艺术上引领风骚,吸引世界目光,也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从目前中国文艺现状来看,新的知识体系和观念还没有很好地融化到我们的文艺创作中,新的科学技术还没有激发 出我们新的艺术想象力,还不能用我们的艺术想象为人类打开一扇未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新窗户。我们在抱怨外
15、国大片抢夺了市场,却没有自问我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当今的高科技思维携手并进了吗?相反,我们更多地将艺术想象的兴趣集中在宫廷、侯门、大宅门里的恩怨纠缠上,集中在过去权力争夺的 “权谋 ”手段上,还没有走出 “官本位 ”。就说我们拍摄的所谓 “大片 ”以及大量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多没有离开 “皇帝 ”,总是在 “皇帝 ”身边兜圈子。用巨额投资堆积出古代宫廷的奢华奇观与视觉盛宴,强化着权力崇拜、皇恩浩荡的观念。 “权谋文化 ”与 “奴才主义 ”还在 死死地纠缠着我们的意识,根本无暇顾及日新月异、五彩缤纷的人类新生活与未来可能性。实际上,这种文艺应当叫做 “面向过去 ”的文艺,而不是 “面向未来 ”的文艺
16、。 这种 “面向过去 ”的文艺,不是指题材的 “过去时 ”,而是指思想意识的 “过去时 ” 没有给人们提供什么新的思想资源。有几部所谓 “大片 ”从历史中发掘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激情和动力?有哪部作品涉及到了目前人类共同面对的前沿问题?而人类是要走向未来的,新的生活才是人类的向往和未来世界的支点,是未来艺术想象的翅膀,因而是制高点所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绝不可能是朝着过去,而 只能是朝着未来。不关心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的共同利益,不关心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你的作品怎么可能走在时代前面?怎么走向世界?只有走到时代前面,先人一步用艺术想象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你的作品才可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一
17、定要努力变弱项为强项,把文艺的目光从陵墓中的 “死魂灵 ”移向现实人生,移向未来世界,而不是用懒汉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弱项开脱。 当今时代文化的竞争,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为思想价值与想象力的竞争。中华民族不缺乏对未来的艺术想象能力,从远古神话 “盘古开天地 ”, “二郎神担山 ”, “愚公移山 ”, “夸父逐日 ”, “嫦娥奔月 ”, “女娲补天 ”, “鲲鹏展翅九万里 ”等气势磅礴的想象来看,无不表达了先民借助于幻想对自然界和未知世界的把握,这是真正的对未知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艺术把握,这就是当时的人类之“梦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其元气浩然,荡乎天地!因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成为中
18、国文化的源头。唐诗以及明清小说西游记与红楼梦的艺术想象,也是超群绝伦,显示了中华民族奇诡的幻想智慧,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艺术想象成就。俱往矣,这一切都是先人在传统知识和农业文明经验基础上实现的。古人的许多艺术想象在今天已被 科学所实现,谁能说这不是艺术对世界的一种把握?谁能说这不是走在时代前面?今天,生物工程、外太空探索、网络世界等等新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难道这一切新的知识元素就不能激活我们新的艺术想象力吗?就不能激发出我们除了 “皇帝梦 ”之外新的梦想吗?无论如何,我们的艺术想象应当积极地、主动地与高科技思维比翼齐飞,借助于高科技知识的推力飞得更高更远。只有如此,我们的艺术想象才能
19、不落人后。想象力是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只有面向未来,艺术想象的翅膀才会拥有更广阔的飞翔空间。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 化的伟大复兴。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让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融汇新的时代内容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而文艺创作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文艺不是简单的娱乐,也不是简单的歌颂。文艺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艺术想象对世界的审美把握。一个民族的文艺,就是这个民族通过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表达了这个民族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构成这个民族的文化能力。故而文艺创作之得失,关乎大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然。(人民日报2010年 6月 18日)
20、 【小题 1】从全文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本 文主旨的一项是( 3分) A文艺创作要与高科技思维携手并进。 B文艺创作应摒弃 “面向过去 ”的文艺。 C文艺创作要有面向未来的艺术想象力。 D中华民族的文艺史上有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小题 2】结合原文,对具有 “艺术想象 ”的文艺作品的标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会被全人类所关注,能在文化艺术上引领风骚。 B作品能深切关注人类未来可能性及其命运。 C作品应很好地结合新的知识体系和观念。 D作品能为人类打开一扇未来艺术和未知世界的新窗户。 【小题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含义的理解。( 3分) 答: 【小题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浙江 杭州市 高级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