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划线字注音:( 3分) ( 1) hn( )然入梦 ( 2)万 li( )俱寂 ( 3) k( )捐杂税 ( 4)衣衫褴 褛 ( ) ( 5) 蹑 ( )手蹑脚 ( 6)踉踉跄 跄 ( ) 答案:酣 籁 苛 l ni ling 试题分析: “酣 ”不要错写成 “酬 ”, “籁 ”不要错写成 “簌 ”, “苛 ”不要错写成 “刻 ”或“克 ”; “褴褛 ”是双声词(声母相同),注音时要看清,不要张冠李戴; “蹑 ”不要拼成 “摄 ”音, “跄 ”不要拼成 “抢 ”或 “苍 ”音。 考点:考
2、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多音字、同音字)和字形(形似字)的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有点难度,同时要判断字形和字音,所填汉字比较难记难写,所填拼音易错读。字音方面,学习时要多加关注生字尤其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生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同音字,特别要关注易读错的字。在判别上掌握一定的技巧,注意比如声母 sh与 s、 ch与 c、 z与 zh、 p与 b、 n与 l、 j与 l的区别,韵母上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区别。字形方面,平时要注意词语尤其成语中每个字的意思,据字意判断字形,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形义同记,。做题时,注意词语中易错的形似、同音字,首先判断,仔细辨识,不可凭印象感觉解答。 解释下列划线字:( 3
3、分) ( 1)齐之 习 辞者也 ( ) ( 2)吏二缚一人 诣 王 ( ) ( 3)齐人 固 善盗乎 ( ) ( 4)子敬 素 好琴 ( ) ( 5)便 径 入坐灵床上( ) ( 6)何以 都 不闻消息 ( ) 答案:习:善于,精通;诣:往 ,到:固:本来;素:平时;径:直 接;都:总是 试题分析:各题分别选自晏子辞赐驾晏子使楚世说新语等篇,加点的字词都是一词多义的,注意辨别: “习 ”还有 “学习,练习 ”的意思, “诣 ”还有 “水平达到一定高度 ”的意思, “固 ”还有 “坚固 ”的意思, “素 ”还有 “白色 ”的意思,“径 ”还有 “小路 ”的意思, “都 ”还有 “都城 ”意思。
4、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词汇理解识记的能力。 点评:本题有难度,加点的字词都是一字多义的,不便识记。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 “多义 ”词识别记忆,学习时 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 “勤政廉政活动 ”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 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5、,观察问题的能力。 C能否根治网吧 “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无锡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 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通过 使 ” 是无主语,应删去 “通过 ”或 “使 ”; B“重视 能力 ”与 “培养 能力 ”表述杂乱,应删去 “重视 ”; C“能否 ”与 “是 ”搭配不当,应删去 “是否 ”。 考点:考查学生对汉语句子结构的了解及判断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判断病句,并加以修改,此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平时要多加训练,认真听取教师对病句病因的分析和病句类型的归纳,阅读时注意句子的结构
6、,培养语感,写作时要自觉的修改病句,积累判断病句的经验。考试做题时用老师讲的方法去判断解答,先理清句子的结构和句意,再用提主干的方法(找主谓宾)首先看句子主要结构有没有问题,再看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有没有问题,最后看词语用得对不对(词义,适用对象,感情色彩)。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_ _ _ 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
7、才会感到惊愕。 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提供的句子, 句 “本来 ” 承前句解 释 “惊呆 ”的原因, 句 “但是 ”是对前句 “本以为动物没有泪水 ”的转折 动物也有泪水,也有感情, 承前句解释人们不知道动物有感情的原因 动物没有人能听懂的语言, 句最后表达了人们对动物的同情。 考点:考查学生对汉语语句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 点评:此类排序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答此类排序题,首先要大致判断一下几个句子是围绕什么话题说的,然后搞清几个句子的关系,比如哪是总写句,哪是分写句,哪是表示前提,哪是表示结果,句
8、与句之间有没有时间或空间或逻辑上的先后承接关系,观察有没有相关的提示顺序的词语(关联词) ,比如本题中的 “但是 ”“此时 ”都具有提示作用。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 麻木不仁 。 B他意志坚强,遇到挫折总是 不以为然 ,敢于迎难而上。 C作为家长,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教育儿子可谓 良苦用心 。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 一窍不通 ,你们就不要过问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麻木不仁是贬义词,意为不关心, B 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D一窍不通意为对某问题一点都不懂,皆不符合句意。 A良苦用心意为花费很大的
9、心血,符合句意。 考点: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较容易,都是常用成语。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平时学习要多加关注成语的意思、写法和用法,特别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成语,不仅要从义形上识别,还要注意感情色彩的特点。做题时判断成语对错,首先要把句子的意思看懂,注意成语的语言环境,再判断成语本身意义和情感色彩。 现代文阅读 阅读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 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2)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
10、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3)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 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 (4)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 雪花漫天。 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5)玛娅手里紧
11、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6)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 “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 (7)“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 ”货主老人说。 (8)玛娅急了: “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9)货主老人轻
12、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 “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 (10)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11)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12)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
13、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 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 ( 13)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小题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分 )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 盯 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 ( 2)说完,她可怜地
14、盯 着货主老人,等待他 的怜悯。( ) 【小题 2】第 (4)段中画线句子 “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 3分) 答: 【小题 3】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写出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3分 ) 【小题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 请说 理由。( 2分 ) 【小题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的含义。 (2分 ) 答案: 【小题 1】 (1) 盯:喜爱( 2) 盯:渴望 【小题 1】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 (1分 )。作用 : 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
15、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1分 ); 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善良懂事的孩子( 1分)。 【小题 1】好感 怨恨 感动 【小题 1】答题要点:开放性试题,能紧扣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写出两点即可)答题示例: 玛娅是一个热爱母亲、聪明善良、情感丰富、智慧执著、勤劳勇敢、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孩子,比如文中写到玛娅为了给母亲买围巾辛苦的做事赚钱。 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用心良苦,教育方式独到的慈祥老人,比如文中写到老人 不赊围巾是让玛娅学会劳有所获,写到老人临终送围巾。 【小题 1】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
16、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小题 1】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所提示的 “结合语境 ”,答题时不能只看题中引题的这一句话,要找到相关文字加以理解。一句在第三段中,从 “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此陈述中可看出 “我 ”的 “喜爱 ”;二在在第八段中,从 “等待怜悯 ”中可以看出 “我 ”的 “渴望 ”。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作用的理解能 力。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可直接从句中相关的词语中理解得出答案:。阅读此类作品,要了解人物动作行为的细微之处往往是蕴含人物情感的地方,不可放过,要细加体会
17、。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 “词语 ”的两个语境,本句意思的语境和作品相关情节的语境。如果直接能从本句中理解便直接解答,如本题,有的必须要联系文章相关情节来理解。总之,答题要就易避难,就简避繁,就近避近,提高答题效率。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两问相承,形影不离。第一问简要点明即可,第二问要叙述清楚。一句中写冬天的天气和景象,属于自然环境,是环境描写内容之 一,从文中可看出,此处环境的描写是为下文 “玛娅渴望得到那条围巾 ”为铺垫的,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形象。这里所要提醒的是,只写 “铺垫 ”是要扣分的,应该写清楚为什么内容作铺垫。此题答点有二,铺垫推动情节,烘托人物形象,缺一不可。
18、 考点:考查学生对作品中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环境描写的作用比较明显,易于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会重点讲解。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本题中就是自然环境描写),它的作用用三:铺垫情节,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学习时要掌握这些知识,答题时便 有了解题思路的方向。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第二段写老人的外貌像圣诞老人,然后写到玛娅的心理活动 产生 “好感 ”;第十段写老人拒绝赊围巾后玛娅的心理活动,认为老人小气 产生 “怨恨 ”;第十二三段写玛娅知道了老人不愿赊围巾的真正原因和老人临终送围巾,被深深 “感动 ”。题干中的 “概括 ”是要求简要回答,
19、不必陈述,填出三个表达人物情感的词语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对阅读作品掌握情节线索和对人物情感理解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关键是要细心阅读全文。解答此类问题,首先仔细阅读文章,熟悉全文的情节,最好把故事情节分出几个片 断,看每一片断中人物的表现及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抓住关键的描写处,找出不同点,比如本文前部分、中间部分和结束部分都写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一比较,就可看出不同的情感,解答就容易了。一句话,统观全文,着眼局部,注意描写,体会情感,发现变化。 【小题 1】试题分析:为了省时省力,可以选一个人物来陈述理由,当然也可以选两个,选老人,比较好写,答题要就易避难。理由可从人物的行为所表现的精神品质上
20、归纳,如题干所要求 “紧扣人物分析 ”,所谓 “紧扣人物 ”就是要答到人物的具体行为,所谓 “分析 ”,就是要求通过人物的行为归纳人物的精神品质。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不难,因为文章中人物形象很突出,事例清楚,精神表现明显,很容易理解读出。此题是分析题,做此类题,需要对全文内容有概括能力,应从情节入手,了解文章写了人物的哪些事情,从中体会人物的 精神表现,解答里要有理有据,切莫只点明精神表现,而没有具体根据的映证。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联系全文 ”是指从文章故事情节中领悟 “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的含义,不可泛泛而谈,那么据文章内容, “依靠
21、自己双手 ”“不靠怜恤和施舍 ”就是关键的答题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阅读文章表现感想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开放题,但不难,学生基本都写出一些自己的感想来,但要表述清楚也不容易,既要观点鲜明,不离文意,又要组织好语言。学习时要注意阅读文章后善于总结归纳,考查文意,深思文理,多阅读,多思考,多写感想类的随 笔,训练写作思维和语言。 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回答问题:( 10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 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 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22、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 你们走吧。 ” 【小题 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 ,有什么作用?( 3分) _ 【小题 2】文中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 【小题 3】韩麦尔先生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 【小题 4】如果结尾处改为 “他举起拳头高呼 法兰西万岁! ”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 “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无锡 宜兴 外国语学校 初二 上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