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班 (分数:5.00)_2.研究法 (分数:5.00)_3.勤工俭学运动 (分数:5.00)_4.锻炼 (分数:5.00)_5.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6.国防教育法 (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10.00)_8.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分数:10.00)_9.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分数:10.00)_10.简述动作技
2、能的形成阶段。 (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为什么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数:20.00)_12.论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分数:20.00)_13.论述从做中学。 (分数:20.00)_14.论述需要层次理论。 (分数:20.00)_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西北师范大学 2010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班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班是教育体系的最基本单位,也称班集体,一个班的学生不是一群孩子的偶然汇合,而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
3、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2.研究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研究法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方法,分为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其中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最为常用。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研究,以解决实
4、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3.勤工俭学运动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勤工俭学运动,又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初是一场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主要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逐渐转变为寻求革命救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结束于 1925 年前后。在此过程中,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比较正确地认识到劳动的伟大意义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并进行了一场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规模的实践尝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现代多方面
5、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4.锻炼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锻炼是一种德育方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活动与交往的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品德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适当指导、坚持严格要求以及注意检查和坚持。5.监生历事制度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 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
6、;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 1438 年,此制遂废。6.国防教育法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国防教育法是二战以后,美国为提高教育质量、进行教育改革,于 1958 年颁布的教育法案。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规,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
7、,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因而教育对促
8、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8.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是影响人
9、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人是“生物”的人,他必然要生活在适当的自然环境里;人也是“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的发展,是在人类世界中实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组织文明(包括家庭、社团、社区等)、精神文明(包括文化、科学、艺术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时时刻刻都在作用于人、影响于人,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自发的、潜移默化的。 (2)环境的给定性激发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
10、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韵。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婴儿没有选择环境的权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也会逐步增强。环境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这正是主体选择性的结果。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而且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它提供给每一个人发展的条件、资源、刺激和机遇是各不相同的,人对环境影响作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互有差异的,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
11、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好的发展服务。9.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898 年 6 月 11 日宣布变法至 9 月 21 日的“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推行新政,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有关教育的改革有以下几点: (1)设立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早在百日维新前就多有议论。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按光绪帝的指令,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12、,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该大学的宗旨为“欲培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专门学每人各选一门。 (2)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在百日维新中,光绪帝下诏,凡是国家的会试、省级的乡试及府县的童生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此外规定,以后一切考试,取士要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士子为学,不可复蹈空言,更不以楷法好坏为标准。”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 (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提倡西学,筹办各级各类学校在百日维新中十分突出。光绪帝令各地书院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民间祠庙由
13、地方官晓谕,改为学堂。这样各地旧有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与西学的学堂,省会的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的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虽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10.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它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
14、写、体操、骑自行车等技能。针对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 这一阶段要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定向映像包括两方面: 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 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2)操作模仿 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有效的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3)操作整合 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
15、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操作整合就是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将各动作成分整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质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质的概括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熟练为基础的。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0)11.为什么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人,成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
16、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教育从自然人逐步生长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无论哪一种教育,都会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作用体现在人成长的方方面面,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引导人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处于主导的地位,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社会,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控制和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 硕士 入学考试 综合 西北 师范大学 20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