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612-2023 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pdf
《DB32 T 4612-2023 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612-2023 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 版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fect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products2023-12-13 发布2024-01-13 实施CCS A 00DB32/T 46122023ICS 03.120.01DB32/T 4612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产品缺陷与安
2、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管旭琳、殷姣、荚佳、张天龙、王延维、李雪、马世申、杨怡帆、钱荣富、杨红静。DB32/T 46122023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开展消费品缺陷调查所涉及的总体要求、调查准备、调查实施、缺陷判定、调查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部门和受委托的技术机构开展消费品缺陷调查。消费品生产者调查分析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3、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760 消费品安全 风险评估导则GB/T 39063 消费品召回 电子电器风险评估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的产品。来源:GB/T 344002017,2.23.2缺陷defect因设计、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来源:GB/T 344002017,2.4,有修改3.3缺陷调查defect investigation在收集、筛选缺陷线索的基础上,调查、核实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并进行综
4、合分析和研判,从而确定消费品是否存在缺陷的活动。3.4技术会商technical consultation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对经过初步筛查的缺陷线索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是否对相关消费品开展缺陷调查建议的活动。3.5生产者producer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生产消费品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合格证明的企业;对于进口消费品,其境外1DB32/T 46122023生产者指定的在中国境内实施召回的机构,视为本文件所称生产者。境外生产者未指定的,进口商视为本文件所称生产者。4总体要求4.1消费品缺陷调查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调查活动的专业性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4.2消费品缺陷调查应融合电话或现场
5、回访、现场调查、专家研判等多种方式。4.3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对象及内容做好相应的调查记录。4.4消费品召回管理部门及受委托的技术机构不得将消费品缺陷调查过程中获取的资料用于其他用途。4.5消费品缺陷调查应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4.6调查人员应与生产者保持信息沟通。若生产者在缺陷调查过程中,确认缺陷并同意实施召回,可视情况终止缺陷调查。5调查准备5.1线索收集可从以下方面收集缺陷线索:消费者、生产者报告的或者投诉举报的有关产品安全的信息;从事消费品销售、租赁、修理等活动的其他经营者报告的有关产品安全的信息;社会舆情反映的产品安全信息;行政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风险监测、比较试验、市场购检等信
6、息;进出口商品监管信息;境外产品召回信息;其他渠道的产品安全信息,如医院的伤者诊疗信息、法院诉讼案件信息、交通事故信息、消防事故信息等。5.2初步筛选5.2.1应对监测到的缺陷线索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从中筛选出可能涉及消费品安全问题的信息。5.2.2宜对以下信息进行回访核实,重点核实线索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伤害与产品本身的关联性:消费者使用消费品已经发生伤害的信息;消费者使用消费品可能会发生伤害的信息;同一型号(或同一类)消费品被消费者反复投诉或被社会舆情广泛关注的信息;其他能够反映消费品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5.3技术会商5.3.1在完成缺陷线索初步分析筛选后,针对存在疑问且初步判断可能会造成人身伤
7、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消费品宜开展技术会商。5.3.2组织技术会商时,至少应有 3 名相关行业的专家参加。5.3.3应根据技术会商时的分析、讨论结果,给出以下相应的建议:开展消费品缺陷调查;继续信息跟踪;2DB32/T 46122023其他有助于缺陷线索处置的合理化建议。5.4人员安排每次应安排至少 2 名人员进行调查,其中 1 名应具有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经验。5.5材料及设备准备调查前应准备缺陷调查通知、已采集到的相关资料、缺陷调查记录表,以及音视频采集、数据存储等相关设备。缺陷调查记录表式样见附录 A。6调查实施6.1调查方式缺陷调查可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对消费者进行电话或现场回访;对
8、生产者,以及销售者、租赁者、修理者、零部件供应商等其他经营者进行现场调查;其他能够为缺陷判定提供科学依据的方式。6.2消费者调查6.2.1对于可获取消费者联系方式的缺陷线索,尤其是涉及消费者伤害的信息,宜开展消费者调查。6.2.2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前应预先沟通,告知消费者调查人员的身份、调查的目的以及调查结果的用途等。6.2.3调查时应对消费者的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以及所反映的受伤害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核实,并记录。6.2.4调查时应收集以下消费品信息:消费品的名称、商标、型号规格、使用说明书、实物或实物照片等;生产者名称、注册地址、法人及其联系方式;购买信息(销售门店或网店的名称
9、、联系方式、购买凭证、外观包装等)等;其他有助于识别消费品的相关信息。6.2.5对于涉及消费者伤害的调查,宜参照附录 A 中有关伤害调查的内容,设定需要了解、掌握的关键问题。6.2.6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后,宜对调查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6.2.7宜要求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佐证材料,如:所涉及的消费品的实物或照片、消费者受伤部位的照片、医院诊断的相关材料等。6.3生产者调查6.3.1对生产者及其他经营者的调查宜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可要求生产者及其他经营者提供相关的佐证材料。6.3.2对生产者调查应查看设计、制造、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下列相关资料。生产者设计该消费品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评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612-2023 消费品缺陷调查工作规范 4612 2023 消费品 缺陷 调查 工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