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省铜鼓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省铜鼓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省铜鼓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省铜鼓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 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妖 娆 (ro)襁褓 (qin bo )田 圃 (p)喑 哑 (n) B禁 固 (g)油 膏 (go)亵 渎 (d)骈 进 (pin) C强 聒 (gu)旁 骛 (w)陨 落 (yn)灵 柩 (ji) D 弥 留 (m)恪 尽职守 (g)灰 烬 (jn)谀 词 (y)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读音和字形两个点上判断。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
2、时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项 “喑 ”拼音错, B项 “固 ”字形错, D项“恪 ”注音错,故 C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 )( 2分) A李老师批改作业废寝忘食,讲起课来 强 聒不舍 B他 妄自菲薄 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明天我们的班长就要转学了, 弥留之际 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留言并且合了影。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 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
3、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答案: D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成语,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用反选排除法, A句“强聒不舍 ”是贬义词,不符合语意, B句 “妄自菲薄 ”是指自己轻视自己,不符合语意, C句 “弥留之际 ”是指人将死之时,不符合语意,故 D对。 考点: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宜春 “最美中学生 ”赵甜舍己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 “90后 ”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B从人的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4、C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爸爸去哪儿最近风靡网络,这首歌一发布就迅速摘得各类音乐排行榜第一名的桂冠。 答案: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用反选法, A句 “通过 ” 和“使 ” 搭配使句子缺少主语, C句 “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词序不当, D句 “第一名 ”与 “桂冠 ”重重,故 B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
5、序排列 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公路的行车线也将采用光致发光涂料 ,白天时利用阳光充电 ,夜晚为道路提供照明 ,照明时间可达到 10小时。 这种公路将安装节能灯 ,随着车辆的靠近亮度逐渐提高 ,车辆通过后关闭。 由此可见,智能公路比普通公路更安全并且更具有可持续性。 荷兰计划从 2013年起建造智能公路。 智能公路还将采用温度响应动力学涂料 ,能够在低温天气路面光滑时让驾驶者看到冰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6、比如本题中的 “由此可见 ”“这种 ”。掌握本题几句部分关系,比如第四句是总提句,排除 AB项,第二句 “这种 ”指代第一句的 “智能公路 ”,故答案:为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强调伏尔泰战斗的武器,表达作者的敬佩与赞誉之情一项是( ) (2分 ) 伏尔泰 ,我再说一遍 ,独自一人对 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 ,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 他所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支轻如和风、猛如雷电的笔。 B他的武器是什么 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 一支笔 C一支轻如和风、猛如雷电的笔成了他战斗的武器。 D轻如和风
7、、猛如雷电的一支笔,就成了他战斗的武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要求 “战斗的武器 ”,比如各句。设问句起强调作用,故选 B。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对下面材料提取关键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金庸小说艺术上的成功,得力于戏剧、电影 。戏剧和电影方面的实践,对他的小说创作很有影响。如果说其小说场面和人物调度的舞台化来源于戏剧,那么笔墨描写的视觉化、场景组接的蒙太奇化等则得力于电影。金庸在小说中运用戏剧技巧,形态多样;至于将电影技巧引进小说,更构成了金庸作品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A金庸小说舞台蒙太奇技巧 B金庸小说戏剧电影技巧 C金庸小说艺术舞台
8、蒙太奇技巧 D金庸小说艺术戏剧电影技巧 答案: D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注意几项的区别,一一对照分析。用排除法,短文开头便提及 “金庸小说艺术 ”,即排除 AB两项,再比较 “舞台 ”和 “戏剧 ”,看哪一个是本文的关键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 12分) 不要淡忘了饥饿的记忆 10月 16日是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将在这天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 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 “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 14日,成都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舒刚表示,他将自愿参加 24小
9、时饥饿体验,以此呼吁市民关注粮食安全。 针对这一消息,有网友提出,体验饥饿不如吃饱了多干事。也有网友认 为,守护粮食安全不能止于饥饿体验。在笔者看来,网友所言不无道理,但也决不能以此否定 “体验饥饿 ”的意义。前不久,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透露,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 500 亿斤。如此大的损失,原因很多,但一些粮食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淡薄,对粮食产后损失不重视,甚至失职渎职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让粮食系统体验饥饿,就能够以这样一种“极端 ”的方式,唤起他们 “守粮有责 ”的意识,激发他们爱粮节粮、减少损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更重要的是,像 “无车日 ”、 “地球一
10、小时 ”一样, “体验饥饿 ”实质上是在 倡导一种理念,那就是要以饥饿的体验加深珍惜粮食、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意识,加大对粮食安全的重视。饥饿,曾经是中国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直言不讳,是饥饿促使他走上了文学道路,饥饿和孤独是他写作的动力。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饥饿感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莫说年轻人没有饥肠辘辘的经历,很多年长者恐怕也淡忘了饥饿的记忆。与此同时,节约观念却受到了种种挑战,浪费粮食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让人们找回被遗忘的饥饿感,从而对粮食危机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放眼世界,粮食安全一直是热点话题。尽 管我国粮食生产屡获历史性突破,但国际粮食价格的
11、上扬,还是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增强忧患意识,重视保护耕地、重视粮食安全,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意识,不仅关乎生活方式上的节约还是浪费,更关乎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当然,倡导节约粮食、守护粮食安全,仅仅让粮食系统干部职工体验饥饿还远远不够。我们不妨借助每年的世界粮食日,将 “体验饥饿 ”发展成为一种 “全民行动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经历一些 “饿得慌 ”的警示式体验,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将节俭内化为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 【小题 1】针对粮食问题,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
12、?( 2分) 【小题 2】第 段中,为什么不直接谈粮食重要,而要从倡议说起呢?( 2分) 【小题 3】请简要分析第 段的论证思路。( 3分) 【小题 4】第 段, “放眼世界,粮食安全一直是热点话题 ”中的 “一直 ”能否删除?为什么?( 3分) 【小题 5】阅读本文后,有同学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2分) A “盘中餐,皆辛苦 ”,请珍惜粮食吧! B做 “光盘一族 ”,成 “节约 达人 ”。C拒绝 “餐桌剩宴 ”,回归 “文明饮食 ” 我喜欢 句,理由是 答案: 【小题 1】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珍惜每一粒粮食。 【小题 2】从世界粮食日发起倡议,便于引
13、出话题,引发读者深思。 【小题 3】第( 3)段先指出 “体验饥饿 ”的意义,接着讲述国人的饥饿记忆,然后举莫言的经历,证明饥饿并不遥远,最后,指出应该认识粮食危机。 【小题 4】不能删除。因为 “一直 ”有表示状态持续不变的意思,表明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删去,就使人会理解为粮食只是偶尔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5】示例: A文白夹杂,以直白呼告的口吻感染人,既打动人人心又引人深思。 B用词新颖,同学喜闻乐见,易懂易记。说明 “节约行动 ”的本质是提倡节约。 c“剩 ”与 “盛 ”谐音,意为因为 “丰盛 ”所以 “剩余 ”。同时也强调了开展节约行动
14、是提倡文明的行为。 (言之有理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是在总结全文时归纳出论点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 分析: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和引起读者深思两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论证思路 ”,指论证的过程,即作者先后是如何论证问题的。分析本段的层次,了解作者论证方法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
15、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议论语的准确性来分析 “一直 ”的强调作用,指出其强调了什么,说明删去后语意的变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从标语的语言特点和内容的含义方面分析,说明喜欢的理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文。( 18分) 山 魂 在大山深处,有一座村落,不大。十几户人家,零星的点缀在半山腰的树林里。山脚下有一条傍水蜿蜒曲伸的小路,唯一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多少次我往返于繁华和贫瘠之间,从这条路的起点出发,只是好像从未抵达过终点,或许,这条生命之路原本就没有终点。 有了山,也
16、就有了谷,山和谷紧密相连。这里有一种胸怀,世代的人民就在这山谷里生活。黄昏时分,风就顺着山谷走来了。山里的 风很清很鲜,有一股刚刚翻过的泥土的味道。味道是从北山坡传过来的。每到立秋时节,二婶就催着二叔把北山这块旱地翻好。二叔用牛拉着犁翻好地。再施些牲口的粪便,撒下白菜、萝卜、大蒜的种子,即便是寒冬,依然能看到一片绿色,生机盎然。 风看似无形,却并不散乱。山里有一种涵养,容纳了各种自然的声音。仔细听,风里有山里娃嬉闹的笑声;有狗子妈喊他回家吃饭的呼喊声;有柱子他爹的叫骂声,不知是哪家淘气的娃娃偷摘了他橘子树上的橘子。还有鸡鸭回笼共同奏起的和鸣声。一种声音牵来一种声音,一种声音伴着一种声音。自然和
17、谐地在黄昏的山村蔓延 开来。 山里养育了勤劳的人们。山里的黄昏来的很快,也很短暂。暮色中,有庄稼汉子疲倦的身影。肩上扛着耕地的犁、耙,吃力的走着。身后是一头牛。老黄牛时时低吼着,头一直抬着,向着天空。那低沉厚实的吼声,久久在山谷里回荡。这里的信仰是最朴实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往往最美的是最短暂的,最短暂的也是最长久的。所以要去珍惜,要去懂得。 山里人很质朴、善良,也很好客。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不管你来自何方,是何身份,只要你肯在火塘边落满烟灰的板凳上坐下,他就笑了。倾其所有。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就着刚刚从北山坡采回的青 菜,大碗大碗的请你喝酒,不醉就不放过。你醉了,他的笑容更加憨厚。
18、山里的酒是自家粮食酿的。不烈,很香醇。喝的再多,也不头痛。酒很清澈,也很暖人。 每一滴酒,浓缩了山人里的质朴,每一滴酒,蕴含了山里人的勤劳和乐观。 仔细看,酒里有山里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倒影,有山里人开怀的笑脸。山里人和你交流不用语言,用酒,用他的心。酿酒的水取自那口老水井,日子久了,水井里的水就有了酒的味道,酒的甘醇。醉了,不要紧,就睡,倒头呼呼大睡。山里的夜很静谧,只有些许几颗星星挂在天空,大部分星星都去陪娃娃睡觉去了,都在山里娃娃的睡梦中。偶 尔也传来几声狗吠声,在空空的山野回响,一直传到山的那一边。 夜再长,天始终会亮。天刚刚破晓,那条石板路就热闹起来,忙碌起来。男人们就开始挑水,把大
19、水缸挑得满满的,足够一天用的。水缸是泥巴烧制的,很粗糙。山里人不在乎是否精致,坚实耐用便宜就行,这过日子还得精打细算。水挑满了,女人们就醒了。背上背篓,打开牛圈的门,牵着牛走在前面。男人扛着锄头走在牛的后面。脚步如此默契,不近也不远,紧紧跟随。一直以来都这样走,一直是多久?一辈子。一代又一代,这是山里不变的法则。 地里的草多了,该锄锄了;院子里柴火慢慢变少了,该砍 些了。这是山里不变的习性。山里没有面包,没有牛奶,也就没了吃早餐的习惯,就只是喝上一瓢井水,匆匆上路。女人们很矮,很瘦。矮小也许是遗传的。祖祖辈辈被背篓压矮的。山里人不懂营养搭配,一直都很瘦。但也有一些好处,至少不用减肥,因为没那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省 铜鼓县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