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八年级12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八年级12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八年级12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八年级 12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6分) 澎 pi( ) yn( )怒 呜 咽 ( ) 字 帖 ( ) 贫 j( ) 斟 zhu( ) 答案:湃 愠 y ti 瘠 酌 试题分析: “湃 ”字拼音的声母易错为 “b”; “愠 ”的韵母是前鼻音; “咽 ”不要错拼为 yn或 yn; “帖 ”不要错拼成 ti,注意 “瘠 ”不为误写成 “脊 ”。 考点:汉字音义识记。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误判。汉字,不管是读音还是字义都是很复杂的,掌握汉字的读与写,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时时注意辨识生字,抓住易错点,考
2、此类题时要特别细心。 表达与交流( 20分) 【小题 1】寒假快到了,你的几位亲戚准备在寒假的时候来无锡游玩,请结合无锡的风景名胜或风俗人情、特产设计一段简短的解说词,给自己的亲戚做一回导游。( 5分) 【小题 2】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一纸贺 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 经过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 “珍藏 _”为题目,写一个片段。( 15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00字左右。文章不得出现真
3、实的人名和校名。 题目:珍藏 答案: 【小题 1】示例:到无锡一定要到太湖一游。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 48个,连同沿湖半岛山峰,共有 72峰。 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但作为风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则在无锡。游览太湖,一般都是游览位于太湖北部的无锡太湖 风景区,其胜处又在鼋头渚,去看看吧。 【小题 2】我家珍藏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孩子与我长得非常像,那是被拐走了多年的我的哥哥,爸爸妈妈一直在痛苦的思念着他。爸妈经常拿着这张照片与我说起哥哥的往事,我也经常在心里与哥哥交谈,常常问他:你在哪里?在北方还是南方,上大学了吗?爸爸妈妈是多么想念你啊。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心
4、里总是一阵酸楚,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爸爸妈妈,只有用女儿的孝敬来抚慰他们吧。 【小题 1】 试题分析:选无锡一处著名的景点或名点做一简单的介绍,语言上要亲近,有热情邀请的意味。 考点:语文知识运用。 点 评:本题不难,没有过高过多的要求,但写好不容易,学生要对景点或名点要有所了解,善于用语言简要表述。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片断写作,语言不要多。那么,就写明珍藏的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意义,自己对它是如何认识评价的,有什么情感。不要写此物的来历,节省文字。 点评: 本题有难度,很少的文字,难于发挥。片段写作,训练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学生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即叙述清楚事物又有所抒发情感
5、,确实不容易。 选择题 下面句子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语句是( )( 3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如同病牛一般。 而海呢,你看它没有一刻静止! 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几句之间的关系,再看例句,先说环境(天气),再说山与海的情状,先说山,后说海。 考点:句子结构关系判断 点评:本题有难度,几句的关系不好判断。解答此类题,要把例句多看几遍,找到作者的思路,看清作者所写事物的先后关系,注意选句中的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6、。比如本题中 “而 ”字就是由山静写到海不静。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备受关注的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还未颁出,关于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能不能获奖的争论,早已 脍炙人口 。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 耿耿于怀 。 C庆祝 “六一 ”的晚会上,两个学生模仿的小品让我们 忍俊不禁 。 D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 自命不凡 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中 “脍炙人口 ”是指艺术作用让人享受让人喜爱,不能形容 “争论 ”,应用 “沸沸扬扬 ”; B句中 “耿耿于怀 ”是事情心在心
7、里不能释怀,不符合句意,应用 “过目不忘 ”; D句 “自命不凡 ”指是高看自己看不起别人,是贬义词,不符合句意。 考点:成语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成语的对错比较容易判断。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平时学习要注意识记成语,对成语的含义要深入的了解,才能会使用成语,辨识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中日双方能 否就钓鱼岛问题达成一致,仍是避免战争爆发的关键。 B为了避免节假日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无锡市顺利通过 “全国文明城市 ”的评审。 D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8、句 “能否 仍是 ” 主谓搭配不当,就把 “能否 ”删去; “经过 使 ” 是无主句,应该删去 “使 ”; D句 “克服 错误 ”动宾搭配不当,就删去 “错误 ”。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病句类型,细心判断即可。病句的病因是很多 的,判断病句可先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看看句子是不是缺少成分或搭配不当,再看其它部分有没有问题,比如前后矛盾、语义重复、语序不当,有歧义等。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 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 “欢迎你再来
9、”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 “这将 是一场漂亮 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 “坦承 ”意为 “坦白承认 ”,不隐瞒, “坦陈 ”指 “坦率陈述 ”,判断第一个词就可以排除有 “坦陈 ”的两个选项。 “场所 ”是指具体的地方, “场合 ”是指一种环境,由此最后判断出 B。 考点:近义词。 点评:本题不难,词义和句意比较,易于理解。
10、判断一个句子中用某一个词,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意思,再要了解词的含义。解答此类题,要运用排除法,有条理地分析。 现代文阅读 向泥土敬礼 耿立 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 “圣经 ”上不同的文字。 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 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
11、,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 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
12、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像蚯蚓的痛吗? 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 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 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 。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
13、,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 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 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 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 ?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 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 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 2012年第 3期,有删改) 【小题 1】通
14、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 “父亲 ”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4分) 【小题 2】品味文章第 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 言特色。( 4分) 【小题 3】你如何理解第 自然段中 “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 ”这句话?( 3分) 【小题 4】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5】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2分) 答案: 【小题 1】 懂得泥土和种子有脾气 “不要拗 ”; 与牛相遇时虔敬地后退避让; 不对草们痛下杀手; 误斩蚯蚓后深感内疚; 撒些苞谷给麻雀作犒赏; 用粪滋补泥土; 剔除泥土里的瓦块、砖头; 拾起米粒和碎馍,吹一下就填到嘴里。(每点
15、1分,概括出 4点即可得 4分。) 【小题 2】示例:运用比喻 修辞,将 “父亲 ”比作逡巡的士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清除田间杂物时认真、仔细的神情。或: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泥土、小动物以人的情态,活泼生动,富有情趣。或:运用排比修辞,父亲的连续三个“怕 ”,强烈地表达出父亲对土地及其生灵的关切之情(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1 分,略加分析 1分,表达作用或效果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父亲不嫌脸上的泥巴脏,反而将其当作农人的一种荣耀; 父亲脸上的泥巴也是土地对父亲的一种特别的奖赏; 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泥土的无比尊重以及他和土地之间如同兄弟、邻居一样的亲密关系。(答对一点得 1分,答 对两
16、点得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点出文章的中心; 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 深化作者的感情。(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5】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上的农人更具有淳朴宽厚、钟情于土地、热爱劳作的优秀品质。向泥土致敬,就是向滋养我们的土壤和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致敬。(答出两点即可得全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中写到父亲对泥土生灵的敬重和亲昵很多,找到作者对父亲的行为描写,加以概括,紧扣 “具体表现 ”这个要求,表现, 即行为的表现。 考点:梳理文字,概括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无须思考,只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无锡市 中学 年级 12 质量 监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