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物理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物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物理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节奏 答案: C 试题分析: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模仿某人的声音很像就是模仿的音色像,通过敲击瓷器,根据声音判断瓷器是否破损也是靠音色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
2、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一般来说大礼堂或者电影院的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 考点:本题考查回声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产生回声的原理。 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条件反射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
3、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考点:本题考查双耳效应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双耳效应。 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 “翻译 ”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 ”和 “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引吭高歌 ”和 “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与低
4、指的是响度。 考点:本题考查响度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正确区分三个特征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A错误;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错误;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C正确;人在小溪边听到 “
5、哗哗 ”的流水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能够确定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 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有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危害人体健康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可循,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答案: BC 试题分析:歌唱家发出的声音也是乐音,所以 A错误;乐音悦耳动听,使有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危害人体健康, B正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 们正常学习
6、、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C正确;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可循,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噪声及来源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噪声的定义,以及会根据定义进行分析。 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案: B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消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吸声;( 3)在耳朵处减弱 -隔声;凹下道路的设计可以使路两边有屏障,这样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进行消弱,故选 B
7、。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减弱噪声的途径。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A说法正确;物体在振动时能够发出声音,然后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耳朵里,这样我们就才能够听到声音,故 B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不同,故 C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
8、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实验题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的影响所致。 ( 2)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9、 ; . 答案:声音响度 声音能传递能量 ; 声音能传递信息 . 试题分析: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 时,即声音的响度变大,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声音除了可以传递能量之外,也可以传递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响度、声音的利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题意中提炼出物理知识。 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 发出声音的音
10、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答案:慢 , 低 ; 2 快 , 高 。 频率 。 试题分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 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
11、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答案: (1) 声音越来越小 ;(2) 声音越来越大 ;(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试题分析: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空气越来越稀薄,所以声音越来越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稠密,所以声音越来越大;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 “土电
12、话 ”。 (1)他们用 “土电话 ”能实现 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 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 选填 “能 ”或 “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答案: (1) 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2) 不同材料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 ; (3) 介质停止振动传播声音也停止 。 (4) 不能 。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
13、传播;细棉线是固体,能 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能传声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不同材料传播声音的效果不同;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传播的条件。 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 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
14、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 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 答案: (1) 响度 (2) 不同介质传声效果不同(答案:不唯一) 试题分析:响度和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容易分散固体中传播声音时,分散较小,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当敲击铅笔时,声音可以通过铅笔和空气两种介质传播到耳朵里,而铅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好。 考点:本题考查响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种不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云南 建水县 中学 初二 学期 第一 单元测试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