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检测(四十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检测(四十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九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检测(四十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检测(四十四)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东西方的先哲A 卷 基础过关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2018镇海选考测评)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解析:选 C 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 项只属于中央机构,与地方无关;B 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 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 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符合题意。2(2018宁波十校 9 月联考)史记对秦始皇的身世有不同的记载。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孕),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说明( )A 史记的记载客观无误,较为可信B只有通过现代 DNA 技术才能确认秦始皇身世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D大胆的怀疑更需要小心的求证解析:选 D 史记对秦始皇的身世有不同的记载,说明太史公对秦始皇的身世是有怀疑的,所以为了慎重,太史公对秦始皇的身世做出了两种不同的记载,故 D 项正确。3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 “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 岁断死刑才二十
3、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记载( )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BC D解析:选 C 材料记载虽有过分美化之嫌,但也基本反映了唐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情况,的说法有悖史实,故 C 项正确。4(2018嘉兴选考测评)为实现“君明臣廉”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 )2设置谏官 完善内阁制以御史治吏 慎用刑法A BC D解析:选 C 设置谏官是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故正确;内阁制出现于明朝,故错误;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以制度约束官吏
4、,故正确;慎用刑法面对的是所有人,并非针对“君明臣廉” ,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5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 ,理解正确的是( )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 BC D解析:选 C 本题可用排 除法。表述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均排除,故选 C 项。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延
5、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 BC D解析:选 B 解答本题要阅读题干,依据康熙帝的作为进行思考。结合祭孔、听学、授官可知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提升满族文化”的内容,故 B 项符合题意。7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们今天对他予以肯定性的评价,主要立足点是(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贡献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解析:选 C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也就是从对国家、民族的最主要贡献这一角度,可知 C 项正确。8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 ,唐代的“贞观之治” ,以及清
6、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 )3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 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 BC D解析:选 B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所有盛世的表现;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是出现盛世的原因之一。因此,是三个盛世的共同特点,而唐太宗时对外来文化是 兼容并包的,故不是共同特点。9(2018富阳选考测评)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 ,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抓住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 。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 )A仁者爱人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解析:选 C 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孔
7、子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其中“克己复礼”的思想要求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实质是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的斗争,具有保守性。10(2018临安选考测评)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C “当仁不让于师”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析:选 C A 项体现的是“有教无类” 。B 项体现的是“因材施教” 。D 项体现的是学习上的诚实。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辩论,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体现的是“当仁不让于师”的主张,故
8、 C 项正确。11(2018嘉兴选考测评)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 ”这句话的本意是( )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B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解析:选 B A 项仅是表面含义,不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B 项正确。C、D 两项都没在题目中体现出来。12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4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伸张个性,追求自由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遵从 理性,反对权威A BC D解析:选 A 孔子与苏格
9、拉底都重视道德的作用,故正确;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用周礼规范人的言行,故错误;两人都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故正确;孔子主张等级秩序,故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祜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 “于台中置东西二狱” ,委御史台有“鞫(j: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
10、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6 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6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第二、三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省略号分层,从前后层意中分别概括即可。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做法:通过纳谏、自省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14孔子与
11、亚里士多德是“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5政治机制的运行以法律为最高原则,并为法律所制约。以道德优良的生活为宗旨而既能治理又乐于受治的人们。美德乃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它乃是两种恶行即由于过多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亚里士多德材料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十九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课时 检测 四十四 古代 中国 政治家 东西方 先哲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