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将 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说明该物质抑制(分数:2.00)A.单胺氧化酶B.双胺氧化酶C.混合功能氧化酶D.醛脱氢酶E.黄嘌呤氧化酶2.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当二者联合作用于机体时,作用类型为(分数:2.00)A.独立作用(反应相加)B.相加作用(剂量相加)C.拮抗作用D.协同作用E.增强作用3.为求出某气态化合物的 LD 50 ,选择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容积为 100
2、L,每只小鼠每小时最低需气量为 345L,按接触 2小时计算,每个染毒柜最多可放置的小鼠数为(分数:2.00)A.14B.18C.22D.26E.304.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分数:2.00)A.体细胞基因突变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D.生殖细胞基因突变E.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5.某化学物可引起实验动物癌症,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得到阳性结果,但仅当加入 S9混合物时才在 Ames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为(分数:2.00)A.促长剂B.终致癌物C.间接致癌物D.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辅
3、致癌物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微核试验 B、显性致死试验 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E、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分数:6.00)(1).检测化学毒物的基因突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2).检测化学毒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3).检测化学毒物的原发性 DNA损伤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大鼠、小鼠 B、小鼠 C、豚鼠 D、家兔 E、大鼠和犬以下卫生毒理学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分数:10.00)(1).急性毒性试验首选(
4、分数:2.00)A.B.C.D.E.(2).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3).皮肤过敏试验用(分数:2.00)A.B.C.D.E.(4).眼刺激试验用(分数:2.00)A.B.C.D.E.(5).慢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四、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分数:4.00)(1).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骨髓细胞微核试验B.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C.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细胞转化试验
5、(2).要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原癌基因激活试验B.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C.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E.肿瘤流行病学调查五、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分数:6.00)(1).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营养因素B.年龄差异C.环境因素D.物理因素E.物种差异(2).若该化合物在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结果,则该化合物可能为(分数:2.00)A.遗传毒性致癌物B.促癌物C.细胞毒
6、物D.暂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E.免疫抑制剂(3).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分数:2.00)A.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B.其他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C.恶性转化试验D.构效关系分析E.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 LD 50 为 160mgkg 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 LD 50(n) 为500mgkg 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分数:6.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 K值为(分数:2.00)A.1B.-1C.-3D.-5E.-7(2).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分数:2.00)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
7、等蓄积E.无蓄积(3).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分数:2.00)A.125mgkg 体重B.25mgkg 体重C.50mgkg 体重D.100mgkg 体重E.200mgkg 体重六、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6.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分数:2.00)A.食物利用率B.脏器系数C.血生化学检查D.红细胞中的微核E.病理学检查7.危险度评定的四个阶段不包括(分数:2.00)A.暴露评定B.结构活性评定C.危害表征D.危险度表征E.危害识别8.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分数:2.00)A.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B.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C.剂量-反
8、应研究D.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E.确定损害的可逆性9.属于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被控制或消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分数:2.00)A.苯并(a)芘B.多氯联苯C.林丹D.六六六E.硫丹10.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受到(分数:2.00)A.工业废弃物的污染B.汽车尾气的污染C.生物病原体的污染D.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病原体的联合作用E.地质结构组成异常的影响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分数:2.00)A.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B.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对人无害C.水的感官性状良好D.水取用方便E.经济技术上可行12.我国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87)中规定的有害
9、物质标准方法所包括的项目为(分数:2.00)A.铅、汞、砷、镉B.铅、汞、砷、酚C.铅、汞、砷、甲醇D.铅、汞、砷、铬E.铅、汞、砷、对苯二胺1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颗粒物B.紫外线C.SO 2D.O 3E.PHA1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间接危害的是(分数:2.00)A.温室效应B.臭氧层的破坏C.酸雨D.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E.致癌、致畸作用15.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下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特点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具有隐蔽性B.累积性C.可逆转性D.地域性E.治理周期长16.关于腐殖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10、(分数:2.00)A.化学性质稳定B.病原菌消灭C.有臭味D.含氮量高E.有机物17.印度博帕尔事件是一起(分数:2.00)A.饮用水污染事件B.地面水污染事件C.土壤污染事件D.大气污染事件E.放射性污染事件18.城市热岛引起(分数:2.00)A.郊区大气污染向城市扩散B.城区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C.白天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D.夜间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E.温室效应19.不属于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 7类 28种公共场所的是(分数:2.00)A.美容店B.游艺厅C.美术馆D.书店E.棋牌室20.采用评分加权征询法设计的指数是(分数:2.00)A.APl指数B.I 1 指数C.等标污染负荷D
11、.Brown水质指数E.大气综合质量指数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将 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说明该物质抑制(分数:2.00)A.单胺氧化酶B.双胺氧化酶C.混合功能氧化酶 D.醛脱氢酶E.黄嘌呤氧化酶解析: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生物转化及影响因素。在解答本题时,如对化合物 SKF-525A有了解,即可选择答案 C。即使对此化合物的性质不了解,分析题干,可知化合物为抑制催化苯转变为苯酚的生物转化酶。此反应是芳香烃烷化反应,是由混合功能氧化酶
12、催化的。因此 SKF-525A抑制混合功能氧化酶。备选答案 C是正确的。2.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当二者联合作用于机体时,作用类型为(分数:2.00)A.独立作用(反应相加) B.相加作用(剂量相加)C.拮抗作用D.协同作用E.增强作用解析:解析:本题为概念题,考核联合毒作用类型。联合毒作用可分 4类,即相加、协同(包括增强)、拮抗(包括抑制)、独立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不同,联合毒作用称为独立作用。本题酒精和氯乙烯都引起脂质过氧化,但酒精毒作用的靶器官为微粒体、氯乙烯毒作用的靶器官为线粒体,因此,联合毒作用应为独立作用
13、,即反应相加(答案 A)。3.为求出某气态化合物的 LD 50 ,选择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容积为 100L,每只小鼠每小时最低需气量为 345L,按接触 2小时计算,每个染毒柜最多可放置的小鼠数为(分数:2.00)A.14 B.18C.22D.26E.30解析:解析:本题为知识题,考核实验动物的染毒方法。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中动物数取决于染毒柜体积,动物每小时最低需气量和染毒时间。染毒柜中可放置的动物数(n)4.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分数:2.00)A.体细胞基因突变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C
14、.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D.生殖细胞基因突变E.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解析: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致突变试验的原理和特点。在复习致突变试验时应掌握试验所用的指示生物、染毒处理方式、靶细胞类型和遗传学终点。本题考核显性致死试验的靶细胞类点。题干已说明显性致死试验观察胚胎的早期死亡,其靶细胞为生殖细胞。此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E。5.某化学物可引起实验动物癌症,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得到阳性结果,但仅当加入 S9混合物时才在 Ames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为(分数:2.00)A.促长剂B.终致癌物C.间接致癌物 D.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辅致癌物解析:解析:此题考
15、核致癌作用机制和遗传毒性试验的结果解释。此化学物可引起动物癌症,因此:是动物致癌物,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 Ames试验(+S9)得到阳性结果,因此是遗传毒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是体内试验,不能确定此化学物是否需要代谢活化。而 Ames试验+S9)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本身无遗传毒性,必须经代谢活化才有遗传毒性。因此标准答案为 C,即此化学物为间接致癌物。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微核试验 B、显性致死试验 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E、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分数:6.00)(1).检测化学毒物的基因突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 D.E
16、.解析:(2).检测化学毒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检测化学毒物的原发性 DNA损伤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遗传毒理学原理和遗传学终点的理解。遗传学终点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组畸变(非整倍体)及 DNA原发损伤。题干所列各试验的终点,微核试验为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显性致死试验为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为基因突变;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程序外 I)NA合成试验为原发性 DNA损伤。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大鼠、小鼠 B、
17、小鼠 C、豚鼠 D、家兔 E、大鼠和犬以下卫生毒理学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分数:10.00)(1).急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 B.C.D.E.解析:(2).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首选(分数:2.00)A.B. C.D.E.解析:(3).皮肤过敏试验用(分数:2.00)A.B.C. D.E.解析:(4).眼刺激试验用(分数:2.00)A.B.C.D. E.解析:(5).慢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实验动物的选择。对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对受试物在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人最接近的物种;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公共卫生 执业 医师 专业 综合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