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1365-2008 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据.pdf
《GB T 21365-2008 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1365-2008 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据.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99L 60 园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 1 365-2008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学习对象元数据Information technology-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Learning object metadata200801-14发布 20080601实施宰瞀髁鬻瓣訾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11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元数据结构概述51基本元数据结构52数据元素一53列表项54词汇表一55最低峰值56字符集57表示6一致性61元数据实例的一致性62元数据的一致性7基本模式8多语言
2、字符串9日期时间10持续时间11词汇表目 次GBT 21365-20081112333444555555毖船弘衢刖 吾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元春、郑莉、沈中南、向欣、郭玲、刘银涛。GBT 2 1365-2008GBT 21365-2008引 言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对学习对象进行描述的问题。本标准规定了对学习对象的描述方法,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教育者或自动化的软件等对学习对象进行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同时在开发统一目录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习对象及其元数据的使用情境存在文化和语言的
3、多样性,促进学习对象的共享和互换。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概念数据模型,本标准保证学习对象元数据的绑定之问有较高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这样,不同绑定之间的转换就会变得简单直接。本标准规定了一个基本的元数据模型,在此之上能建立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如:用于存储学习资源的教育资源库、用于制作课件的著作工具和用于播放课件的教学管理平台等。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诩学习对象元数据GBT 21365-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学习对象元数据的数据元素。也规定了一个概念数据模式,用于定义关于学习对象的元数据实例结构。对于本标准,学习对象被定义为可以用于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数字或非数字的任何实体。对于本标准,学习对象的元
4、数据实例描述了适用于学习对象的有关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被分为9个类别:通用、生存期、元一元数据、技术、教育、权利、关系、评注和分类。本标准所规定的概念数据模式允许学习对象和描述该学习对象的元数据实例的语言多样性。这种概念数据模式规定了组成学习对象的元数据实例的数据元素。本标准预期由定义数据模式的实现描述的其他标准所引用,这样,学习对象的元数据实例可以被学习技术系统用来管理、定位、评价或交换学习对象。本标准不定义学习技术系统如何表示或使用学习对象的元数据实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
5、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88-1998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eqv IsoIEc 646:1991)GBT 2659 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qv ISO 31661:1997)GBT 488012005语种名称代码第1部分:2字母代码(ISO 6391:2002,MOD)GBT 7408 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2000,IDT)GB 130001 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
6、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idt ISOIEC 10646-1:1993)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8221 2000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环境与系统软件接口 独立于语言的数据类型(idt IS0IEC 11404:1996)IETF RFC 1766:1995语言标签标识IETF RFC 2048:1996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充协议(MIME)第4部分:注册规程IETF RFC 2425;1998 目录信息的MIME内容类型IETF RFC 2426:1998 vCard MIME目录结构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必备数据元素mandatory dat
7、a dement在数据结构中定义,并且必须在数据结构的实例中出现的数据元素。“必备”属性属于数据元素的约束属性之一。GBT 21365-200832多语言字符串langstring一种能表示一个或多个字符串的数据类型(见39)。一个多语言字符串的值可以包含多个语义相同的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可以是不同语种的翻译或选择性的描述。33类别catalog相关数据元素的集合。34可选数据元素optional data element在数据结构中定义,但不一定要求在数据结构的实例中出现的数据元素。“可选”属性属于数据元素的约束属性。35扩展数据元素extended data element在相关标准之外定义
8、并允许在数据结构的实例中出现的数据元素。“扩展”属性属于数据元素的约束属性。36LOM数据元素LOM data element一种数据元素,在本标准中对其定义了名称、解释、大小、排序、值空间和数据类型。37约束状态obligation statuses对数据元素的某种要求,用于确定一个数据结构的合法性,包括“必备的”、“有条件的”、“可选的”、“扩展的”等。38值空间value space某一数据类型(见39)的取值范围。注:值空间一般以枚举的形式直接给出,或通过引用别的标准加以定义。39数据类型data type由某一类值组成的集合的一个特性,该属性描述了这些值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以及所能施加的
9、操作。310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用于学习、教育或培训的数字或非数字的任何实体。311最低峰值smallest permitted maximum应用程序至少能支持的列表项数或字符串长度。该最低峰值应用于具体实现,由它确定实现所必须支持的最小的最大值(见55)。4缩略语LOM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2GBT 21365-20085元数据结构概述51基本元数据结构描述学习对象的数
10、据元素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别。LOM V10基本模式(见第7章)由以下9个不同的类别组成。通用:组合了对学习对象进行整体描述的通用信息;生存期:组合了与学习对象的历史和当前状态有关的特征以及在演化期间已经影响该学习对象的那些个人和组织;元一元数据:组合了元数据实例本身(不是元数据实例描述的学习对象)的信息;技术:组合了学习对象的技术要求和技术特征;教育:组合了学习对象的教育和教学特征;权利:组合了学习对象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条件;关系:组合了定义在学习对象与其他相关学习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评注:组合了对学习对象在教育使用上的一些评论,以及这些评论的作者和创作时间的信息;分类:描述了学习对象与某个
11、或某些特定分类系统的关系信息。在总体上以上九个类别组成了LOMVl0基本模式。由于任何分类系统都能被引用,因此分类类别为LOM V10基本模式提供了某些扩充类型。52数据元素51规定的类别将数据元素分成组。LOM数据模型是数据元素的分层结构,包括聚合数据元素和简单数据元素(分层结构的叶结点)。在LOM V10基本模式中,只有叶结点才有自己的值,并由与之相关联的值空间或数据类型进行定义。LOM V10基本模式中的聚合数据元素没有自己的值,因此它们没有值空间或数据类型。对每个数据元素,LOM V10基本模式都定义了下列内容:名称:数据元素的名称及对应的英文名称;解释:对数据元素的释义;约束:对数据
12、元素约束状态的描述,包括必备数据元素,有条件的数据元素或可选数据元素;大小:允许的值的个数;注:可能包含最低峰值。次序:值的次序是否有意义(只适用于具有列表项的数据元素,见53);举例:一种说明的例子。对于简单数据元素,LoM V10基本模式也定义了:值空间:数据元素的取值范围。一般以词汇表或者引用另一个标准规范的形式出现(见38);数据类型:指明数据元素的值是多语言字符串(见第8章)、日期时间(见第9章)、持续时间(见第10章)、词汇表(见第11章)、字符串或未定义。注:可能包含最低峰值。对LOM V10基本模式的扩展应该保留LOM V10基本模式中数据元素的值空间和数据类型。对于LOMVl
13、0基本模式中的聚合数据元素,扩展不能定义数据类型或值空间。数据元素的编号方式表示了数据元素的层次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例如,聚合数据元素。72:关系资源”有两个组成部分:“721:关系资源标识符”和“722:关系资源描述”。前一个数据元素同时又是一个聚合,它包括组成部分:“7211:关系资源标识符类别”和“7212:关系资源标识符表项”(见53中对具有列表项的聚合数据元素的解释)。所有的数据元素被分成两类:必备数据元素和可选数据元素。即一个一致的LOM实例必须包含恰当的数据元素(见第6章)。对于一个一致的LOM实例,如果某个聚合数据元素是“必备”的,这并不意味着聚合数据元素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必备
14、”的,组成部分的约束属性由其自身决定。例如,“1:通3GBT 21365-2008用”是必备数据元素,而“16:通用覆盖区”是可选数据元素。如果某个聚合数据元素是“可选”的,但它的某个组成部分是“必备”的,这意味着如果元数据实例中出现了该聚合数据元素,那么它的组成部分对于元数据实例来说是“必备”的。例如,“31:元元数据标识符”是可选数据元素,但它的组成部分“311:元一元数据标识符类别”是必备数据元素;因此如果元数据实例中出现了“31:元一元数据标识符”,那么组成部分“311:元一元数据标识符类别”必须在元数据实例中存在。由于第7章LOM V10基本模式中严格规定了聚合关系,所以在一个LOM
15、实例中,聚合数据元素的组成部分只能按照定义作为所属聚合数据元素的组成部分出现。例如,按照定义,“721:关系资源标识符”是“72:关系资源”的组成部分,即组成部分的出现自动说明了该组成成分所属聚合数据元素的存在。53列表项在元数据实例中,某些数据元素的值可以不是一个单一的值,而是一个列表。列表应该是下面两种类型之一。有序的:值的先后次序是有意义的。例如:在某一出版物的作者列表中,第一个作者可能是最重要的。又如:在层次化的分类系统中,分类路径的次序是从一般到具体。无序的:值的先后次序没有意义。例如:对于某个学习对象,包含三个不同语言的短文本来描述它的教学用途,那么这些文本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它们之
16、间的次序变换并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如果一个聚合数据元素具有列表项,那么列表中的每一项都应该是一个聚合数据元素组成元素的多元组。例如:LOMVl0基本模式中规定数据元素“11:通用标识符”具有无序的列表项,这就是说,数据元素“11:通用标识符”的值是二元组(“111:通用标识符类别”,“112:通用标识符表项”)的一个无序列表。其中每个“111:通用标识符类别”的值确定了对应的“112:通用标识符表项”的值是何种类型。54词汇表本标准为某些数据元素定义了词汇表。词汇表是一个推荐使用的取值列表。当然,也可以使用列表中没有的值。但是,使用推荐值的元数据将具有最大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也就是说,这些元数据
17、将最大可能地被别的终端用户所理解。以“词汇表”作为数据类型的数据元素的值是一个二元组(来源,值),具体见第11章。如果“来源”是“LOM V10”,那么取值来自于本标准定义的词汇表;注:如果“来源”不是“LOM V1o”,那么取值来自于用户和实现者所创建的词亡表,创建的词汇表不应该与本标准本版本定义的词汇表相冲突。如果用户使用的词汇表与LOM V10的词汇表相互交叉,那么所有包含在本标准定义的词汇表中的值的来源都应该是“LOM V10”。这样能使本标准定义的值具有最大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以下给出的是数据元素“52:教育学习资源类型”在不同情况下的例子。示例1:如果该数据元素的值恰好在LOMVl
18、0的词汇表中,如“同卷”,那么就表示为(“LOMVl0一,“同卷”)。如果LOMVl0词汇表中的取值能够充分表示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尽量使用词汇表中的值。示例2:如果用户想要的值不在LOMVl0的词汇表中,那么用户可以使用如下指定值:(。http:wwwceItsceduon”,“常见问题解答”)。这种方法为学习对象的索引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但却是以降低。语义互操作性一为代价的。由某个组织或终端用户个人指定的值不能在大范围内一致地使用。示例2中,词汇表的来源用一个URI指定,这种方法较为实用,但使用URI不是一种要求。55最低峰值在LOM V10基本模式中(第7章),最低峰值的定义适用于如下两
19、种情况。具有列表项的数据元素:所有处理LOM实例的应用程序至少应该能够处理最低峰值所规定的列表项数。也就是说:应用程序一般会定义所能处理列表项数的一个上限值,这个上限值不能小于最低峰值。GBT 21365-2008数据类型为字符串或多语言字符串的数据元素:对于数据元素中的字符串(不管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包含在多语言字符串中的),所有处理LOM实例的应用程序至少应该能处理最低峰值所规定的字符串长度。也就是说:应用程序一般会定义所能处理字符串长度的上限值,这个上限不能小于数据元素的数据类型所规定的最低峰值。注1:定义最低峰值是为了能覆盖大多数情况。注2:上文中“处理。的含义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程序。56
20、字符集本标准定义了学习对象元数据的一个概念上的结构,没有规定绑定、编码和表示上的问题。LOMV10基本模式投有规定字符串的编码方法(对于不受任何限制的字符串的值,本标准引用了GB 1300011993中的字汇),但是无论怎样规定表示方式,对多语言的支持是应该考虑的。57表示对于每一个数据元素,本标准规定了取值的数据类型(如:多语言字符串、日期时间等等)。本标准没有定义元素名称或词汇表中取值的符号表示。这些符号表示将在与本标准对应的绑定规范中定义。在LOM V1o基本模式中,类别之间的次序以及类别和子类别中数据元素的次序仅供参考。LOM V10基本模式的一个实例应该保留类别与子类别之间的嵌套结构
21、,但是不需要保持类别之间的次序以及类别或子类别中子项的次序。例如,类别“5:教育”可以出现在类别“1:通用”之前,在“通用”类别中,子项“13:通用语种”可以出现在子项“12:通用标题”之前。6一致性61元数据实例的一致性一个与本标准严格一致的元数据实例只能由本标准的数据元素组成。元数据实例必须包含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可以包含可选数据元素,但不能包含扩展数据元素。一个与本标准一致的元数据实例必须包含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可以包含可选数据元素,也允许包含扩展数据元素。一个包含了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但每个数据元素都没有取值的LOM实例是一个一致的实例。为了尽可能达到语义互操作,扩展的数据元素不能取代
22、LOM结构中的任何数据元素。也就是说,任何组织不能通过引入自己定义的数据元素来取代LOM中的数据元素。例如:任何组织不能引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名称”来取代“12:通用标题”。注:为了尽可能达到语义互操作,本标准的用户应该慎重地把自己的元数据信息映射到本标准中的数据元素。例如,用户不应该将描述文档字型的元素映射到数据元素。12:通用标题”。62元数据的一致性一个与本标准严格一致的元数据应用程序必须能够支持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可以支持可选数据元素,但不能直接支持扩展数据元素。一个与本标准一致的元数据应用程序必须能够支持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可以支持可选数据元素,也允许支持扩展数据元素。一个与本标准一
23、致的元数据应用程序应该能够支持包含了所有的必备数据元素,但每个数据元素都没有取值的LOM实例。注:“支持”的含义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程序。7基本模式表1定义了LOM V10基本模式结构。GBT 21365-2008表1 LOMVl0基本模式约 大 次编号 名称 解 释 值空间 数据类型 举 例柬 小 序l 通用, 该类别描述了学习对象的一 M 1gencrat 些通用信息。1-1 标识符, 学习对象的标号,该标号全 M -1C 否identifier 球惟一。111 类别, 。112:通用标识符表项” M 1 GB 1300011993的 字符串 “ISBN”catalog 所属标识方案或编目方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1365 2008 信息技术 学习 教育 培训 对象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