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观察下面 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中国坚持 “一边倒 ”的外交战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期建交最广泛的地区是东欧,结合此时期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可知,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关系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2、 关于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旅美学者薛涌在其著作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中有这样的论述: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 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金融业的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 “商业革命 ”的结果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的第一句话就是切题点抓住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 ”这一主线,后面著作的论述其实都围绕着 “发展轨迹 ”来勾勒一个 “变迁 ”的过程,即中心的转移由 “
3、佛罗伦萨 ”到 “阿姆斯特丹 ”再到 “纽约 ”也即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故 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现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所学知是在 14世纪,因而 AB都错误, C错在 “始终 ”上。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解读下面表格,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750 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3 1 28 O 34 1 53 6 62 O 63 O 中国 32 8 33 3 29 8 19 7 12 5 6 2 A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落后于西方 B列强的掠夺导致中
4、国制造业落后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步早发展慢 D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西差距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表格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前,我国制造业甚至一度领先于西方,A错误,但进入近代以来,差距逐渐拉大,民族工业的兴起并没有缩小这种差距, D错误。 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体现,答案:应为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原因。 读下图 ,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欧、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 “1915年 1919 年 ”可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5、当时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日本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是试图趁机加大对中国的侵略,故 错误应排除, 都为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国内因素,故正确选项为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原因。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面临内忧 外患的严峻形势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 “ 1933 年 ”时间及
6、材料信息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 国 ”可知当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 济 (计划经济 )和集体生产 ”反映的是计划经济思潮,故 正确。题干材料 不能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时中国更没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 有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 曲折发展 历程。 下图是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口号反映出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选项中对其阐述正确的有 图 图 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图 反映出过渡时期农村工作中的 “左 ”的问题 图 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图
7、到图 的变化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比较了 “人民公社化 ”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56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生产力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 错;过渡时期是 “1949年到 1956年 ”故 也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是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因而 “调整土地所有权 ”说法错误,从图 到图 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正确选项为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
8、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 说: “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 小 和不足。 ”该 “不足 ”是指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为单位进行生产,不利于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这一经营模式的不足。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表为中美贸易的 相关资料。关于资
9、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对抗造成 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 B中美建交促成 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 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 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 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涉及到 19721985 年中美之间的贸易, A项 1972年以前中国两国没有贸易往来说法错误;中美建交是在 1979年因而 B错误; 1980年中国刚改革开放大量引进美国资金是错误的,故正确的选项为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 诺兰说: “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
10、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 “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指的是 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推动国 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重点关注的是新中国经济建设政策的演变等相关知识。这道题应该说还是做的不错的,理论上讲该题的难度是比
11、较大的,即使历史老师来做也同样如此,但是正是考生学科底蕴薄,思虑少,反而能做对。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扣住材料中的“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 ”,即强调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必要性。 据 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 “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也。 ”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平等思想的传播 通商口岸的开设 民主政权的建立 商品经济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 “近来风俗日趋华
12、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也。 ”大意是:近来社会风俗日益华丽奢靡,服饰变化较大, 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人变得没有差别,尤其是在上海。即使是原来被视为低贱的仆役、小贩,有了钱也会穿戴阔绰,徜徉街头,出入欢场。而人们对此也已习闻习见,不再感到惊怪。据此,本题中 项说法正确,第 项 “民主政权的建立 ”与 19世纪末晚期实际不符,本题选 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原因。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
13、,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理解题意,这种发明使用方便,不用学习,手里拿着就能用,能听到对方声音,声音可传数千里,而且出现的时间是近代,从这些要点判断是电话,答案:为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话。 1912年 1月 1日 ,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 “匹夫 ”巧妙了换成 “匹妇 ”,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 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男女平等的观念 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 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
14、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来看,其背景为民国成立,当时由于民国的建立并颁布了临时约法等是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男女平等、女性参与政治被人们普遍接受,故 正确; 项 “主导 ”和 “必须依靠 ”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它造就了 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 “潘多拉盒子 ”。 “打开了石油的 潘多拉盒子 ”的含义是指 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15、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燃机发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内燃机以石油为能源,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都是内燃机使用带来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故排除 。本题选。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 “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对这种 “感受 ”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化学以及医学知识的缺乏 B英属殖民地人对英国表示尊重 C工业化时代到来感到兴奋
16、D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深感担忧 答案: C 试题分析:面对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环境污染,仍然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样鲜明的反差,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到来的工业文明欢呼。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 中苏关系破裂 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片文字信息 “美帝 ”“苏修 ”揭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既反美又反苏,表明中苏关系已破裂, “第三世界 ”来源于 1974 年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观点,这时文革已经发动。苏联解体意味着苏联
17、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图片信息未呈现不结盟运动,中国也不是成员国, 1992年成为观察员国,排除 。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背景。 和解是一个进程 ,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 保罗 莱德里奇 (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 :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D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72 年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
18、声明指出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 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这是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 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 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 1938年 1953年 A “冷战 ”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1938-1953 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
19、战之后出现的状况。 “冷战 ”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正确 A 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应在 1929-1933 年间,或 1971 年后。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与出口对象的变化无直接因果关系。 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东欧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淮南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