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20篇.docx
《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20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记叙文阅读 20 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6 分)长在树上的国旗王宗仁汽车在唐古拉山北侧的一个洼地里抛锚后,我鼓捣了近三个小时也没有排除故障。这时天近暮晚,四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涂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天地间罩着一天中最后的灿烂。我这才很不情愿地从汽车底盘下钻出来,搓掉了两手的油腻。我看到山根下的某一个角落,耸立着两尊雕塑般未归去的野牦牛,沉隐,厚重,如同一幅藏区的油画。我对还趴在引擎上苦苦修车的助手昝义成说:“别折腾了,省些力气今晚当山大王吧!”当山大王,是指我们汽车兵遇上车子抛锚,在荒原野岭守山看车,忍饥挨饿受冻,这是很苦涩的差事。听我这么说,小昝笑着回敬我:“今晚还真轮不到我们当
2、山大王,你没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我顺着小昝指的方向望去,不足百米处的路边,类似小方桌一样的石头堆上,端端地放着一个铁皮暖水瓶。啊,格桑旺姆阿妈的拥军爱民茶水站!汽车抛锚后,我只是急头巴脑地顾着修车,竟然没有留意到了什么地方!格桑旺姆阿妈,一提到她的名字,高原军人滚烫的心就仿佛回到了故乡!这时,我再抬头望了望稍远处的山坡下,一棵不算很高的白杨树举着一面红旗,卷着高原的风一声高过一声地飘荡着。对于来往唐古拉山的人,特别是军车的司机们而言,那面红旗是插在他们心中的锁眼上的呀!就在红旗的后面,阳光充足的山洼里,有一顶黑色的牦牛绳编织的帐篷,那是阿妈的家。心不在这,肯定在那。阿妈的帐篷不仅能歇身,更是
3、心灵的安歇之处。我们在高原跑车,千里万里,阿妈无处不在,好似从未离开。我几个小时忍饥耐渴只顾修车,此刻口干舌燥,接过小昝递来的一杯酥油茶,一仰脖子,满口生津,每个毛细孔都充满了甘露。我知道,总有不少路人不忍心在阿妈的帐篷里落脚投宿,端起酥油茶只是抿一口,浑身上下便充满了力量。真的,那个小小的铁皮暖瓶强壮了多少高原军人山峦般的筋骨,滋润了他们儿女情长的胸怀。白杨树上的五星红旗,还有那顶留下岁月厚茧的小小帐篷这里像家,这才是与时间共存的、真实的家,它曾经也必将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高原人的精神世界。往事引我回望,那是故事的起点从山中延伸至公路边的那条并无野草掩盖、只有砂石蹭脚的崎
4、岖小路上,一老一少两位藏家妇女背着一大一小两个酥油桶,心急腿慢地匆匆而来。格桑旺姆和她的女儿卓玛每天都会数次往返于这条路。公路边终年厚积着冻雪冰碴,然而却坦露出一块光溜溜的地面,那就是母女俩放置酥油桶及她们容身的露天茶水站。当然,有时候遇上风雪天,或是盛夏烈日的曝晒,她们的头顶也会撑起一把伞,那是汽车兵心疼母女俩,留下来的一块无风无雨的天地。过后,她们总会千寻万找地把伞捎给主人。有什么办法呢,领了情绝不欠债,她们祖辈都是从风风雨雨中走出走进的硬硬朗朗的实诚人!公路在茶水站旁突然变得平缓,前面不远处便是下山的陡坡了。司机们总是会在这里停车检查一下车辆,尤其要看看刹车灵不灵,才能放心下山。这也是母
5、女俩将茶水站设在此处的因由。一杯酥油茶,甚或一杯白开水,都会让人品味到人间的温馨,大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么多年来,子弟兵给边疆的亲人创造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格桑旺姆和女儿每送别一个挥着手向她们告别的亲人,心里就像植入了子弟兵军帽上那颗鲜亮的红五星,亮堂堂的。有的战士得了高山反应,她们还会把他们领进自己的帐篷,熬中药、做藏医按摩。进家时的紧张、忧虑,最后变为分别时的不舍、祝愿。海枯石也不烂。茫茫人海中,藏家母女和这些生龙活虎的兵们仿佛注定邂逅,依依惜别,将所有的祝福都深藏在时光的深处。格桑旺姆记得很清楚,那天是藏历年的清晨,阳光少有的丰沛,她家的院子、水缸以及帐篷前的草场,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
6、、美好,汽车连的那位沈连长带着两个兵,把一面国旗送到了她和女儿手中。连长对她们说:“高原上有战士的家,家中有亲人。战士和牧民都是国家的好儿女。”随后,两个战士在帐篷前挖了个坑,将他们带来的一根木杆栽下,足有 10 米高。于是,那面国旗就神采飞扬地飘在了木杆顶端。太阳照在国旗上,国旗闪射出光亮,照在藏家母女的脸上,照在她们每天跋涉的那条山路上不是一家一户,散落在周围的许多牧民都赤裸着心灵迎着光亮。母女俩瞬间感觉到,生活了多少年的这个帐篷成了世界屋脊上的中心,脚下的草原和紧挨着帐篷的那片湖水,成了她们新的出发地。奇迹发生在第二年夏天。那根旗杆原本是战士们从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挖来的一棵正在蓬勃生长
7、的白杨树,他们的初心当然渴望这棵移栽的树能够成活,但是说句掏心窝的话,这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不是有句话,“树挪死,人挪活”吗?何况是把一棵好不容易在海拔 3000 米的地方成活的树,移到海拔 5000 多米的雪山上,想成活?太难太难了!然而,天意遂2人愿,白杨树旗杆在格桑旺姆摇着转经筒默念着“六字真言”的诵经声中,在卓玛勤快的浇水施肥中,居然抽出了嫩芽,一瓣、两瓣、三瓣抽出了春天!好个有生命力的白杨树旗杆!霎时,整个唐古拉山都变得鲜亮鲜活起来!国旗长在树上,树根深深扎入大地。杨树之根亦是国旗之根、人心之根。这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军人对边疆藏族同胞的满腔热爱,是祖国对藏地神圣疆土的深情信赖!
8、它传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清晨,格桑旺姆母女俩升起国旗,傍晚,她们并不降下国旗,而是在旗杆顶端挂一盏马灯,让灯光映亮红旗。随风飘扬的红旗,猎猎吹起号角,猎猎发出呼喊,拂动了公路上奔忙的各路目光,把他们招引过来人们肯定不是为了一杯酥油茶,而是要把藏家母女用激情和生命点燃的信仰,把这些美丽的故事珍藏起来,诉说给世界。(选自光明日报2017 年 09 月 08 日 15 版)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 分)(1)搓掉() (2)油腻()(3)引擎() (4)苦涩()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1)我们在高原跑车,千里万里,阿妈无处不在,好似从未离开。(2)茫茫人海中,藏家母
9、女和这些生龙活虎的兵们仿佛注定邂逅,依依惜别,将所有的祝福都深藏在时光的深处。3.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第 4 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那面红旗是插在他们心中的锁眼上的呀!4.标题“长在树上的旗子”能否换成“挂在树上的旗子”,为什么?(4 分)5.纵观全文,格桑旺姆母女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 分)6.请概括本文插叙的主要事情。(4 分)7.请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4 分)【链接材料】“把人民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高原军人不忘初心的坚守,爱民为民,真心实意把党的温暖送到藏区群众的心坎上。7 月 3 日,解放军第 455 医院医生周宜勇写下这样一封“请战书”:“作为
10、一名人民军医,我有责任、有义务为藏族同胞排忧解难”。8 月 10 日,不幸在西藏八宿县巴布村抢救病人回县途中车祸身亡,年仅 36 岁。被藏民称为“我们的好门巴(医生)”。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6 分)湘潭看莲王巨才湘潭产莲,冠于湖湘。当年诵读毛主席“芙蓉国里尽朝晖”,以为那只是浪漫主义的畅想,并非实指。这次去湘潭,才知道湖南自战国时起就培植莲花,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朝江淹的“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五代谭用之的“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都印证了湘莲在南北朝以迄唐宋就相当有名,已成为文人学士倾心吟咏的对象。“芙蓉国”之称,非自当代。湘莲品种多,以湘潭“寸三莲”品质最好。平常所
11、说的湘莲,多指这种莲子。其特点是粒大饱满,洁白圆润,三粒排列一起长可一寸,故名。又因质地细腻,有健胃、安神、润肺、清心等显著功效,营养价值高,例为贡品。清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圣德恭俭,悉罢四方土贡,湘莲贡亦罢。”宣宗在位时满清统治已现颓势,他虽无力回天,但能看到这种“四方土贡”对官风民风的危害而禁止,也算一桩革除积弊之举。新中国成立后,湘潭被定为国家湘莲出口基地。1987 年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湘潭“寸三莲”获头奖,被专家誉为“中国第一莲子”。1995 年,湘潭被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时移势易,“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的地位从未动摇。今年夏天北方南方皆持续高温。我们七月下旬去湘潭,出发前北
12、海公园举办第二十一届荷花展。北海赏荷是北京人的老传统,大清早四面八方的游众便蜂拥而至,多数是胸前挂着老年卡的银发一族,也有趁孩子假期从外地来京游览的。北海以3荷花繁育经验丰富见称,今年除粉、白两色外,又增加了黄、绿、橙等新品种。从岸边放眼,但见从琼岛到公园南门一百多亩湖面上,菡萏竞发,暗香浮动,画舫轻驶,琴音低回,比往年又多了几许诗意。只是由于人挤嘈杂,也为避开大晌午的天气蒸烤,多数人只是跑前窜后地找一理想位置,照几张相便匆匆离去。这与古人“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的观荷,“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羡荷,“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的恋荷,“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的闻荷,“从
13、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的听荷,以及“墨海灵光散紫气,大千世界一莲花”的品荷,意趣不同,但也是各得其乐,难分轩轾。到湘潭,一进客房便觉满目喜意。房间的整洁自不待言,最招人的,是果盘里那三只绿莹莹水灵灵、子实鼓鼓、乳钉凸显的莲蓬,在这炎热的天气,用这种刚采摘的当地时鲜待客,既朴实,又真诚亲切,且让人一下子想到朱自清笔下莲叶田田、清风习习的月夜,身心顿觉凉爽下来。在白云部长指点下,掰开蓬松的莲室,取出碧绿的莲子,剥去莲壳莲衣,便是象牙色的子肉了。说真的,倘非亲自品尝,真不敢相信世上会有如此鲜美的果实。一粒入口,轻轻一咬,那脆生生甜丝丝爽嫩清香的滋味立马扩散开来,让人澈心澈肺,通身舒畅,仔细咂摸
14、回味,不舍得下咽。这种奇妙的感觉,是平生从未体验过的,以致馋欲难禁,顾不得体面,将三只莲蓬一股脑儿剥食殆尽。过后自己也觉好笑:年老如我尚且若此,则稼轩笔下那个“溪头卧剥莲蓬”的“无赖”小儿,就不只是贪玩,也是馋嘴了。白部长说,这样新鲜的莲子也就吃个时令,过早过迟都不行,你们来得正是时候。第二天赶往花石镇。那里是寸三莲主产区,又是全国最大的湘莲交易市场。花石镇出面接待的是位年轻的女副镇长,农大毕业,活泼干练,按白部长的称呼,我们也叫她小谭。乡村六月无闲人,这会儿都在家里忙着呢。据她讲,作务莲田是一项费时费力、十分辛苦的活计。从整地、选藕、移栽到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直至疏叶增蓬、分时采摘,一年四
15、季连轴转,每个环节都不能耽搁。像现在这样的大热天,莲农都是黎明四点左右下地,蹚着泥水,忍着蚊虫叮咬和莲秆倒刺的划伤一直忙到九点收工,回到家里,全家老少立刻围在一起,剥莲蓬,取莲子,去莲壳,捅莲心,然后还要拿到太阳底下摊开晾晒。下午四五点钟,太阳偏西,忙罢室内活计的男女劳力又得下地作业,到晚上八点以后才擦黑回家。说句实话,他们的劳动,可不像诗歌里舞台上绘画中表现的那样惬意、浪漫。可能意识到我们也都是一帮舞文弄墨的人,小谭不着痕迹地找补一句:当然,那也是对劳动的赞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老百姓当然爱看。这显然是一位有良好文化修养的年轻人。但除过她说的那些唯美作品,不还有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16、苦”,有张籍的“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和白居易的“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还有那么多深入生活关注现实、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优秀作品吗?唯美或写实,歌颂或讽喻,只要使人受到教育和启迪,激励和愉悦,不都能受到欢迎吗。我不是为她补正。她说得全对。我只是为在这偏远的基层,尚有人关注和谈论文艺而如遇知音,兴奋不已。关于莲农的生活,小谭讲,通过推广莲稻轮作和莲田养鱼,单位面积收益增加,加上这几年国家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各项补贴和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多数家庭生活显著改善,家电应有尽有,摩托、小车
17、也不算稀奇。但莲业生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环节。湘潭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中心,从事湘莲加工的企业一百六十多家,从业人数十多万,莲产品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别处不敢说,单花石镇一百多家湘莲经营户,年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有人问,那么多企业和加工量,莲田面积只有五六万亩,原材料缺口从哪补?小谭笑笑,我们湖南人有勇闯天下的传统。由于湘莲品质好,价值高,不止湖南,周围的湖北、江西等省也都大面积引种。此外每年都有大批湘潭莲农携带莲种、资金、技术北上洞庭、洪湖、鄱阳湖承包水田种植湘莲,到深秋又把自产和收购的莲子源源不断运回湘潭,这既是一批技术能手,也是一支庞大的运销队伍。小谭强调,现在的问题不在原材料,而在
18、深加工使它进一步增值上。湘莲通身是宝,除食用外,莲子、莲心、莲茎、莲叶、莲藕、莲壳都可以加工成医药、食品、饲料精细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我的心目中,生活在湘潭是有福的。这地方遍地莲花,名人辈出,存正脉,播清风,元气沛然,催人奋发,足堪自豪,也令世人仰视、追慕。(选自 人民日报 2017 年 09 月 16 日 12 版)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 分)(1)殆尽( ) (2)馨香( )(3)惬意( ) (4)嘈杂(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1)北海赏荷是北京人的老传统,大清早四面八方的游众便蜂拥而至,多数是胸前挂着老年卡的银发一族,也有趁孩子假期从外地来京游览
19、的。4(2)到湘潭,一进客房便觉满目喜意。房间的整洁自不待言,最招人的,是果盘里那三只绿莹莹水灵灵、子实鼓鼓、乳钉凸显的莲蓬。3.请从修辞的角度评析第 7 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回到家里,全家老少立刻围在一起,剥莲蓬,取莲子,去莲壳,捅莲心,然后还要拿到太阳底下摊开晾晒。4.品读选文,说说湘莲除去食用外,通身都有哪些宝,其显著的功效是什么?(4 分)5.第 12 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6.请根据第 4 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形式,补写两句。(4 分)“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的闻荷,“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的听荷,。7.作者认为湘潭人是有福的,这里莲花遍地,
20、“名人辈出,存正脉,播清风,元气沛然,催人奋发”,请联系历史文化,列举一两个典型人物,简述先进事迹。(4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5 分)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毕淑敏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当然,她生气时候酒窝隐没,脸绷得像一块苏打饼干,很是严厉。那时我大约十一岁,个子长得很高,是大队委员。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长辫子
21、老师铁青脸转了一圈儿,最后走到我面前,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整个队伍瞬间安静下来。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了!我木木地站在那里,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刚才老师在我身边停留得格外久,我还以为她欣赏我的歌喉,唱得分外起劲,不想却被抓了个“现行”。我灰溜溜地挪出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三天后,我正在操场上练球,小合唱队的一个女生气喘吁吁跑过来,毕淑敏,原来你在这里!音乐老师到处找你呢!从操场到音乐教室那几分钟路程,我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憧憬。走到音乐教室,长辫子老师不耐烦地说,你
22、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身子塌了腰。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我整个小学和青年时代。老师的怒气显然还没发泄完,她说,你个子这么高,唱歌的时候得站在队伍中间,你跑调走了,我还得让另外一个男生也下去,队列才平衡。小合唱本来就没有几个人,队伍一下子短了半截,这还怎么唱?现找这么高个子的女生,合上大家的节奏,哪那么容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法子长辫子老师站起来,脸绷得好似新纳好的鞋底。她说,毕淑敏,你听好,你人可以回到队伍里,但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干张嘴,绝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说完,她还害怕我领会不到位,伸出细长的食指,笔直地挡在我的嘴唇间。我好半天才
23、明白了长辫子老师的禁令,让我做一个只张嘴不出声的木头人。我的泪水憋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流出来。我没有勇气对长辫子老师说,如果做傀儡,我就退出小合唱队。在无言的委屈中,我默默地站到了队伍之中,从此随着器乐的节奏,口形翕动,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长辫子老师还是不放心,只要一听到不和谐音,锥子般的目光第一个就刺到我身上小合唱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拿了很好的名次,只是我从此遗下再不能唱歌的毛病。毕业的时候,音乐老师已经换人,并不知道这段往事,很是奇怪。我含着泪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唱,是我真的唱不出来。后来,我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口试的时候,又有一条考唱歌。我非常决绝地对主考官说,我不会唱歌。在以后十
24、几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我也是能躲就躲,5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有时在会场上,眼看要轮到自己发言了,我会找借口上洗手间逃溜出去。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以为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和哀痛在作崇。直到有一天,我在做“谁是你重要他人”这个游戏时,写下了一系列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孔,一阵战栗滚过心头。于是我知道了,她是我的“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2018 中考 语文试题 研究 记叙文 阅读 20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