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40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4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可感知性(D)统一性2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 )。(A)政治路线(B)群众路线(C)组织路线(D)思想路线3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民族资本主义(C)官僚垄断资本主义(D)个体经济4 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D)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
2、想是在( )(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党的八大6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7 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三大 “上(B)党的 “十二大“上(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党的“十五大 “上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 )。(A)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B)加快发展速度为中心(C)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D)平衡比例为中心9 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 )(A)
3、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10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B)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C)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存在(D)民族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1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2 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刘少奇(B)朱德(C)王稼祥(D)邓小平13 客观真理是指( )(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D)正确
4、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式14 中共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策略原则是( )(A)有理有利有节(B)独立自主(C)武装对抗(D)一切经过统一战线15 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D)护国战争的失败16 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17 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中共六大(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18
5、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一切为了群众(C)一切依靠群众(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20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B)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C)认识的条件只有一个(D)认识的手段只有一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22 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 )23 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涵是( )24 计划机制的特点是( )25 全国人民
6、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三、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26 假象27 物质28 认识客体四、简答题29 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30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32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是怎样的?33 简述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五、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就是农民革命战争。3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要是由于共产国际的帮助。六、论述题36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着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
7、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党的十七大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7 怎样理解我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38 试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专升
8、本(政治)模拟试卷 4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
9、方法。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C22 【正确答案】 A,B23 【正确答案】 A,B,C,D24 【正确答案】 B,D25 【正确答案】 A,B三、名词解释题 请简要解释下列各名词。26 【正确答案】 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27 【正确答案】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或: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8 【正确答案】 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
10、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四、简答题29 【正确答案】 (l)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的活动。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30 【正确答案】 (l)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11、(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候,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都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成分。他们不仅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而且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开发劳动对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为直接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提供物质条件和经验材料间接地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直接参与了某些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瓦特发明蒸气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政治 模拟 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