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11分)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来到 xx春游 ” ,这样的作文开头曾经很流行,现在快绝迹了。如今春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已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春游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请根据以下材料提供的信息,探究春游离学生越来越远的原因。( 4分) 材料 1:负责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安保工作的秦吉明说,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组织过春游了。 “组织学生出去游玩,免不了要坐车,万一出交通事故怎么办,到了有水的地方又担心孩子溺水。 ” 材料 2:学校要组织春游,必须提前一周提交出游方案和安全预案
2、,经过审批无问题就可以组织春游。学校春游上报的出行登记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数、乘坐车辆,还要有乘车人员保险及应急预案。教委的分管领导戴主任表示,学生集体春游安全问题牵动着各方面的神经,他们在办理审批时也非常严格,各方面问题都考虑妥当才会审批。 材料 3: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过几个月就要中 考了,这段时间正是冲刺阶段,学习压力很大,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春游。 材料 4:前日,不断有家长向教委电话质疑某中学春游收租车费、保险费、门票费等共 245元,是否过高,有没有猫腻。教委责成学校书面答复。为此次活动紧张忙碌了近 10天的老师们都觉得委屈气愤,活动的热情大受影响。 【小题 2】 4月 1 0日海南
3、省澄迈县老城镇欣才学校组织学生春游,途中一辆校车侧翻, 8名学生当场死亡, 3人重伤, 29人轻微伤,包括校长在内的多名责任人被刑拘。而 4月 11号正是成都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原计划的春游时间。经过一夜的谨慎思考,反复权衡,副校 长何萍最终决定按原计划春游。假如你是海南海口晚报的刚刚完成对 4月 1 0日春游翻车事故报道的记者小张,请你对何校长进行一次简短采访提问,你会怎么说?( 3分) 【小题 3】成都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从 2008年建校至今,近七年的时间,每年坚持春游秋游。就在海南春游校车事故第二天,老师们在把安全预案再一次细化后,依然按原计划去非遗公园放风筝。请你为他们的春游活动写一则标语,
4、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小题 4】 3月 27日,湖南省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30名受伤乘客中有 12名中小学生; 3月 2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 一中学组织学生春游,返回途中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9人死亡、 24人受伤。为此西安市教育局就明确规定 “西安市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不统一组织师生外出春游,学生可利用节假日跟随家人外出春游。 ”你支持这个规定吗?为什么?( 2分) 答案:【小题 1】一是担心安全问题;二是相关的审批严格,手续繁琐;三是收费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家长误解;四是来自学习的压力。( 1点 1分,意对即可 【小题 2】( 3分)何校长,您好!我是海南海口晚报的记者
5、小张,昨天海南才发生一起严重的春游翻车事故,包括校长在内的多名责任人被刑拘,请问您为什么不取 消春游计划?或你不担心一旦发生意外你将会担责?或你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确保活动中学生和老师的安全?(须强调采访背景,和安全、个人名利的影响等。) 【小题 3】( 2分)示例:让风筝替我们向白云问好。 放飞风筝,放飞希望,放飞梦想。 在春天的怀抱,我们一起飞翔! 【小题 4】( 2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6、 试题分析:语言交 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4】 试题分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稍 逊 (xn)分 外 (fn)休 浸 (jng)成吉思 汗
7、 ( hn) B 喑 哑 (n)丝 缕 (1)襁褓 ( qing bo) 折 腰 (zh) C闪 烁 (shu)颤 抖 (zhn)凝 望( nng)留 滞 (zh) D静 谧 (m)遐 想 (xi)栖 息( q)喧 嚷 ( rn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 休浸 (jn) ”“ 成吉思汗( hn) ”B中应是 “喑哑 (yn) ”C中应是 “ 颤抖 (ch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景区内有大小溪流 40多条,把四面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气象万千。 。 。 。 。
8、观内有艰深难识的诡异字体和闻名遐迩的 “天下第一奇联 ”。 历经千载的朝源观,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以道教为主的人文景观。 落水成瀑, 128挂瀑布飞悬于山间各具形态, 80米以上高度的瀑布就达 14处。 在幽幽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先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其中望乡台瀑布以 40米宽、 152米高成为中华第一高瀑,引领了四面山瀑布风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里先写自然景观,按从河流写到瀑布的顺序;再写人文景观,先总写后举例说明,所以答案:为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划线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3分
9、) A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 忍冬 的新苗。(能够忍受冬寒) 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鞭笞 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 鸿鹄之志 。(比喻志向远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C中 “鞭笞 ”应是 “用语言打击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 A妖娆鸿鹄红妆素裹温声细语 B衰衣田圃顿失涛涛润如油膏 C憧憬忿恚尉怫然风流人物 D风骚惧往矣文采一代天娇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 A中应是 “红装素裹 ”; B中应是 “蓑衣 ”“顿时滔滔 ”; D中应是 “俱往矣 ”“一代天骄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20分) 换暖 包利民 ( 1)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 “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 ( 2)老李头嘟囔着: “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 ( 3)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 “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 (
11、 4)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 ,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 5)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 “我说出来早了吧? ” ( 6) “能冻死你? ”老李太太说, “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 ( 7)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
12、,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 边驶过。 ( 8)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 9)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 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 “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 ( 10)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 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
13、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 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 11)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 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 “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 ( 12)老李头低哼一声: “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 ( 13)老李太太却说: “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 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
14、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 ( 14)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 15)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 “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 了? ”来源 :学科网 ( 16)开车的战士说: “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
15、,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 ( 17)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 2014年第 4期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两件事。( 3分) 【小题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 “换暖 ”含义。( 4分) 【小题 3】请从修辞和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第 (4)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4分) 【小题 4】第 (9)、( 10)、( 11)各有一处写老李太太脸上的笑,请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三个笑容所包含的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16、 (6分 ) 【小题 5】第( 15)段战友问开车的战士 “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开车的战士回答自己是故意的。其实在前文已有句子作了暗示,请找出并写在下列横线处。( 3分) 答案:【小题 1】( 3分)( 1)老李头和妻子,为了儿子放假回家能将屋子弄暖和,冒着寒风,拣了一个月的煤块。( 1 5分) ( 2)写运煤的战士为了多洒些煤让老两口拾,有意把车子开得不稳当。( 1 5分) 【小题 2】( 4分)( 1)指老两口用受寒冻之苦,换得儿子假期回家屋子的暖和;( 1分) ( 2)老人为孩子付出,心里感到的温暖;( 1分) ( 3)运煤战士故意洒煤块以换得两位老人大雪天
17、的暖和;( 1分) ( 4)战士为自己关爱老人,心里感到温暖。( 1分) 【小题 3】( 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雪比作扯碎了的棉花套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下得大且急,突 出了天气的寒冷( 1分),这是环境描写,( 1分)烘托了两位老人冒着严寒起早捡拾煤块的不易,表现了他们对儿子深深的爱( 1分);也为下文战士战士故意多洒煤让老人温暖驱寒的情节作了铺垫。( 1分) 【小题 4】 (6分 )A句:为这次捡的煤比往天都多而感到高兴(庆幸)。 (2分 ) B为仓房已经堆了很多煤而欣慰,觉得没白辛苦。 (2分 ) C想到目标快要实现而兴奋,对儿子回家充满期待。 (2分 ) 【小题 5】( 3分
18、)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1分)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1 分)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 “爱 ”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
19、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 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事物的 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 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0、 A句:为这次捡的煤比往天都多而感到高兴(庆幸)。 B为仓房已经堆了很多煤而欣慰,觉得没白辛苦。 C想到目标快要实现而兴奋,对儿子回家充满期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相关内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20分) 地 震 ( 1)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21、。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 2)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蛋黄 ” 地核;中间是“蛋清 ” 地幔;外层是 “蛋壳 ”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 3)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 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 4)地震分为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重庆市 万州 第二 高级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