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选调生选拔考试面试-17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选调生选拔考试面试-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选调生选拔考试面试-17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选调生选拔考试面试-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论述题/B(总题数:6,分数:120.00)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对此,有人称赞此举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也有人对最终的改革效果心存疑虑。请你谈谈对政府这一改革举措的看法。(分数:20.00)_2.随着“八项规定”与“六项禁令”的发布实施,某地政府机关将公务接待场所规定为单位食堂,引发社会热议,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分数:20.00)_3
2、.如果领导让你针对“三公”消费公开后的效果做一个调查,你打算怎么开展?(分数:20.00)_4.如果有群众举报你所在部门有人公款消费,侵害了群众的利益,现在领导让你去接待群众并处理这件事,请问你该怎么做?(分数:20.00)_5.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分数:20.00)_6.现在不少地方喜欢举办“烧钱晚会”,晚会精美盛大,却引发群众不满,对此请你谈谈看法。(分数:20.00)_选调生选拔考试面试-17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论述题/B(总题数:6,分数:120.00)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
3、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对此,有人称赞此举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也有人对最终的改革效果心存疑虑。请你谈谈对政府这一改革举措的看法。(分数:20.00)_正确答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公车多、滥用公车、财政开支大等现象屡见不鲜,公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遏制“三公”消费的重要举措。公务用车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负担和浪费,公车私用、滥用还给党和国家形象抹黑,政府公信力也由此受损。为了减少行政费用支出、缓解国家财政负荷过重的状况、树立政府廉政形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近年来出台和试
4、行了一系列公车改革方案,本次中央发文明确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并以货币化补贴的方式取而代之,且给定了时间表,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其一,公务用车改革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 其二,官员“出无车”,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5年来干部待遇的一个重大转折。取消公务用车能有效遏制部分领导干部的享乐欲望,淡化官员的特权意识,鼓励公务员和群众一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这也显示了党中央治理“三
5、公”消费、防止“车轮上的腐败”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政府清廉形象的树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三,公务用车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浪费,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通过全面彻底的公车改革,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甚至杜绝财政浪费,促进建立节约型政府,同时将更多的政府财政收入用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 其四,使用货币化补贴方式来施行公车改革,保障正常的公务出行费用,不会降低行政效率、影响公务活动;同时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城市建设中的堵车因素。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公车改革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施行,以往地方政府如杭州车改、温州车改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政策都有不完美之处,对实施过
6、程中的问题争议也较多。那么本次“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落实: 第一,注重落实,避免钻制度的空子。警惕一些地方和部门,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要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要进一步明晰车辆范围,消除可能的“变通”口子。 第二,要加强检查和考核,加大制度施行后续效果的把控力度,加强公务员用车的纪律要求,将“公车改革”实施效果纳入各级领导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中,与部门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考核挂钩。 第三,公车改革也是一次深刻的利益调整,需要妥善处置、平稳推进,务必以更有效的举措、更细致的工作来推进改革。对公务人员,应明确公务交通补贴不是福利,不得以补贴
7、的名义变相发福利,更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车。对司勤人员,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安排转岗就业和相关保障,只有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营造积极和谐的改革氛围。 第四,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公车改革是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的改革,要想突破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变通”,确保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离不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等的通力合作。同时,公车改革过程中,还必须发挥社情民意和单位内部职工广泛的监督作用,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助力消除固有利益格局的阻碍,推动改革走向成功。 总之,公车改革是社会政治文明和经济生活的新气象,政府在施行过程中需在公开透明、细节条款、接受
8、监督上做得更好,配套举措更为完善。只有像这样优化、成熟、系统的公车改革方案的出台和有效实施,我们才能从公车改革入手,切实为遏制“三公”消费提供有力保障,打造真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解析:2.随着“八项规定”与“六项禁令”的发布实施,某地政府机关将公务接待场所规定为单位食堂,引发社会热议,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分数:20.00)_正确答案:(某地政府将公务接待场所规定为食堂的做法,顺应“八项规定”中“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符合“六项禁令”中严禁公款宴请、严禁超标准接待的规定。李克强总理曾经“约法三章”,强调本届政府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其中就包括公费接待这一项。而该地政府的做法如能落实到位,
9、一方面可以减少公务接待成本,对于有效遏制“三公”消费、约束公款吃喝行为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务员队伍风气建设,对于树立清廉、实干、亲民的政府形象,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当然,一个好举措的提出,能够有效避免某些弊端,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如何监督实效,才是后续更重要的问题。正如题中的公务接待食堂化,虽然接待场所从酒店变为单位食堂,但如果没有接待规格的控制、接待账目的公示、外在监督的强化,食堂里也可能吃出“天价菜单”。所以,要想彻底抑制公款吃喝,减少公务接待费用,还需辅之以配套的制度和规章,并且严格监督执行。 第一,制订公务接待食堂化的具体规章,比如限定公务接待的费用上限、分级制订公务消费标准
10、与接待菜单;通过用餐审批表、用餐汇总统计表、饭堂食材进货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用餐开支有登记造册,账目清单有明细公示,食堂开支管理有监督检查等。 第二,实行阳光操作,定期公示接待账目,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单位检查与群众监督。一方面,食堂的账单明细和公务接待用餐开支情况定期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将食堂接待开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将食堂接待费用和接待用餐部门的考核挂钩,制订奖惩措施,真正加强与公务接待相配套的执行,探索推行公务消费公开。与此同时,也可打破现有监督模式,让公众监督发挥更大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第三,要使公务接待的监管更加有效,在推行公务接待
11、食堂化的同时,还需采取种种补充审批与监督措施,杜绝酒店、餐馆、会所等地接待的行为,真正把公务接待食堂化贯彻到位。比如严格核定公务接待费用,增加接待审批与费用审计环节,严禁为其他接待场所的消费买单,等等。 第四,除了从制度规定和监督落实层面加强对公务吃喝的控制以外,政府内部也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让领导干部与公务员树立厉行节约、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以节俭清廉为荣,以公款吃喝为耻,破除酒桌文化,端正风气。 抑制公款吃喝的方式与渠道多种多样,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从制度设置、监管落实、账目公开各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真正遏制“三公”消费增长,同时腐败现象也才能够得以有效抑制。)解析:3.如果领导让你针对
12、“三公”消费公开后的效果做一个调查,你打算怎么开展?(分数:20.00)_正确答案:(“三公”消费的公开乃民意所盼,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该项政策实施后,领导让我对其实施的效果做一次调研,我认为意义重大,这有助于我们修正一些不合理因素,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行该项政策。因此,对于这次调研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阶段,按照领导的前期指示,做好此次调研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根据领导对此项工作的时间要求,我会合理规划调研的周期、调查的范围;并且根据我们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人民群众是我们此次调研的主体,同时对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也要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选调 选拔 考试 面试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