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 周本纪: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襄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下列与材料中所体现的分封对象最为一致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C “太公望封于齐 ” D “微子启,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 周封微子启于宋 ”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先王之后, D项是殷商后裔,与材料中分封的对象最为一致,故选 D。 A 项是分封制下权力的继承原则,与材料无关; B项
2、说的是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C项说的是功臣。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 (包括艺术家们自己 )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与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相符的作品是 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B浪漫主义的雄狮 C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 D从传统到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 “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可判断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点,故选 D。 A项错误,材料并非
3、说的是漫画,而是现代主义特点的美术作品; B项主要是体现的是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不满,但是对未来还是充满着希望; C 项侧重的是光和色,重视的是人的感觉。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西方的美术 单一主义的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改革,遵循多元化的原则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改变 IMF以推行汇 率自由化及资本市场全面开放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 ”,美国应正确履行 “美元责任 ”。材料表明 A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仍在继续 B当今美国仍然处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受到冲击 D政治多极化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明显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
4、在 20 世纪 70年代解体; B 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美国是否还是处于经济的霸主地位; C项正确,从材料 “改变 IMF以推行汇率自由化及资本市场全面开放为核心的 “ 华盛顿共识 ”,美国应正确履行 “美元责任 ”可以看出,故选 C。 D项错误 ,政治多极化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国托马斯 潘恩在 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 “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这两种 “暴政的残余 ”分别是指 A国王和上议院 B国王和内阁 C国王和下议院 D内阁和上议院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潘恩反对君主专制,
5、主张人民主权,英国的上议院由贵族组成,由此判断出 A项符合题意。 BD项中的内阁是民主的体现; C项中的下议院掌握实权且是选举产生。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 1917 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时期有 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其中最不可能的是 A有社会保障 B科学与技术有成就 C工业强大 D有公民和政治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不可
6、能有公民的政治自由,故选 D。 ABC项都是正确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 “如今 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材料中的 “正规戏、舞台戏 ”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 “
7、求同存异 ”外交策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 ”、 “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 1954年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故选 C。 A项是在 1950年,并非参加的国际会议; B项也与材料中的 “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 ”不符; D项是在 1955年,是在日内瓦会议后,与材料中的 “第一次 ”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近年来,出 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
8、质是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 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看出 ,目前学术界对蒋介石的认识是多元的 ,这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故选 A。 B项与材料无关 ;C项是对学术研究的误解 ;D项是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 ,不是现象反映的实质。 考点:史学研究 多元史观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
9、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康有为并非是因循守旧的人,因为他主张要变法,要实行君主立宪,故 A项是错误的;康有为未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他主张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自己的 政治主张,故 C、 D两项是错误的;故本题应选 B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变法 对康有为的认识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 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
10、因 A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B民族危机加深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的时间 1900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到初步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奖励工商,故选 A。 B项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 CD项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但是不是直接原因。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术界普遍认为,罗马法体现了 “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 ”和罗马人的 “务实精神 ”, “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 ”和罗马人的 “务实精神 ”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统一社会道德 B民主政治、调节
11、社会秩序 C人文主义、规范社会行为 D轮番而治、扩大帝国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古希腊人而言,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对人的理性的追求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对罗马人而言,法律是规范、调节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工具。故选 C。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而不是外在的行为,不能视道德自律为法律,排除 A;民主政治和轮番而治是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而非哲学思想,排除 B、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王阳明 “龙场悟道 ”。以下符合王阳明所悟的 “道 ”的是 A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12、” B “人生大病,只是一 傲 字 ” C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 ” D “人之求知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是 “吾性自足 ”,这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特征,即理在心中,不必假借外物。 A项说的是做事要符合规律,循序渐进; C项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的主张,与王阳明的治学思想途径上相反; D项说的是求知是一步一步前进的过程,并且只有学习才能见识更广。因此 ACD项均与王阳明的理在心中不符; B项正确,根据王阳明的观点,心决定一切,得病完全可以自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心学 明清时期景德镇曾流传一首歌谣: “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
13、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 ”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坯房把握泥料性能和泥坯厚度 B瓷工们要用手控制泥量 C瓷工们干一种重复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改变 D坯房是不够重要的一个工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是说的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程序以及工匠们的生活的问题。根据材料可以分析的出在制作瓷器的过程中坯房把握泥料性能和泥坯厚度,瓷工们要用手控制泥量,瓷工们干一种重复的 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改变,因此 ABC项都符合题意。 D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匠们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并非说的是坯房是不够重要的一个工种。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的手工业 制瓷业 综合题 ( 15
14、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 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 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 “袭船战 ”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 546艘被击中
15、, 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 64%,法国占 35%,美国占 21%,意大利占 32%,英国占 14%,德国占 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
16、去 “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6分) (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 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9分) 答案:( 1)( 6分)原因:宗教教派分歧;民族问题;经济利益(石油资源);大国干预。(答到 3点即可得 6分) ( 2)( 9分)影响:中东:中东国家分裂;阿拉伯国家矛盾激化,给这一地区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推迟了中东和平进程。(答到 3点得 5分) 世界:大国趁机插手中东事务,此地区更加动荡不安;石油价格上涨,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
17、、归纳能力。第( 1)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 2)题可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概括。 本题考查两伊战争的原因和影响。第 (1)问,从材料信 息和所学知识两个角度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第 (2)问,从对中东地 区和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来源包括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两 个方面。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两伊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 19世纪 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
18、宪法 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考,在 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 “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 ”,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今天( 1940年 2月 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西省 重点中学 盟校高三 第二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