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提能专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解析).doc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提能专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提能专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提能专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解析) 综合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 美 )肯 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
2、析孔子的 “礼 ”和 “仁 ”在构建 “仁 礼社会 ”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10分 )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10分 ) 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 (节制 )。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材料一 上元元年 (公元 674年 ),她 (武则天 )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 (1)劝农桑、薄赋徭; (2)给复三辅地; (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
3、; (6)广言路; (7)杜谗口; (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9)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高宗曾下诏实行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 “令族 ”,骆宾王斥武则天 “地实寒微 ”。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 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 “十二事 ”的特点及影响。 (10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如何看待长孙无忌、骆宾王
4、与司马光对武则天的不同评价。(10分 ) 答案: (1)特点:涉及面广;重视农业生产。影响:显示了武则天杰出的政治才能;争取了民心,为她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由于武则天的举措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打击了反对势力和门阀势 力,所以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司马光主要评价了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既指出她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 ” 太宗又曰: “古者断
5、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 ”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 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 )曰: “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大堕。然比之尽美尽善,无有不及,固多愧矣。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历史 强化 提能专训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