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976.1-2008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 配备指南.pdf
《GB T 21976.1-2008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 配备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976.1-2008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 配备指南.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22010C 80 囝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1976120082008-06-04发布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配备指南Escape apparatus for building firePart 1:Equipping guide2009060 1实施宰瞀粥紫瓣警矬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刖 昌本部分的56、6、7、9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GB 21976(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配备指南;第2部分:逃生缓降器;第3部分:逃生梯;第4部分:逃生滑道;第5部分:应急逃生器;第6部分:逃生绳;第7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第
2、8部分: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GB 2197612008本部分为GB 21976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尝(SACTC 113SC 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消防总队、吉林省消防总队。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宝忠、金义重、严晓龙、孙宇、金鞯、马伟光、韩翔、凌新亮。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配备指南GB 21976120081范围GB 21976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配备、安装、检查、更换、报废等方面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已建、新建、
3、扩建、改建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会堂等场所。各类居住建筑可参照本部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2197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A 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以下简称逃生避难器材)escape appa
4、ratus for building fire是在发生建筑火灾的情况下,遇险人员逃离火场时所使用的辅助逃生器材(如逃生缓降器、逃生梯、逃生滑道等)。32逃生缓降器descent rescue device也称救生缓降器,是一种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自动下降并能往复使用的逃生器材。33逃生梯descent ladder为固定式逃生梯和悬挂式逃生梯的统称。331固定式逃生梯descent rescue metallic ladder和建筑物固定连接,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自动下降并能循环使用的一种金属梯。332悬挂式逃生梯folding escape ladder展开后悬挂在建筑物外墙上供使用
5、者自行攀爬逃生的一种软梯。34逃生滑道escape slide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下滑逃生的一种柔性通道。】GB 219761200835应急逃生器rescue device使用者靠自重以一定的速度下降且具有刹停功能的一次性使用的逃生器材。36逃生绳rescue rope供使用者手握滑降逃生的纤维绳索。37自救呼吸器devises for self-rescue为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和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的统称。4器材分类41按器材结构可分为:a)绳索类:如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b)滑道类:如逃生滑道;c)梯类:如固定式逃生梯、悬挂式逃生梯;d)呼吸器类:如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6、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42按器材工作方式可分为:a)单人逃生类:如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悬挂式逃生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等;b) 多人逃生类:如逃生滑道、固定式逃生梯等。5配备51适用场所511绳索类、滑道类或梯类等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512呼吸器类逃生避难器材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的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和地下公共建筑。52适用楼层(高度)521逃生滑道、固定式逃生梯应配备在不高于60 ra的楼层内;逃生缓降器应配备在不高于30m的楼层内;悬挂式逃生梯、应急逃生器应配备在不高于1 5 m的楼层内;逃生绳应配备在不高于6 m
7、的楼层内。地上建筑可配备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或化学氧自救呼吸器,高于30m的楼层内应配备防护时间不少于20min的自救呼吸器。地下建筑应配备化学氧自救呼吸器。逃生避难器材配备楼层(高度)见表1。522其他逃生避难器材的配备楼层(高度)参照国家指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确定。表1 逃生避难器材适用楼层(高度)固定式 逃生 悬挂式 应急 过滤式 化学氧器材逃生滑道 逃生绳逃生梯 缓降器 逃生梯 逃生器 自救呼吸器 自救呼吸器配备楼层60m 60 F11 30 rfl 15m 15m 6 m 地上建筑地上及地下(高度) 公共建筑53配备数量531 逃生避难器材的配备数量应满足器材可救助人数之和不小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976.1 2008 建筑 火灾 逃生 避难 器材 部分 配备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