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1353-2023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 T 1353-2023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1353-2023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13532023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Cymbidium kanran 2023-12-30 发布2024-01-30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3/T 1353202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2、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温州市林业技术推广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温州市景山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乐清市园林绿化管理所、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温州氡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永嘉县瓯源兰花苑。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庄、徐晓薇、杨燕萍、袁燕舞、应震、付双彬、徐婉、王培龙、黄建、王春霞、姚丽娟、潘泰妙、童伶俐、曾爱平、刘西、朱欢腾、包日在、何恒。DB33/T 13532023 1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寒兰(Cymbidium kanran)栽培设施、繁殖方式、栽培方式、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
3、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寒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寒兰 Cymbidium kanran Makino 兰科 Orchidaceae 兰属 Cymbidium 地生种。自然花期 8 月翌年 1 月,多为一葶多花,花葶高度25 cm80 cm;
4、花色以绿色、淡黄绿色和紫红色居多,具幽香。4 栽培设施 温室 4.1 4.1.1 外部框架 具双层遮阳系统、能调节光照强度的玻璃温室或薄膜大棚,外遮阳和内遮阳网作活动式的栽培设施。4.1.2 温湿调控系统 应配置水帘、喷雾、循环风机等温湿调控系统。简易棚 4.2 用钢管做骨架,拱高约2.5 m,覆盖塑料薄膜和遮光度75%的遮阳网,以能卷动调节为宜。栽培床 4.3 兰台架式结构应根据温室或大棚的尺寸进行设计,一般高为0.6 m0.7 m,宽1.2 m1.5 m。DB33/T 13532023 2 5 种苗繁殖 分株繁殖 5.1 5.1.1 分株时间 丛生兰苗栽培时间超过3年或盆内兰苗过密,需进行
5、分株。宜在春分、中秋前后分株,避免高温或严寒时期分株。5.1.2 分株前处理 轻轻拔出兰苗,抖净大部分基质,剪去腐根、伤根与死叶、病叶,操作时保护好叶芽、花箭与肉质根,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残留在植株上的基质,再用70%甲基硫菌灵或75%百菌清800倍液消毒,置放阴凉处晾3小时5小时,直至表面无水分。5.1.3 分株 待根色变白发软并稍皱缩时,理顺交叉根系,用消毒过的小刀或剪刀,从假鳞茎之间连接的根状茎处切开。分株后的兰苗每丛数量控制在3苗5苗。5.1.4 切口处理 在分株切口及断根处,宜立即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5.1.5 容器 宜选择泥瓦盆或高桶类塑料花盆。盆的大小以兰根能在盆内舒展为宜。5.1
6、.6 基质 选择松树皮:椰糠:植金石体积比111混合基质或其他疏松、透气性能好的团粒结构土壤作为基质。基质配好后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800倍1000倍液喷透,密封1周以上备用。5.1.7 上盆与缓苗 植株入盆前,在盆底垫上占花盆容量约1/4的粗炉渣或小石子、碎砖(瓦)块作为排水层,其上铺一层2 cm5 cm厚的基质。将分株苗置放在花盆中心,填充基质至离盆口2/3处,将植株轻轻提根并摇动花盆,让根系完全伸展并与基质密切接触,将基质填至盆口下1 cm2 cm,基质以不高于兰苗叶芯为宜。栽好以后浇透水,以盆底注出流水为宜,将花盆移至阴凉处养护3周4周,缓苗后按常规进行管理。播种繁殖 5.2
7、5.2.1 种子采收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繁殖种子。花朵授粉后180天240天,取其果皮略黄、尚未开裂的蒴果。5.2.2 培养基的配方 培养基的配方和种类有以下四种:a)种子萌发培养基:Knudson C 培养基(KC 培养基)+0.5 mg/L 萘乙酸(NAA)+10%椰子汁液体(CM)+1 g/L 活性炭(AC);DB33/T 13532023 3 b)根状茎增殖培养基:1/2Murashige Skoog 培养基(MS)+(25)mg/L NAA+5%CM 或者 1/2MS+5 mg/L NAA+0.05 mg/L 6-苄氨基嘌呤(6-BA);c)根状茎分化芽培养基:改良 KC+0
8、.1 mg/L 6-BA+5 mg/L NAA;d)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2 mg/L NAA+(23)g/L AC;以上培养基蔗糖为 20 g/L,琼脂(78)g/L,pH 为 5.8。5.2.3 灭菌接种 取蒴果,流水冲洗干净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乙醇消毒10分钟,再用10%的次氯酸钠浸泡1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取其内部种子均匀地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5.2.4 培养 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有以下四种:a)种子萌发培养:接种后在温度 20 25 培养室内,暗培养 15 天30 天。转为光照培养,光照强度 500 lx1 000 lx;b)增殖培养:待种子萌发后至根状茎长至约
9、1 cm 时转接到增殖培养基,在温度 20 25,光照 1 000 lx,光周期 12 小时/天的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根状茎长满瓶底后接入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c)分化培养:将根状茎转入芽分化培养基上,在温度 20 25,光照 2 000 lx,光周期 12小时/天的条件下进行芽分化;待芽形成并生长至 2 cm3 cm 时,转入生根培养基,在温度20 25,光照 2 000 lx,光周期 12 小时/天的条件下进行根分化;d)生根壮苗培养:苗分化后,在培养室温度 22 27,光照 1 500 lx,光周期 12 小时/天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5.2.5 炼苗移栽 待生根壮苗培养后,选具有2条
10、3条根,叶长5 cm7 cm的试管苗,放置于栽培区或与栽培区环境近似的场地炼苗4天8天,打开瓶盖放置1天2天移出试管苗,用水洗去附着的培养基,栽植到基质为珍珠岩:树皮碎末1:1的容器中。保持相对湿度70%80%,宜在10 30 条件下移栽。5.2.6 分盆养护 按照5.1的内容执行。组织培养 5.3 5.3.1 培养基的配方和种类 外植体根状茎诱导培养基:1/2 MS+(35)mg/L NAA+(0.20.5)mg/L 6-BA+10%CM+(2030)g/L蔗糖+(23)g/L AC。根状茎增殖培养基、根状茎分化芽培养基、生根壮苗培养基均按照5.2.2的要求执行。5.3.2 外植体采集 选择
11、长度1 cm左右的新芽作为外植体,用手术刀紧贴新芽基部切下,用70%酒精药棉擦拭消毒,放入烧杯,杯口用纱布包好,经小流量自来水冲洗4小时6小时后用蒸馏水冲淋2次。用手术刀剥去外面的1层2层叶片,无菌水冲洗2次后备用。5.3.3 消毒灭菌 DB33/T 13532023 4 在超净台上将70%酒精倒入小烧杯,浸泡外植体5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倒入10%次氯酸钠浸泡10分钟左右,无菌水冲洗5次后。在无菌滤纸上剥去外包叶片,将基部伤口重新切去一点,将切好的0.5 cm1.0 cm茎尖接入培养基。5.3.4 原球茎诱导和增殖 接种后放置在20 25、光照500 lx1 000 lx条件下,培养分化形
12、成根状茎。培养3个月左右,根状茎达到1 cm以上,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按照5.2.2的内容执行。5.3.5 炼苗移栽 按照5.2.5的内容执行。6 栽培方式 盆栽 6.1 6.1.1 选盆 按照5.1.5的内容执行。6.1.2 垫盆 按照5.1.7的内容执行。6.1.3 栽植 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 cm3 cm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5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应自然舒展,叶片应四方披拂,不宜与盆内壁碰擦。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
13、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6.1.4 填土 栽植时,一手扶苗固定,一手添加基质,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逐渐填充根际;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不应重压,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低于盆口1 cm2 cm。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中至上部。6.1.5 铺面 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6.1.6 浇水 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若置于水盆中浸水、以表层基质浸湿为宜。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地栽 6.2 6.2.1 环境条件 宜选择立地条件良好,无污染源,交通便
14、利,附近有水源或方便引水喷灌的地方。DB33/T 13532023 5 6.2.2 整地起垄 整地后开沟起垄整畦,畦高15 cm20 cm,宽1.2 m1.5 m。在垄厢面土壤中加入厚度3 cm5 cm的腐殖土、树皮、木屑混合砻糠、或其他富含有机质,混匀整细整平,增加土壤消毒方法。6.2.3 栽植 兰花植株通常按行距20 cm30 cm,穴距20 cm左右,每穴5苗7苗进行栽种。栽后适量浇水,保持湿润。7 生长期管理 湿度调控 7.1 保持通风,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调控 7.2 生长适宜气温2O 25,最低温度不低于-3,最高温度不高于35。光照调控 7.3 夏季采用两层遮阳网,遮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1353-2023 寒兰生产技术规程 1353 2023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