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追溯到A. 宗法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礼乐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敬天法祖”这一关键词,结合所学,与祖宗血缘相关联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宗法制,A 项正确。分封制、世袭制、礼乐制都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2.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主要是A. 世袭B. 中央任命C. 恩荫D. 科举选拔【答案】B【解析】【
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秦朝没有科举。故 B 项正确;排除 ACD 三项。3.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 皇帝制度的确立B. 郡县制的实行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问“变动”的表现实际是问唐朝与汉朝相比不同之处,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才开始实行的,故选择 D ,A、B、C 属于汉唐两朝的相同之处,所以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4.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
3、户日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材料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汉代实行察举制,孝廉属于察举制的标准,故 B 正确;A 属于先秦时期选官制度;C 属于魏晋时期选官制度;D 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干中的信息,对于文言文阅读,有时不一定非要逐字去解释,而是从中找到跟所学知识相通的字句,这一题中的“幽、并、凉州” “进仕路狭” 、“其令缘边郡” “岁举孝廉”等即可得出这段材料是说,政府要在边境地
4、区实行察举制,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迎刃而解了。5.汉朝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后来封国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中央。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 在地方设通判C. 颁布“推恩令”D. 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 ,把王国的土地层层分封,让地方失去了对抗中央的财力,故 C 项正确;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故 A 项错误;通判是- 3 -北宋时期设立管理地方监察机构,故 B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隋唐时期中央中枢机构,故D 项错误。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
5、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6.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 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B. 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C. 推荐和选拔各方面人才D. 削夺诸侯的地方权力【答案】A【解析】知刺史在初设时是为了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其特征是位卑权重,代表中央行使监察职责,故选 A;负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应该是地方的行政长官郡守或县令,排除 B;推荐地方人才属于选官制度,也是有地方行政长官推举,排除 C;削夺诸侯的地方权力是通过推恩令而实
6、现,排除 D。7.嘉定二年(1210 年)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 中书门下 B. 通判 C. 枢密院 D. 三司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两宋” “负责筹划王师北定 ”应该宋代负责军事的中央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机构是指枢密院,故 C 项正确;A 项掌握行政权;B 项是地方官员;D 项掌握财政。点睛:材料“两宋” “负责筹划王师北定 ”是解题的关键。8.“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所以,采取的地方制度是A
7、. 郡县制B. 郡国并行制- 4 -C. 分封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汉初为统治地方采用的郡国并行制度,所以答案选 B,排除 AC。行省制是在元朝时开始实行,排除 D。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此判断,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A. 周王成为“天下共主”B. 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D. 目的是拱卫王室【答案】C【解析】【详解】由“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同姓亲族是分封诸侯的主体,故 C 正确;ABD 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0.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大事,其中包括军权
8、的加强,史料记载“兵无常帅,帅无常兵” ,你认为这种做法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朝代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初年实行更戍法,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地,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故答案为 C 项。秦朝、唐朝和元朝没有实行这样的军事制度,排除 A、B、D 项。11.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 强化君主集权B. 提高行政效率.- 5 -C. 分割宰相权力D. 利于集思广益【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说明了
9、宰相权力被分散了,其目的在于为了强化专制皇权,故 A 项正确;BCD 项不是主要目的。12.中国古代行省的设置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行省制度确立于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 13 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故 D 项正确,ABC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行省制度确立于”切入,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行思考。13.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A. 发展工商业
10、B. 实行民主政治C. 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D. 吸收东方文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半岛大部分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不适合走农业发展道路;但它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发展航海业,进行海外贸易,故排除 C,A 项正确。B 项是雅典政治发展的方向,与材料强调解决生存问题不符,排除。D 项雅典吸收东方文化,与材料强调解决生存问题不符,排除。- 6 -14.如果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一名 30 岁成年男性公民,你将享受以下哪些权力?参加公民大会参加陪审法庭的选举担任国家公职享受国家工资和津贴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
11、典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大多数官职;也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的法官从部落 30 岁男性公民中产生;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故正确,排除 ABC,所以选 D。【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名 30 岁成年男性公民” ,结合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分析选项即可。15.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执政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A 正确;五百人议事会实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不是
1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是司法机构,执政官是古代西方政权的领导者,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故排除 BCD。16.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 雅典精神文化成就辉煌D. 伯利克里的民主思想【答案】A- 7 -【解析】根据题干“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是这一特点形成的基础,故 A 项正确;擅长会议辩论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雅典精神文化成就辉煌也是雅典特色之一,是表现非原因,故 C 项错误;伯利克里的民主思想是城邦政治的表现之一,故 D 项排除。17.十
13、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判处死刑” 。在这里, 十二铜表法A. 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B. 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内容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 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强调法律维护公共利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强调重视法律程序。故选D。A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维护的公共利益;B 项是十二铜表法的积极意义,即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进步性,与材料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8.古希腊奴隶
14、制民主政治的极盛时代是A. 梭伦时代B. 伯里克利时代C. 庇西特拉图时代D. 克利斯提尼时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极盛时代是伯里克利时代,所以答案选 B,排除其他选项。19.十二铜表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维护君主的统治B. 维护贵族的利益- 8 -C. 贵族的强烈要求和斗争D. 平民的强烈要求和斗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掌握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 449 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故排除 C,D
15、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产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存在维护君主统治,排除 A。B 项是十二铜表法的实质,与设问不符,排除。【点睛】本题熟悉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即可知道答案。20.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这项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A. 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维护C.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D. 以维护债权人利益为根本目的【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知,它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故 B 项正确。罗马法成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伊春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