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 “放大法 ”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 “等效替代 ”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 A正确
2、扭秤实验可以测量微弱的作用,关键在于它把微弱的作用经过了两次放大:一方面微小的力通过较长的力臂可以产生较大的力矩,使悬丝产生一定角度的扭转;另一方面在悬丝上固定一平面镜,它可以把入射光线反射到距离平面镜较远的刻度尺上,从反射光线射到刻度尺上的光点的移动,就可以把悬丝的微小扭转显现出来,故 B正确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但是电场强度 与电场力不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不成反比,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的性质确定故 C错误合力与分力 ”“总电阻 ”“交流电的有效值 ”用的是 “等效替代 ”的方法,故 D正确本题选说法错误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 ( 6分)美国和俄罗斯的
3、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 (钙 48)轰击 (锎 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 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 . 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 3个相同的粒子 x,再连续经过 3次 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 282的第 112号元素的原子核, 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 x是 (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 粒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在衰变的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电荷守恒定律可得,所以 x粒子的电荷量为零再根据质量守恒,所以 x粒子的质量数为 1,所以该粒子为中子,故BCD错误, A正确 考点: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一小球从光滑的斜面
4、上的 O 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依次经过 A、 B、 C、D、 E五个点,已知 AB=BC=CD=DE,物体经过 B点时的速度 和 AE一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段的平均速度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从光滑的斜面上下滑,物体运动的越来越快,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来越短;所以有: , ,故,而 表示 BC 之间的平均速度,因为物体是做加速运动的,所以在 B 点的速度 小于 BC 之间的平均速度,故 , B 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探路者 ”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 A、 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
5、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天体 A、 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 A、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D天体 A、 B的密度一定不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 A、 B 中任意球形天体的半径为 R,质量为 M,卫星的质量为 m,周期为 T则由题意,卫星靠近天体表面飞行,卫星的轨道半径约等于天体的半径,则有 ,得 , T相等, R不一定相等,所以天体 A、 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 A错误天体的密度为 ,联立得到 ,可见, 与天体的半径无关,由于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则天体 A、 B的密度一定相等故 D错误
6、;卫星的线速度为 , T相等,而 R不一定相等,线速度 不一定相等故 B错误天体 A、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即 ,可见天体 A、 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正比故 C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 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 M驶向对岸 N 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B 试题分析:静水速垂直于河岸,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的方向偏向下游故 A正确;当船头偏上游时,若船静水中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合速度垂直河岸,会出现这种轨迹,故 B正确;因船头垂直河岸,又存在水流,因此不可能出现这种 运动轨迹合速度不
7、可能垂直河岸,故 C错误船头的指向为静水速的方向,静水速的方向与水流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应偏向下游故 D错误 考点:考查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 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 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 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 M的值 aM -g 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N 的值 TN mg 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 m 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对货物作为研究对象,货物受到重力和竖直的拉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 ,因此,图线与纵轴的交点 M的值,图线与横
8、轴的交点 N 的值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 AB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图像的综合。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的 O 点先后以 和 的速度水平抛出 A、 B 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A 2 : 3 B 4 : 5 C 4 : 9 D 3 : 5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当 A、 B 两个小球都能落到水平面上时,由于两者的下落高度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则水平位移之比为初速度之比,为 2:: 3 A正确;当 A、 B都落在斜面的时候,它们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比值即为斜面夹角的正切值,则 ,则时间 可知时间之比为 2: 3,则根据可得水
9、平位移大小之比为 4: 9 C正确;当只有 A落在斜面上的时候, A、 B水平位移之比在 2: 3和 4: 9之间,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半圆柱体 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 MN,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 O,但挡板与半圆柱不接触,在 P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 小圆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 MN绕 O 点缓慢地顺时针转动,在 MN 到达水平位置前,发现 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 对 Q 的弹力逐渐增大 B MN 对 Q 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 P、 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Q
10、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小圆柱体 Q 受力分析,受到重力 G、 P给它的支持力 和挡板MN 给它的支持力 ,用三角形定则,力的三角形 与几何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据对应边成比例, 的大小变化与 EF 边的长度变化成比例, 的大小变化与 OE长度变化成比例,当挡板 MN 顺时针转动时, EF边变短则 变小, OE边长度变长,则 变大,所以 A选项正确而 B选项错误;地面对 P的弹力正是地面对 P、 Q 整体的支持力,由于 P、 Q 重力之和不变,则地面对它们的支持力不变,所以 C选项错误;由于 MN 缓慢转动,整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 Q 的合力可以看成是 0,所以 D选项错误。
11、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动态平衡和受力分析的能力。 某电视台每周都有棋类节目,如棋类授课和评析,他们的棋盘都是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布有磁铁,而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关于棋盘和棋子有下列几种说法: 小棋子共受四个力的作用 每个棋子的质量肯定都有细微的差异,所以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棋盘面应选取相对粗糙的材料 如果某个棋子贴不上棋盘,总会滑落,肯定是其质量偏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棋子带有磁性,受到重力,静摩擦力,磁场力,和弹力四个力作用, 正确;在竖直方向上小棋子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而静止,所以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每个棋子的质量肯定都有细微的差异,所以受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工大附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适应性 训练 理科 综合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