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确凿 zo菜畦 q收敛 lin秕谷 b蝉蜕 tu B祈祷 q觅食 m和蔼 i磐石 pn嗥鸣 ho C谰语 ln深邃 su彷徨 png仰慕 m弥高 m D攒成 zn镐头 ho踌躇 ch重荷 h湖泊 b 答案: D 试题分析: “攒 ”应读作 “cun”; “镐 ”应读作 “go”; “荷 ”应读作 “h”; “泊 ”应读作“p”。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
2、、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2分 )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 生命力。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_,有秋的 _,更有冬的_。 A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 C蕴蓄丰硕泼辣 D泼辣丰硕蕴蓄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就话写的是各个季节野草的特点,有春的
3、绚丽,夏的泼辣,秋的丰硕,冬的蕴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 “陌生 ”与 “生疏 ”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陌生 ”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 “生疏 ”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 恰
4、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为了防止甲流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语义矛盾,删去 “能否 ”; B.语义矛盾,删去 “通过 ”; D.语义重复,将 “不再 ”改为 “再次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现代文阅读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
5、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 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 ”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 ”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 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 因为
6、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 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 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她轻轻 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
7、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 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 “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 “怎么会不记得呢? ”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小题
8、1】本文以 为叙事线索。( 2分) 【小题 2】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 2分) 【小题 3】请从文中找出一处描写母亲的语句,并结合此句谈谈母亲的性格。( 2分) 语句: 分析: 【小题 4】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 “我 ”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 2 分) 【小题 5】你对 “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2分) 答案: 【小题 1】手帕 【小题 2】 “我 ”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 “我 ”的外套上,为 “我 ”擦汗;( 1 分) “我 ”十岁生日时,母 亲特意为 “我 ”订制了一块印着
9、“我 ”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例: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吗? 真像一只花蝴蝶呢! ”这句语言描写体现母亲细腻的爱。 【小题 4】运用对比的手法;( 1分)表现了母亲对 “我 ”儿时的往事记忆犹新,体现了细腻的母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 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小题 5】这句话提醒当代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是好事,但更应该懂得体味,懂得珍惜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爱,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围绕手帕来展开叙事,所以,叙 事线索是 “手帕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分析能力。 点评:散文构思的线索,一
10、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来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 “人物:妈妈、我;事件: “我 ”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 “我 ”的外套上,为 “我 ”擦汗; “我 ”十岁生日时,母亲特意为 “我 ”订制了一块印着 “我 ”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 ”,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3】试题分析
11、: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比较多,在文中找到有关母亲语言或神态描写的具体语句,并结合所找语句分析母亲性格(细腻、爱女儿、温柔、慈爱、善良 )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 4】试题分析: “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 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这里将母亲和 “我 ”进行了对比,突出表现了母亲对 “我 ”儿时的往事记忆犹新,体现了母爱
12、的细腻,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 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小题 5】试题分析: “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这句话很值得品味,首先,它提醒我们年轻人,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对那些有意义的值得珍惜
13、的东西,应该留在记忆的深处,应该懂得体味,懂得珍惜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 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阅读社戏中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7分) (甲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
14、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 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羊蹲在草里。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文)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
15、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 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小题 1】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甲、乙的内容。( 2分) 甲文: 乙文: 【小题 2】 “我 ”去时的心情和回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2分) 【小题 3】甲文中画框中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3分) 答案
16、: 【小题 1】甲文:月夜航船。 乙文:月下归航。 【小题 2】去时心情很急切 ,回时很轻松欢悦(几分留恋) 【小题 3】山是不动的 ,动的是船 ,这种写作手法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化静为动 ,衬托船行的迅速和 “我 ”的急切心情。 【小题 1】试题分析:甲文主要写的是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我们坐船在赵庄的路上的所见所闻;乙文主要讲的是看完戏,从赵庄坐船回来时的情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画面的 概括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描写的画面,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把作者描写的各种景物结合起来分析其共有的特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
17、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 ”这是作者去时的心情,心情很急切。“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这是作者回来时的心情,还有几分留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点评:怎样才能切准情感把握的脉搏,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在把握 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或联系主旨来理解。(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常常出现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这些语句,往往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也显示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3)根据人物语言,分析情感态度。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湖州市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