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 T 61-2023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pdf
《DB3415 T 61-2023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15 T 61-2023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20.30 CCS Z 04 3415 六安市地方标准 DB 3415/T 612023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 2023-11-07 发布2023-11-07 实施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415/T 61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皖西盐肤木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盐肤木研究所、六安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皖西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存武、孙传柏、戴军、刘丽、
2、张作仿、楚震。DB 3415/T 612023 1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定了生态碳汇功能估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了生态系统固碳量核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碳汇核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态碳汇 biosequestration 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的能力。3.2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生态系统碳的储存数量。3.3 含碳率 carbon content rate 植物体中的有机碳占植物体有机物(干物质)总质量的百分比。4 生态系统年固碳量核算 总量 4.1 生态系
3、统年固碳量,按公式(1)计算:=+(1)式中:C 为陆地生态系统年固碳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FCS 为森林(及灌丛)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WCS 为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CSCS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GSCS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森林生态系统 4.2 4.2.1 总量 按公式(2)计算:=+(2)DB 3415/T 612023 2 式中:FCS 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CF 为森林(含竹林)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CB 为灌木林(含经济林)固碳量,
4、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CL 为林地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4.2.2 森林(含竹林)固碳量 按公式(3)计算:=()=1+()=1 (3)式中:Vin为第i类地区第n类森林年采伐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为蓄积量扩大系数,取默认值为1.9;为蓄积量折算为生物量的换算系数,取默认值为0.5;为将生物量干重转换固碳量系数,取默认值为0.5;为林下植物(含灌丛)固碳量转换系数,大别山地区的林地取值0.295。4.2.3 灌木林(含经济林)固碳量 按公式(4)计算:=(4)式中:SB为灌木林(含经济林)面积,单位为(hm2);BB为灌木林(含经济林)平均生物量
5、,单位为吨(t);为将生物量干重转换固碳量系数,取默认值为0.5。4.2.4 林地固碳量 按公式(5)计算:=()=1 (5)式中:为林地固碳量换算系数,取默认值为1.244;Vin为第i类地区第n类森林年采伐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为蓄积量扩大系数,取默认值为1.9;为蓄积量折算为生物量的换算系数,取默认值为0.5;为将生物量干重转换固碳量系数,取默认值为0.5。4.2.5 固碳量转换系数确认 和的转换系数确定和竹林、灌木林、经济林的生物量计算方法取值见附录A。湿地生态系统 4.3 4.3.1 总量 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按公式(6)计算:=1+2 (6)DB 3415/T 61
6、2023 3 式中:M1为湿地植被年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M2为湿地土壤年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4.3.2 湿地植被 4.3.2.1 净初级生产力法 湿地植被年固碳量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法按公式(7)计算:11=1 (7)式中:NPPi为第 i 类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Ai 为第 i 类湿地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m2)为生物量的碳转换系数,无量纲,取默认值为0.45。4.3.2.2 干物质法 湿地植被年固碳量采用干物质法按公式(8)计算:12=1.63(12/44)(8)式中:Wc为湿地生态系统水生植被最终干物质量,单位为吨每公顷年(t/hm2a
7、),按公式(9)计算。=(13.51 )1.524 (9)式中:chla为水体中单位体积重叶绿素的含量,单位为每升微克(g/L);V 为湿地水体体积,单位为升(L)。4.3.3 湿地土壤 湿地土壤(沉积物)年固碳量按公式(10)计算:2=%(10)式中:DBD 为沉积物的干样密度,按公式(11)计算,单位为每立方米千克(kg/m3)TOC%为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含量,单位为百分率(%);H 为时间序列上的沉积厚度(以一年为基准);A 为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公顷(hm2)。=/(1+)(11)式中:为土的密度,单位为每立方米千克(kg/m3);W 为含水率,单位为百分率(%)。农田固碳量 4.
8、4 4.4.1 净碳汇法 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核算用净碳汇法按公式(12)计算:=(12)DB 3415/T 612023 4 式中:Nt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单位为吨(t);Ct为碳吸收量,单位为吨(t);Tt为碳排放量,单位为吨(t)。4.4.2 碳吸收 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按公式(13)计算:=1=/=1 (13)式中:Ct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单位为吨(t);Ci为某种农作物碳吸收量,单位为吨(t);Cf为作物的碳吸收率,单位为百分率(%);Yi为第 类农作物经济产量,单位为吨(t);Wi为作物干重比,无量纲;Hi为第类农作物经济系数,无量纲。碳吸收率、农作物经济系数、干重比取值见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15 61-2023 生态碳汇核算规范 61 2023 生态 核算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