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了困难和 cu( )折,经历无数的尝试后都不能解决它,看似毫无希望了。但有时只要我们再作坚持与努力,就常有 “柳暗花明 ”的 hu( )然开朗之感,那时,困难在我们面前似乎就mio( )小了 ,不再不可 y( )越了。 答案:挫 豁 渺 逾 试题分析: “挫 豁 ”不易写错。 “渺 ”易写成同音字, “逾 ”易少写一笔。但是这些字都是常用词语中的常用汉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
2、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15个字。( 2分) 新华社北京 9月 19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19日说,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所不愿意 看到的,对此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他是在商务部举行的月度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沈丹阳说,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上演非法 “购岛 ”闹剧,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
3、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已经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抵制。 标题: 答案: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试题分析:用一句话根据,首先要找到最关键的语句,针对本新闻其报道的主要事件是 “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但其内容太多,因 此,要进行压缩,把事件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 点评:根据新闻内容,一般要把主要事件及其结果写出来。一般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的部分,所以找到导语即可知道主要事件了。 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 2分) A新闻
4、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陶渊明是清代大诗人,又名潜。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情景。 C石壕吏是 “三吏三别 ”中一篇,作者是 唐代的杜甫,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答案: B 试题分析: “陶渊明是清代大诗人 ”的说法不对,他生活于东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
5、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避免不再出现搜集材料时的 “撞车 ”现象,老师给我们做了细致的分工。 B由于大雪封路,使我们的冬季越野赛不得不延期了。 C青年志愿者的到来,让这所山区小学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D能否驳倒对方的观点,关键在于事实清楚,道理明 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避免不再 ”使表达的意思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了。 B“由于 ”和“使 ”同时出现,句子没有主语。去掉 “由于 ”或 “使 ”。 D“能否 ”是两
6、方面,与后面的 “事实清楚,道理明白 ”一方面不一致,应去掉 “能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找错字及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对于同音字、形近字要经常比较,做好易错字积累。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现代文阅读 (二)我的梦想 莫言( 12分) 最早发现我
7、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 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 “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 ”我哭着说: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 大约 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 ,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
8、,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 可爱的问题。 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
9、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 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 “右派 ”,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 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 他帮我编织着作
10、家梦。 我问他: “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 他说: “岂止是不用放牛! ”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 “一本书主义 ”,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1973年, 18岁的我就跟着 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
11、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 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1978 年,我 23 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 (妈妈 )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
12、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 “妈妈 ”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 ,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 “四人帮 ”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 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 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 ”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
13、我。 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 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 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读者杂志 2011年第 16期) 【小题 1】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 18岁、 23岁时创作的经历。( 2分) ( 1) 18岁时 : ( 2) 23岁时 : 【小题 2】结合文章第( 4)段中 “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 说一说当 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 2分)
14、答 : 【小题 3】文章第 (10)段中 “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 ”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 【小题 4】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2分) 答 : 【小题 5】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 3分) 答 : 答案: 【小题 1】( 1) 18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 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胶莱河畔第一章。 ( 2) 23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
15、,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 【小题 2】 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感慨当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教; 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 (答出两点即可得 4分) 【小题 3】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编辑钢笔字体的潇洒漂亮、龙飞凤舞,也突出了我对收到第一 封编辑来信的印象之深刻,记忆之鲜活。 【小题 4】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
16、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做人和写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小题 5】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了随着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文,我的 “腰带和裤裆 ”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小题 1】试题分析: “简要概括作者 18 岁、 23 岁时创作的经历 ”是审题的要点,所以在概括的时候一定要把 “创作经历 ”突出出来。 18岁时的经历在八、九段,23岁的经历在十段,抓住重点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感知,在
17、此基础上,找到答题范围,找出是有关谁,什么事,事件的结果如何即一般要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尤其是背景、人物、事件、结果几个要素 【小题 2】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语句出自第四段,结合前面的二、三段,我们不难理解出, “张老师发现了我的文学才能,但后来却与张老师翻了脸 ”是 “我 ”感慨的内容与起因。由此可以概括出问题的答案: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提炼概括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确定答题范围(一般要到题干中的语句附近语段去寻找),然后要从前向后找关键语段及关键语句,并将其加以概括。注意概括要全面,不要因遗漏而失分 【小题 3】试题分析: “摇头摆尾 ”明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 “潇洒
18、的字体 ”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 “我 ”对第一封编辑来信的印象的深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修辞有哪些,如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赏析时一般要结合语境,甚至是上下文,拟答时一般要运用 “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情感 ”这样的模式。 【小题 4】试题分析:全文以时间为序写 “我的梦想 ”,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写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自己做人和写文章的感悟的一步步加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特点的把握能力。 点评:一篇文章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独特写作手法和叙述风格就是它的 写作特色。结
19、构上,可以是文章的用词,句式,谋篇布局,伏笔照应,情节设定;内容上可以是修辞描写,角度观点,立意主旨。我们在学习不同的文章时要注意区别鉴赏。 【小题 5】试题分析: “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 ”是题干中的审题点,文中像这样的地方有很多,找出一处最为明显的易于分析的语句加以分析即可。如 “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再如 “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修辞有哪些,如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 ,赏析时一般要结合语境,甚至是上下文,一般要分析出句子写出了 内容,表达了 情感。
20、祖母的葵花( 16分)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开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 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 “乌子 ”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
21、,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 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 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 “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温岭 第三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