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819.ppt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81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819.ppt(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单元 24 唐诗二首,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名师导学,1. 背景解读(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他所写出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 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名师导学,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于是杜甫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
2、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达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760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名师导学,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名师导学,(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生于河南新郑,贞
3、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他任左祫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名师导学,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诗人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
4、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抢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名师导学,2. 诵读赏析,名师导学,名师导学,名师导练,一、直接默写题 1.请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默写完整。 _,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基础训练,名师导练,_ _,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5、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名师导练,2.请把白居易的卖炭翁默写完整。 _,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名师导练,(一)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4 唐诗 课件 新人 2019012819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