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读 “我国某区域 1月和 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图示区域 A A处 7月平均气温高于 28 B B处比 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C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D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小题 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的河流一般在每年 7、 8月份进入汛期 B区域内农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的一年两熟 C区域内能够欣赏到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奇妙景象 D区域内有 “丘山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的农业景观 答案: 【小
2、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A地区为河流分水岭,应为山脊,海拔高,故 7月平均气温应低于 28C, A错误;结合图示的等温线分布, A处 7月均温低于 28C, 1月气温处于 6C-8C之间;而B地 7月气温高于 28C, 1月气温低于 6C,故 B处比 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冬季风, C错误;影响图示地区 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D错误。 【小题 2】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7、 8月份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时期,降水量少, A错误;该地区
3、的农作物熟制,南部为一年三熟,北部为一年二熟, B错误;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容我国横断山区的特征气候特征,而结合图示的经度位置,该地区应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故 C项错误,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温线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能根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准确经线区域定位 ; 能结合河流的流量判断地形特征,并掌握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掌握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掌握我国南方地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 “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 L表示纬线
4、完成题。 【小题 1】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 A北半球逆时针 B南半球逆时针 C北半球顺时针 D南半球顺时针 【小题 2】图中纬线 L可能是 A 60oN B 30oN C 60oS D 30oS 【小题 3】若该海域为北印度洋,则图示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上海盛行西北风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印度盛行东北风 D广东沿海地区可能受台风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盛行风带的风向判断,该处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故判断图示以 L纬线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应分布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形成顺时针的大洋环流。 【小题 2】结合
5、上题分析,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故应位于 30N 附近。 【小题 3】若位于北印度洋,则判断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则上海盛行东南季风;印度盛行西南季风;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而北半球夏季,广东沿海可能出现台风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掌握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能结合风向判断具体的风带,进而结合全球的大洋环流模式分布图判断,注意南亚冬夏季风风向的差异。 读 “环流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 为近地面风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abcd B气压: 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
6、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小题 2】若此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a为岩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是变质岩 B c一定是沉积岩 C 一定是外力作用 D 是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为热力环流,则判断, b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温较高; a处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温较低, A项错误。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始终高于高空,故 a、 b气压高于 c、 d;同一水平面上,风向始终由高压指 向低压,故 a处气压高于 b; c处气压高于 d处, B项错误;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
7、, C项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D错误。 【小题 2】若图示为地质循环, a为岩浆,则 b一定为岩浆经历冷凝作用而生成的岩浆岩, A错误;则 c、 d可能为变质岩或沉积岩,而不能确定, 为生成岩浆的地质作用,一定为重熔再生作用,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地质循环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热力环流的原因和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能利用热力环流的空气垂直运动和水 平运动进而确定气温、气压高低; 掌握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相应的地质作用,注意利用生成的物质来确定相应的地质作用。 读 “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8、 ”,回答题。 【小题 1】图中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小题 2】图中 a、 b、 c、 d、 e五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A b d e B a d e C a b d D a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判断, 地气压为 1010百帕; 地位于低压中心,气压值低于 995百帕; 低气压位于 1005-1010百帕之间; 地位于高压中心,气压值高于 1025百帕。 【小题 2】根据图示五地所处的天气系统的位置判断, e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阴雨天气; b位于冷锋的锋后, d位于暖锋的
9、锋前,为雨区,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a、 c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示的综合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等压线分布特征,并能结合图示的低压中心、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判断天气状况。注意区别冷锋雨区和暖锋雨区的位置差异。 下图为 “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风向正确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向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故 B箭头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线分布
10、进行风向基本画图方法,掌握影响风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 读 “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完成题。 【小题 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出现在晚上 B 为长波辐射, 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 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小题 2】北方农民用 “人造烟幕 ”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过程判断, 表示太阳到达地面的,应表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B项错误; 表示地面射向大气的,表示地面辐射,应属于长波辐射,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
11、收作用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故判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D 项正确。 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晚上均出现,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小题 2】人造烟幕相对于云层对地面辐射的作用,能加强大气逆辐射,故能起保温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地面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掌握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即可判断,注意比较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差异,大气对太阳辐射 和对地面辐射的作用的差异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四条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年内温差越来越大 B 年
12、内温差越来越大 C 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小 D 的年内各月气温的变化最大 【小题 2】我国某地( 10242E , 2504N)海拔 1891米,图中最能表示该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图示的 1 月与 7 月的温差计算即可。年内温差最大的为 ,最小的为 ,但 地的年内温差大于 地,故只有 D项正确。 【小题 2】我国( 10242E , 2504N)海拔 1891米,应位于云贵高原,由于所在纬度较低,且地势较高,故形成四季入春的气候特征,与 曲线最为相似。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3、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分别计算四地的年内温差,并能根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进而确定我国的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即可。 下图为 “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地处板块 的张裂处,地中海正在扩大 B 中的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 C 区域中的海洋是大洲的分界线 D 区域中地震、火山分布较广,人口稀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东西半球的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判断, 处为板块张裂,其地理位置应位于南太平洋海域, A 错误; 位于大西洋中脊, B 错误;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为红海位置,属于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C项正确; 位于中南半岛,位
14、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人口稠密,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板块分布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 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东西半球的主要海陆分布,进而确定世界的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下图是沿某经线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 (实线表示 ), 曲线代表一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日平均气温 10 的积温 ,读图回答题。 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年降水量、积温、一月平均气温 B积温、一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C年降水量、一月平均气温、积温 D一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积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实线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处,则气温应较低,故
15、判断 曲线应为气温曲线,则 应表示年降水量曲线,比较 曲线,在玉皇山位置,海拔高度约 3000米,则山顶 1月均温应低于 0C,故判断 曲线为 1月平均气温曲线,而 表示日平均气温 10 曲线,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气候资料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势对气温高低的影响,并能抓住图示的地形剖面图分布和多条纵坐标的综合图示的准确判读即可。 下图是四地区 1月、 7月气温及 7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题 。 【小题 1】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A 是孟买 B 是新加坡 C 是开罗 D 是悉尼 【小题 2】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
16、业产值的构成最可能以乳畜业为主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读该气温与降水量图可知, 地最低月温在 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 地最低月温在 0C以上,夏季气候温和,降水量分配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终年高温,降水量尤其 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中 地 1月气温高于 7月气温,为南半球。最低月温在 0C以上,但夏季气温高,降水量较丰富,各月降水量较均匀,故判断为南半球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故只有 D项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五大湖周围
17、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气候温和,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而利于牧草生长,故农业生产以乳畜业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的一般方法 “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掌握世界著名城市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能利用各个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判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下图两区域局部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小题 2】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
18、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小题 3】乙所在的国家 A多火山地震 B东部有寒流经过 C中部水资源缺乏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位于美国西部,西临太平洋;乙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岸,东临太平洋。 【小题 2】根据甲乙两城市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甲位于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乙位于 30-35的大陆东岸,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但由于甲乙两地所处的南北半球相反,故两地的高温期不同,而
19、多雨期相同。 【小题 3】乙地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印度 洋板块内部,故地壳运动较为稳定, A错误;东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 B错误;中部受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 C正确;澳大利亚并不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地区,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利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进而分析气候特征,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
20、类型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小题 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C甲海拔比乙低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 ,乙处迎风地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两地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甲乙两地都属于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注意两图的纵坐标的数值的差异,故甲地的年降水量较乙地少,C项正确。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两地都为地中海气候,其降水量主要是由于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而结合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甲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而乙地位
21、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判断、原因和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两地的气温、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能结合 “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的原则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并注意读图的一般方法,对坐标数值的准确判断和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成因分析即可。 下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 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城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欲使直径为 0 .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 0.1cm/s B 0.5cm/s C 0.7cm/s D 30cm s 【小题 2】表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黑龙江 哈尔滨 第六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