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四地理示意图的判读课件.ppt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四地理示意图的判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四地理示意图的判读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技能四 地理示意图的判读,类型一 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典例1】 (2017全国卷,68)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典题示例,(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
2、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我的答案】 (1)_ (2)_ (3)_,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已知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第(3)题,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3、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因为湖水盐度饱和,故盐度不会增加,D项错误。 答案 (1)C (2)A (3)B,方法总结 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培优演练 素养 地理实践力:地下住宅原理图判读 1.(2018全国卷,911)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
4、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地附近 B.地附近 C.地附近 D.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室温不变 冬暖夏凉 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B. C. D.,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
5、较低”及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推知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该类住宅可能分布于地区。第(2)题,地下住宅的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同时可以把地下住宅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地下住宅的“屋顶”和“墙壁”都是相当厚的土体和岩石,这种“墙壁”传热慢,使得地下住宅能保温也能隔热。地下住宅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地下住宅口和通天井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地下住宅里的气温变
6、化总是滞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变化不大。夏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低,冬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高。因此与地面相比,地下住宅冬暖夏凉。黄土高原的窑洞与此类似。 答案 (1)B (2)D (3)B,素养 人地协调观:结合原理示意图分析沙漠治理 2.(2018成都市调研)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1)(3)题。,(1)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
7、.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A.土层厚 B.温差大 C.降水多 D.风力大,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草方格可以阻挡近地面的风,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拦截水分,C对。第(2)题,黏合剂能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逐步使沙漠土壤化,比自然土壤的形成时间短,B对。第(3)题,沙漠分布在干旱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西瓜品质好,C错、B对;沙漠土层薄,且有机质含量少,A错;风力大会增大水分蒸发量,不利于西瓜生长,
8、D错。 答案 (1)C (2)B (3)B,类型二 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典例2】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典题示例,(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我的答案】 (1)_ (2)_,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由1到6按照时间顺序推移,从最开始位于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
9、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选D。第(2)题,洋山港位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设可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选C。 答案 (1)D (2)C,方法总结 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1.瞄准图示主题: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示主题,如2016年全国卷37题,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
10、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着眼时空分布: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 3.抓住构图要素: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描绘变化特点。 4.分析变化规律(1)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律。(2)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3)推断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趋势。,培优演练 素养 综合思维:过程图示分析 1.(2018全国卷,13)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1996
11、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 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解析 第(1)题,根据图可知,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此时是自己加工服装。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据此可判断M公司是自己设计服装。1996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服装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A选项正确;关闭
12、自有生产厂是为了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不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B选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并不是为了缩小企业规模,C选项错误;加强合作并不是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D选项错误。第(2)题,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获取市场信息和大量的高端人才,对比上海和温州可以发现,上海经济发达,高端人才多,而且信息通达,更方便掌握市场信息,D选项正确;上海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比温州好,但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不是总部和研发中心布局考虑的首要因素,A、B选项错误;M公司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故上海的销售市场规模对总部和研发中心的迁入影,响较小,C选项错误。第(3)题,从M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在1994年成立后两年内
13、开设专卖店、关闭自有生产厂,随后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人才多、信息通达的上海市,可得出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A选项正确;M公司1996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并没有扩大生产规模,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关于产品款式多少的信息,C选项错误;根据图可知,M公司2008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知其市场集中在国内,D选项错误。 答案 (1)A (2)D (3)A,素养 区域认知: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2.(2018石家庄一模)据报道,位于爱尔兰西北部海岸的一块巨型海蚀柱(见下左图)自1991年以来无人登顶,2016年9月一位名叫伊恩米勒的探险家成功完成这项惊险之举,成为历史上第二位成功登
14、顶的人。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读图完成(1)(2)题。,(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巨型海蚀柱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这块海蚀柱在很久以前是当地大陆的一部分,直到大约14世纪的时候才分离出去。该景观形成的这一地质过程对应右图中的( ) A. B. C. D.,解析 第(1)题,根据左图中海蚀柱具有层理构造可判断其岩石类型为沉积岩。根据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可确定右图中丙为岩浆岩,再根据三大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物判断乙为沉积物,甲为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岩。选A。第(2)题,该景观主
15、要是沉积岩在风化、侵蚀(尤其是海浪的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右图中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为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其中为岩浆岩受外力作用过程,为沉积岩受外力作用过程。选C。 答案 (1)A (2)C,类型三 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典例3】 下面两图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 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 (2)关于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处沿岸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一 部分 学科 技能 培养 示意图 判读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