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5003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将 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说明该物质抑制(分数:2.00)A.单胺氧化酶B.双胺氧化酶C.混合功能氧化酶D.醛脱氢酶E.黄嘌呤氧化酶2.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当二者联合作用于机体时,作用类型为(分数:2.00)A.独立作用(反应相加)B.相加作用(剂量相加)C.拮抗作用D.协同作用E.增强作用3.为求出某气态化合物的 LD 50 ,选择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容积为 100

    2、L,每只小鼠每小时最低需气量为 345L,按接触 2小时计算,每个染毒柜最多可放置的小鼠数为(分数:2.00)A.14B.18C.22D.26E.304.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分数:2.00)A.体细胞基因突变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D.生殖细胞基因突变E.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5.某化学物可引起实验动物癌症,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得到阳性结果,但仅当加入 S9混合物时才在 Ames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为(分数:2.00)A.促长剂B.终致癌物C.间接致癌物D.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辅

    3、致癌物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微核试验 B、显性致死试验 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E、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分数:6.00)(1).检测化学毒物的基因突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2).检测化学毒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3).检测化学毒物的原发性 DNA损伤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大鼠、小鼠 B、小鼠 C、豚鼠 D、家兔 E、大鼠和犬以下卫生毒理学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分数:10.00)(1).急性毒性试验首选(

    4、分数:2.00)A.B.C.D.E.(2).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3).皮肤过敏试验用(分数:2.00)A.B.C.D.E.(4).眼刺激试验用(分数:2.00)A.B.C.D.E.(5).慢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四、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分数:4.00)(1).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骨髓细胞微核试验B.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C.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细胞转化试验

    5、(2).要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原癌基因激活试验B.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C.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E.肿瘤流行病学调查五、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分数:6.00)(1).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营养因素B.年龄差异C.环境因素D.物理因素E.物种差异(2).若该化合物在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结果,则该化合物可能为(分数:2.00)A.遗传毒性致癌物B.促癌物C.细胞毒

    6、物D.暂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E.免疫抑制剂(3).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分数:2.00)A.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B.其他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C.恶性转化试验D.构效关系分析E.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 LD 50 为 160mgkg 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 LD 50(n) 为500mgkg 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分数:6.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 K值为(分数:2.00)A.1B.-1C.-3D.-5E.-7(2).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分数:2.00)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

    7、等蓄积E.无蓄积(3).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分数:2.00)A.125mgkg 体重B.25mgkg 体重C.50mgkg 体重D.100mgkg 体重E.200mgkg 体重六、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6.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分数:2.00)A.食物利用率B.脏器系数C.血生化学检查D.红细胞中的微核E.病理学检查7.危险度评定的四个阶段不包括(分数:2.00)A.暴露评定B.结构活性评定C.危害表征D.危险度表征E.危害识别8.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分数:2.00)A.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B.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C.剂量-反

    8、应研究D.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E.确定损害的可逆性9.属于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被控制或消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分数:2.00)A.苯并(a)芘B.多氯联苯C.林丹D.六六六E.硫丹10.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受到(分数:2.00)A.工业废弃物的污染B.汽车尾气的污染C.生物病原体的污染D.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病原体的联合作用E.地质结构组成异常的影响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分数:2.00)A.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B.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对人无害C.水的感官性状良好D.水取用方便E.经济技术上可行12.我国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87)中规定的有害

    9、物质标准方法所包括的项目为(分数:2.00)A.铅、汞、砷、镉B.铅、汞、砷、酚C.铅、汞、砷、甲醇D.铅、汞、砷、铬E.铅、汞、砷、对苯二胺1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颗粒物B.紫外线C.SO 2D.O 3E.PHA1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间接危害的是(分数:2.00)A.温室效应B.臭氧层的破坏C.酸雨D.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E.致癌、致畸作用15.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下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特点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具有隐蔽性B.累积性C.可逆转性D.地域性E.治理周期长16.关于腐殖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10、(分数:2.00)A.化学性质稳定B.病原菌消灭C.有臭味D.含氮量高E.有机物17.印度博帕尔事件是一起(分数:2.00)A.饮用水污染事件B.地面水污染事件C.土壤污染事件D.大气污染事件E.放射性污染事件18.城市热岛引起(分数:2.00)A.郊区大气污染向城市扩散B.城区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C.白天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D.夜间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E.温室效应19.不属于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 7类 28种公共场所的是(分数:2.00)A.美容店B.游艺厅C.美术馆D.书店E.棋牌室20.采用评分加权征询法设计的指数是(分数:2.00)A.APl指数B.I 1 指数C.等标污染负荷D

    11、.Brown水质指数E.大气综合质量指数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将 SKF-525A给予实验动物后,发现苯转变为苯酚速率明显减慢,说明该物质抑制(分数:2.00)A.单胺氧化酶B.双胺氧化酶C.混合功能氧化酶 D.醛脱氢酶E.黄嘌呤氧化酶解析: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生物转化及影响因素。在解答本题时,如对化合物 SKF-525A有了解,即可选择答案 C。即使对此化合物的性质不了解,分析题干,可知化合物为抑制催化苯转变为苯酚的生物转化酶。此反应是芳香烃烷化反应,是由混合功能氧化酶

    12、催化的。因此 SKF-525A抑制混合功能氧化酶。备选答案 C是正确的。2.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当二者联合作用于机体时,作用类型为(分数:2.00)A.独立作用(反应相加) B.相加作用(剂量相加)C.拮抗作用D.协同作用E.增强作用解析:解析:本题为概念题,考核联合毒作用类型。联合毒作用可分 4类,即相加、协同(包括增强)、拮抗(包括抑制)、独立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不同,联合毒作用称为独立作用。本题酒精和氯乙烯都引起脂质过氧化,但酒精毒作用的靶器官为微粒体、氯乙烯毒作用的靶器官为线粒体,因此,联合毒作用应为独立作用

    13、,即反应相加(答案 A)。3.为求出某气态化合物的 LD 50 ,选择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容积为 100L,每只小鼠每小时最低需气量为 345L,按接触 2小时计算,每个染毒柜最多可放置的小鼠数为(分数:2.00)A.14 B.18C.22D.26E.30解析:解析:本题为知识题,考核实验动物的染毒方法。静式吸入方式染毒,染毒柜中动物数取决于染毒柜体积,动物每小时最低需气量和染毒时间。染毒柜中可放置的动物数(n)4.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分数:2.00)A.体细胞基因突变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C

    14、.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D.生殖细胞基因突变E.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解析: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致突变试验的原理和特点。在复习致突变试验时应掌握试验所用的指示生物、染毒处理方式、靶细胞类型和遗传学终点。本题考核显性致死试验的靶细胞类点。题干已说明显性致死试验观察胚胎的早期死亡,其靶细胞为生殖细胞。此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E。5.某化学物可引起实验动物癌症,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得到阳性结果,但仅当加入 S9混合物时才在 Ames试验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为(分数:2.00)A.促长剂B.终致癌物C.间接致癌物 D.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辅致癌物解析:解析:此题考

    15、核致癌作用机制和遗传毒性试验的结果解释。此化学物可引起动物癌症,因此:是动物致癌物,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 Ames试验(+S9)得到阳性结果,因此是遗传毒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是体内试验,不能确定此化学物是否需要代谢活化。而 Ames试验+S9)得到阳性结果,说明此化学物本身无遗传毒性,必须经代谢活化才有遗传毒性。因此标准答案为 C,即此化学物为间接致癌物。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微核试验 B、显性致死试验 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E、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分数:6.00)(1).检测化学毒物的基因突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C. D.E

    16、.解析:(2).检测化学毒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选用(分数:2.00)A.B. C.D.E.解析:(3).检测化学毒物的原发性 DNA损伤作用选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遗传毒理学原理和遗传学终点的理解。遗传学终点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组畸变(非整倍体)及 DNA原发损伤。题干所列各试验的终点,微核试验为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显性致死试验为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为基因突变;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程序外 I)NA合成试验为原发性 DNA损伤。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大鼠、小鼠 B、

    17、小鼠 C、豚鼠 D、家兔 E、大鼠和犬以下卫生毒理学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分数:10.00)(1).急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 B.C.D.E.解析:(2).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首选(分数:2.00)A.B. C.D.E.解析:(3).皮肤过敏试验用(分数:2.00)A.B.C. D.E.解析:(4).眼刺激试验用(分数:2.00)A.B.C.D. E.解析:(5).慢性毒性试验首选(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实验动物的选择。对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对受试物在代谢、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特征与人最接近的物种;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

    18、;易于饲养和试验操作的物种;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存在固有的限制,可利用的物种不多,实际上没有一种实验动物完全符合上述物种选择的原则,目前系统毒性研究最常用的啮齿类是大鼠和小鼠,非啮齿类是犬。豚鼠常用于皮肤致敏试验和刺激试验,家兔常用于皮肤刺激试验和眼刺激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多用小鼠,致癌试验常用大鼠和小鼠,致畸试验常用大鼠、小鼠和家兔。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常用母鸡。一般假设,如以与人相同的接触方式、大致相同的剂量水平,在两个物种有毒性反应,则人有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发生毒性反应。四、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

    19、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分数:4.00)(1).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骨髓细胞微核试验B.程序外 DNA合成试验C.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E.细胞转化试验解析:解析:为简单应用题,考核确定动物致癌物的证据。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是确定动物致癌物的标准试验。短期致癌试验有 4种(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大鼠肝转变灶诱发试验)、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雌性 SD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短期致癌试验结果阳性,受试物可判为动物致癌物,但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受试物的致癌性。致突变试验和细胞转化试验,只作为筛检和预测致癌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2).要确定化

    20、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原癌基因激活试验B.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C.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E.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解析:解析:为简单应用题,考核确定人类致癌物的证据。确定人类致癌物证据要有重复的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结果。本题正确答案是 E。备选答案 A、B 只是说明致癌的机制或作为生物学标志,C 和 D是遗传毒理学试验,只作为筛检致癌性,故都不正确。此外,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结果只能证明是动物致癌物,不能作为人类致癌物的证据。五、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

    21、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分数:6.00)(1).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营养因素B.年龄差异C.环境因素D.物理因素E.物种差异 解析:(2).若该化合物在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结果,则该化合物可能为(分数:2.00)A.遗传毒性致癌物 B.促癌物C.细胞毒物D.暂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E.免疫抑制剂解析:解析:为基本知识题,考核致癌物分类和致突变试验筛检致癌物。致突变试验阳性提示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阴性提示非遗传毒性非致癌物。但是,致突变试验不能筛检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遗传毒性非致癌物。从题干知该化合物可能为人类致癌物,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和微核

    22、试验)结果呈阳性,故正确答案应为 A。本题中备选答案 B、C、E 均属非遗传毒性致癌物。(3).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致癌性,最好的方案是(分数:2.00)A.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B.其他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 C.恶性转化试验D.构效关系分析E.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解析:解析:为简单应用题,考核动物致癌物的确定。 确定动物致癌物,证据的重要性依次为:哺乳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哺乳动物的短期致癌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恶性转化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构效关系分析。根据题意,为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的哺乳动物致癌性,应选择其他哺乳动物(如小鼠)长期致癌试验(备选答案 B)。本题中备选答案 A、C、D

    23、、E 都只能用于预测和筛检致癌物,不能作为确定动物致癌物的证据。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 LD 50 为 160mgkg 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 LD 50(n) 为500mgkg 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分数:6.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 K值为(分数:2.00)A.1B.-1C.-3 D.-5E.-7解析:(2).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分数:2.00)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等蓄积 E.无蓄积解析:解析:基本知识题,考核蓄积作用的分级。蓄积作用可根据蓄积系数(K)值分为 4级,即高度蓄积(K1),明显蓄积(K 为 1),中等蓄积(

    24、K 为 3),轻度蓄积(K 为 5)。根据上题,受试物在定期递增剂量法 K=31,应判为中等蓄积。正确答案为 D。(3).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分数:2.00)A.125mgkg 体重 B.25mgkg 体重C.50mgkg 体重D.100mgkg 体重E.200mgkg 体重解析:解析:为简单应用题,考核毒性参数的概念。阈剂量是指引起机体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低于阈剂量机体不出现损害作用。毒理学试验只能得到可观察的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和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一般以 NOAEL作为阈剂量的近似值。本题中 NOAEL肝功为 25mgkg,肾功为50mg

    25、kg,病理(肝)为 125mgkg。因此该受试物慢性毒性的阈剂量为 125mgkg 体重。正确答案为A。六、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6.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分数:2.00)A.食物利用率B.脏器系数C.血生化学检查D.红细胞中的微核 E.病理学检查解析:解析: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相当多,可分为一般观察指标,实验室检测项目,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选项 A属一般观察指标,选项 B属大体解剖指标,选项 C属实验室检测项目,选项 E属组织病理学检查。选项 D(红细胞中的微核)为遗传毒性指标,不属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故标准答案为 D。7.危险度评定的四个阶段

    26、不包括(分数:2.00)A.暴露评定B.结构活性评定 C.危害表征D.危险度表征E.危害识别解析:解析:此题考核对危险度评定主要的阶段(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而且将4个阶段次序颠倒,加入了迷惑选项“结构活性评定”,结构活性评定属于危害识别的方法之一。故标准答案为 B。8.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分数:2.00)A.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B.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C.剂量-反应研究D.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E.确定损害的可逆性解析: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题,只要阅读和理解了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有关叙述,就可清楚基本目的不包括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进行一项毒性

    27、评价试验如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上述A,C,D,E 四项内容。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必须另外设计新的试验,不是常规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9.属于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被控制或消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分数:2.00)A.苯并(a)芘B.多氯联苯 C.林丹D.六六六E.硫丹解析:解析:上述 5种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均有长期残留性,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人和动物具有毒性,但我国参与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 12种优先控制和消除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只有多氯联苯在被控或消除之列,这是因为多氯联苯对环境的污染广泛,在环境中的高残留性、高富集性,远距离迁移性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毒性而备受关注。10.引起生

    28、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受到(分数:2.00)A.工业废弃物的污染B.汽车尾气的污染C.生物病原体的污染D.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病原体的联合作用E.地质结构组成异常的影响 解析: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人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某些特异性疾病,是由天然的地质结构组成异常造成,与环境次生污染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E。1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分数:2.00)A.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B.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对人无害C.水的感官性状良好D.水取用方便 E.经济

    29、技术上可行解析: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的原则基本上与地表水水质标准相同,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经济技术上的可行。以上原则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不涉及水是否取用方便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D。12.我国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87)中规定的有害物质标准方法所包括的项目为(分数:2.00)A.铅、汞、砷、镉B.铅、汞、砷、酚C.铅、汞、砷、甲醇 D.铅、汞、砷、铬E.铅、汞、砷、对苯二胺解析:解析: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铅、汞、砷、甲醇 4种有毒物质的限量,因此,在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

    30、B79171987)中也就相应的规定了这 4种毒物的标准检验方法。必须采用这标准的检验方法测定的结果,方可用于卫生监督。13.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颗粒物B.紫外线C.SO 2D.O 3 E.PHA解析:解析: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多种强刺激性气体。其中尤以 O 3 的含量最高,约占 85以上,故 D是正确答案。颗粒物、SO 2 和 PHA不是光化学烟雾的成分。紫外线是产生光化学作用的光源,而不是成分。14.下列选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间接危害的是(分数:2.00)A.温室效应B.臭氧层的破坏C.酸雨D.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E.致癌、致畸作用 解析:解析:大气污

    31、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包括:直接危害、间接性危害。其中选项 A、B、C、D 均属于间接危害,选项 E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中慢性危害的一种。15.土壤环境的污染与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下述土壤环境污染的特点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具有隐蔽性B.累积性C.可逆转性 D.地域性E.治理周期长解析:解析:土壤环境的多介质、多界面、多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性的特点,决定了土壤环境污染具有自身的特点: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们发现;由于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固定,因而土壤环境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和稀释,长久地保存在土壤中,表现为土壤污染的地域性和累积性;重金属和持

    32、久性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且可能产生毒性较大的中间产物,因此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选择 C是正确的;由于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要对其治理,需要很高的成本和技术,其治理周期也较长。16.关于腐殖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分数:2.00)A.化学性质稳定B.病原菌消灭C.有臭味 D.含氮量高E.有机物解析:解析:此题考核对腐殖质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土壤受有机物污染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又重新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机物,即腐殖质。在形成过程中,病原体被消灭,臭味也消失,达到无害化程度,而且是一种肥料。因此,正确答案是 C,而 A、B、D、E 均为腐殖质的特点。17.印度博帕尔事件

    33、是一起(分数:2.00)A.饮用水污染事件B.地面水污染事件C.土壤污染事件D.大气污染事件 E.放射性污染事件解析:解析:印度博帕尔事件发生在 1984年 12月 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药厂储料灌泄漏了大量甲基异氰酸盐毒气,污染了大气,是一件大气污染事件。这是全世界最大一起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18.城市热岛引起(分数:2.00)A.郊区大气污染向城市扩散 B.城区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C.白天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D.夜间城市大气污染向郊区扩散E.温室效应解析:解析:城市由于居住集中、工业生产集中、需消耗大量能源、产热量大,促使城市空气温度增高,犹如热岛。热空气要上升、扩散,造

    34、成四周郊区的冷空气流向城市。此时,如果郊区的空气已被污染,则该污染空气就会流入城市。19.不属于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 7类 28种公共场所的是(分数:2.00)A.美容店B.游艺厅C.美术馆D.书店E.棋牌室 解析:解析: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7类 28种。本题中除了棋牌室外,其他选项都属于这 7类 28种。因此 E是正确答案。20.采用评分加权征询法设计的指数是(分数:2.00)A.APl指数B.I 1 指数C.等标污染负荷D.Brown水质指数 E.大气综合质量指数解析:解析:评分加权征询法是一种环境质量指数的设计原理。在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 Brown水质指数是根据评分加权征询法原理设计的指数。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