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 最恰当 的一组是( )( 2分) 大师上课,不仅功底深,内容丰富,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 ,显风格。有的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搞得活跃了;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 ;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 ,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 A禀性惊世骇俗侃侃而谈 B习性不同凡响侃侃而谈 C禀性不同凡响信口开河 D习性惊世骇俗信口开河 答案: C 试题分析:禀性就是人的本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资质。这种资质大多来自遗传因素。习性是经过环境、自然等因素而养成的特征。
2、惊世骇俗: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侃侃而谈:侃侃:说话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5分)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 新因为梅的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家) B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体会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3、。(红楼梦)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复活) E 1806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 “纳税最高 ”的人物。他由原来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A梅的死并未让觉新觉悟,他也没有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二弟觉民逃婚。 C伽西莫多没有
4、帮助乞丐大军,反而误会了他们要伤害爱斯梅拉达而对他们发起攻击。(答对一项 给 3分,答对两项给 5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理石鸽子 丹麦 凯尔德 阿贝尔 日历告诉人们,圣诞节即将来临了。 一位愁眉苦脸的姑娘边嘟囔边跨上她的自行车。她小名叫安娜,至于姓什么,那是无关紧要的。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对人生的一切都敬而远之,每天坐在商店的收款机前闷闷不乐地工作。下午五时,她骑自行车回家,次日九点,她又准时开始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如此日复一日,心如死灰。商店里顾客如潮,人们拥进拥出,采购最后 一批圣诞
5、礼品。好一派圣诞良辰的热闹气氛。可是,如果无处享受这圣诞节气氛,那么它来临不来临又有什么两样呢? 安娜,那位心情忧郁的姑娘,边骑自行车边这样想。在墓地的门口,她买了一束圣诞节时才开放的郁金香,这束花虽然枝细叶瘦,却顽强地用它那炽烈的颜色引人注目。安娜要把这几朵插在枝条拂地的松树上,剩下的要点缀大理石白鸽子底座四周围着的镀镍栏杆。 安娜肃立在墓前。坟墓维护得很好,四周有一圈黄杨灌木丛,一道锁链围栏阻止闲人进入那块通向墓碑的小花园。这块在寒冬中由石砾和玫瑰花组成的方寸之地是她的财产,是她在大地脸上一星星 私产。安娜怀着悲痛的心情扫了墓,然后坐在一张罗马风格的长铁椅上陷入沉思。她的脸庞已有些憔悴,人
6、们把她忘了,因为人们对她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从来没有人想到她,没有人赠给她礼品。 墓碑之间的空地黑的,只有那只大理石小鸽子散发出洁白的光彩。它真可爱啊!它总是守候在故人与鲜花中间。除了这里,它又何处能去呢! “你不要紧吧? ”那只鸽子扬了扬头说, “我心里好难受啊,我独自一个陪伴着这墓地,那碑文我能横着、竖着、正着、倒着背诵如流了。你认为这有什么乐趣吗?绝对没有! ”安娜一下子目瞪口呆。 “是的,你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难受! 我这只紧闭双喙的鸽子越来越像一只漫画上的秃鹰了。而你跑到这儿来,拔拔草,松松土,把所有干枯的树叶扫到人家的墓地里,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乐趣罢了! ” “鸽子啊,你怎么冤枉
7、人呢! ”这是安娜惟一能讲的话。 “哼,别把我与你的鸽子混为一谈!我是大理石之身。即使不是大理石鸽子,我也会成为石碑的。我奉劝你赶快回家,你简直令人讨厌。我憎恨那些靠着往事而生存的人,尤其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 “你这只可恶的鸽子,心眼儿太坏了! ” “是的,你说得不错。可你到底是何等人呢?你只不过是人口普查表上的一张照片,近况:未婚,特征:接受不起别人的礼物。 ” “可是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什么呀。 ”安娜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边擦鼻子边抽泣着说。 “没有吗?我要说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值得夸耀的,很值得夸口的。它不是别的,而是这大地,整个地球! ”鸽子边说边高傲地展开翅膀,它立足不稳,险些栽进后面的扁柏
8、丛里。 “可是我要大地有什么用呢? ”她说,这时候一泓泪水已含在她的眼里,她几乎哭起来,因为那鸽子在逗弄她。 “瞧,你自己瞧! ”那鸽子暴躁地叫着。 “你既不知道人家送你什么, 也不情愿接受人家给你的礼物。实际上,早在许多年前你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得到了它。但是你的父母当时说,对你来说嘛,还是等一等更好。这样一来,地球殷切地等了你多年,它以为你总有一天会想到它的。然而你却没有,直到现在我再次慷慨大方地把它送给你时,你还是不愿笑纳。它太大了,是不是?放不进抽屉里。你要大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当然是在它的怀抱里生活,生活 我说的是生活!我的礼物太妙了,简直太美了。好了,他们要关门了,你还是快走吧。你以
9、为我愿意守在这里看着你一整夜吗? ”那鸽子再也不吭声,又去聚精会神地默读墓碑上死者的生卒年 月和姓名了。 在公墓外边,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间充满了音乐和油煎饼,还有用粉红纸包装、彩带缠绕、插着松枝的礼物。所有松树都好像要去参加化装舞会的人们一样,被打扮得异常美丽。安娜,那位郁郁寡欢的姑娘站在那里,双手抚摩着自行车。突然之间,空气变得清新宜人,那姑娘弯下身去,把手放在大地上说:“谢谢,谢谢,我愿意要你。 ” 当她骑着自行车顺着街道驶去时,那马路说道: “祝你圣诞节快乐! ”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围绕着安娜的转变展开,情节的进
10、展一波未平一波又 起,充满悬念,激发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 B文章对安娜这一人物的刻画着墨不多,但是她那自怜自艾,沉浸于过往的不幸遭遇不能自拔的形象依然跃然纸上。 C文章描写了墓园外圣诞节繁华热闹的氛围,点出了人们在圣诞节喜气洋洋的心情,购买圣诞礼物的喜悦,反衬出安娜的孤单。 D大理石鸽子教导安娜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活,不要靠往事生存,安娜最终领会了它的意思,准备迎接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E小说的最后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用拟人的手法,借马路之口说出了安娜的转变;其次也预示着安娜将开始新的生活。 【小题 2】结 合全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 【小题 3】小说以 “大理石鸽子 ”为
11、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小题 1】 A C (答对一项给 3分,答对两项给 5分) 【小题 2】用拟人的手法,借鸽子之口说出没有与外界交流的生活是单调苦闷的。( 2分)用大理石鸽子的生活影射安娜的生活也是毫无乐趣的。( 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小题 3】大理石鸽子与安娜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让安娜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以 “大理石鸽子 ”为题,能起到提示文章内容的作用。( 3分)“大理石鸽子 ”原本是不会说话的,但文中的大理石鸽子却能思考能说话,还有脾气,甚至了解安娜的过去,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阅读
12、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 年 9 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 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 “题 ”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
13、是, 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 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 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 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 “瘸腿 ”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 1931年 9月 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九 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
14、后数理课程超过了 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 天才 ,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 1940年 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
15、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 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 卡门的 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
16、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 到了冯 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 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17、。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与钱伟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自小看古书长大不无关系。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很好地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 道理。 C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都相似。
18、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E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绩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小题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 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请简要陈述理由。( 2分) 【小题 3】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钱伟长为何 “扬短避长 ”一样能够取得成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小题 1】 C D 【小
19、题 2】 板壳内禀理论是极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论文攻克了当时的科学难题。 论文发表在导弹之父冯 卡门的祝寿文集,极具影响力。 得到爱因斯坦的肯定与赏识。(答一点得 2分,答两点得 3分,答三点得 4分) 【小题 3】 崇高的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动力。钱伟长改学理科,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振兴祖国的军力,抵抗外族的侵略。这一崇高的爱国理想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障。钱伟长转物理系后学习极度用功,成为理科优秀毕业生;留学期间,通过潜心钻研,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难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脚踏实地、勤奋钻研的结果。 天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钱伟长在文史方面表现出的天赋,
20、反映出他是一个资质好、智商高、记忆力强的人,这也是他后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每点 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重拾中华之 “礼 ”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 ”钱穆赞扬此语 “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 ”。数十年后,钱穆又说: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
21、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 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 “礼 ”者与 “非礼 ”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 “人生礼仪 ”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 展不平衡,各地风俗
22、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
23、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 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漳州 八校高三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