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释文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语出论语为政 ,意思是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他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无知,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庄子也是先秦时期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曾经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事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相对于自己的无知而言,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的聪明不
2、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孔子的告诫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于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立身处世。1词语理解(1)通假字由,诲女知之乎 通“_” ,_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通“_” ,_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通“_” ,_无欲速,无见小利
3、 通“_” ,_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通“_” ,_2答案 汝 你 智 聪明 蚀 亏损 毋 不要 凋 衰落(2)一词多义信Error!过Error!舍Error!答案 名词,信用,诚信/动词,相信/副词,实在/名词,信物/通“伸” ,伸张/名词,使者,指媒人 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 表数量,三十里为一舍/名词,房舍/动词,舍弃/动词,止,息(3)古今异义是知也古义:_今义:判断动词,表肯定。足食,足兵古义:_今义:军人,军队。答案 这。兵器,武器装备。(4)虚词归纳而Error!答案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
4、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2词类活用(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2)足食,足兵,民信之矣:_(3)小人之过也必文:_答案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2)使动用法,使充足 (3)名词作动词,掩饰3特殊句式(1)是知也。(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其何以行之哉?(4)于斯三者何先?(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答:_答案 (1)(2)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5)介宾短语后置句。34语句翻译(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_(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_(3)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_(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5、矣。译文:_(5)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译文:_答案 (1)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啊。(2)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见了;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慕他。(3)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4)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5)就好像大车没 ,小车没 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文本名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文外名句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6、生。 2礼之用,和为贵。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1.子 曰 : “由 , 诲 女 知 之 乎 ? 知 之 为 知孔 子 说 : “仲 由 , 我 教 给 你 的 , 你 明 白 了 吗 ? 懂 就 是 懂 ,(论语为政)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 是 知 也 。 ”不 懂 就 是 不 懂 , 这 就 是 聪 明 啊 。 ”2. (论语卫灵公子 曰 : “不 曰 如 之 何 , 如 之 何 者 , 吾 末 如 之 何孔 子 说 : “不 念 叨 怎 么 办 , 怎 么 办 的 人 , 我 对 他 也 也 已 矣 ! ”没 办 法 ! ”)3. (
7、论语卫灵公)子 曰 : “ 过 而 不 改 , 是 谓 过 矣 !孔 子 说 : “有 了 过 错 而 不 改 正 , 这 才 真 叫 错 误 ! ”4.子 贡 曰 : “君 子 之 过 也 , 如 日 月 之 食 焉 : 过 也 , 人 皆子 贡 说 : “君 子 的 过 错 好 比 日 蚀 月 蚀 : 他 犯 过 错 , 人 们 都(论语子张)见 之 ; 更 也 , 人 皆 仰 之 。 ”看 见 了 ; 他 改 正 过 错 , 人 们 都 仰 慕 他 。 ”5. (论语子张)子 夏 曰 : “小 人 之 过 也 必 文 。 ”子 夏 说 : “人 格 卑 下 的 人 犯 了 过 错 , 一
8、 定 会 掩 饰 。 ”6. (论语卫灵公)子 曰 : “人 能 弘 道 , 非 道 弘 人 。 ”孔 子 说 : “人 能 够 把 道 发 扬 光 大 , 不 是 道 使 人 显 扬 。 ”7.子 曰 : “躬 自 厚 而 薄 责 于 人 , 则 远孔 子 说 : “严 于 要 求 自 己 而 少 要 求 别 人 , 那 就 可 以 避 免 别 人(论语卫灵公)怨 矣 ! ”的 怨 恨 了 ! ”8.子 夏 为 莒 父 宰 , 问 政 。子 夏 做 了 莒 父 这 座 城 邑 的 长 官 , 向 孔 子 请 教 施 政 方 面子 曰 : “无 欲 速 , 无 见 小 利 。 欲 速 则 不的
9、 问 题 。 孔 子 说 : “做 事 情 不 要 贪 快 , 不 要 计 较 小 利 。 求 快 反 而(论语子路)达 , 见 小 利 则 大 事 不 成 。 ”达 不 到 目 的 , 贪 求 小 利 就 成 就 不 了 大 事 。 ”9.子 曰 : “ 人 而 无 信 , 不 知 其 可 也 。孔 子 说 : “做 人 如 果 没 有 信 用 , 我 不 知 道 他 该 怎 么 办 。(论语为政)大 车 无 , 小 车 无 , 其 何 以 行 之 哉 ? ”就 好 像 大 车 没 , 小 车 没 一 样 , 它 靠 什 么 行 走 呢 ? ”10.子 贡 问 政 。 子 曰 : “足 食
10、, 足子 贡 请 教 施 政 方 面 的 问 题 。 孔 子 说 : “使 粮 食 充 足 , 使兵 , 民 信 之 矣 。 ”武 器 装 备 充 足 , 让 老 百 姓 信 任 政 府 。 ”子 贡 曰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于 斯 三 者 何子 贡 说 : “如 果 不 得 已 一 定 要 去 掉 一 个 , 那 么 在 三 者 中先 ? ” 曰 : “去 兵 。 ”先 去 掉 哪 一 个 呢 ? ”孔 子 说 : “去 掉 充 足 的 武 器 装 备 。 ”子 贡 曰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于 斯 二 者子 贡 说 : “如 果 不 得 已 一 定 要 再 去 掉
11、 一 个 , 那 么 这 两 者 中5何 先 ? ” 曰 : “去 食 。 自 古 皆 有去 掉 哪 一 个 呢 ? ”孔 子 说 : “去 掉 充 足 的 粮 食 。 自 古 以 来 人 都 是(论语颜渊)死 , 民 无 信 不 立 。 ”要 死 的 , 但 假 如 人 民 不 信 任 政 府 , 那 么 政 府 就 不 可 能 站 得 住 脚 。 ”11. (论语子罕)子 曰 : “岁 寒 , 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彫 也 。 ”孔 子 说 : “到 了 寒 冷 的 季 节 , 才 知 道 松 柏 是 最 后 衰 落 的 。 ”12.子 在 川 上 曰 : “ 逝 者 如 斯 夫 ,
12、 不 舍孔 子 在 河 边 上 说 : “消 逝 的 时 光 就 像 这 河 水 一 样 啊 , 昼 夜(论语子罕)昼 夜 ! ”不 停 地 流 淌 ! ”61儒家认为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呢?答:_答案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这句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儒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是否能够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正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如何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3、”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答:_答案 这句话是说,人能光大道义,而不是道义能弘扬人,即强调人对“道”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应该主动地去实施仁义、道德之事,不要坐等别人对自己实施仁德之事。其实,孔子在这里意在强调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反对以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行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答:_答案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示: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
14、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闻吾过,心窃喜(1)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7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
15、 30 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2)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