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散文创作(一).ppt
《第四章 散文创作(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散文创作(一).ppt(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四章散文创作(一),本章参考书目,杨朔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刘白羽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秦牧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家村札记,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说,中国散文概况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散文是大范围的,其特性是“本色”,散文应是最个人化和最自由的文体。五四后引进“西方文艺学”的散文,其来自英国,充满智性、幽默。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散文是“小品文”。十七年时期, 人们追求散文的审美,歌颂抒情追求诗意打破散文审美定势的两人巴金(忏悔录)和余秋雨(“历史文化大散文”借助山水
2、抒发历史之感,写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挣扎,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亦把人个经验表达一种个人的“怨”。),中国散文概况,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
3、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青秋色赋。,(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
4、“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1、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2、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3、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杨朔的散文创作秦牧的散文创作刘白羽的散文创作散文三大家比较, 杨朔,原名杨毓晋。1913-1968。山东蓬莱人,秦牧,原名林觉夫。1919-1992。广东澄海人。,刘白羽生于1916年。北京人。,杨朔的散文,杨朔(1913-1968) ,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散文 创作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