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A 1.5伏 B 24伏 C 110伏 D 220伏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故选 A 考点:电压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故障可能发生在电阻 R1、 R2处,当电键 S由断开到闭合时, A电压表 V的示数一定变大 B电流表 A1的示数一定不变 C电流表 A2的示数可能变小 D电压表 V的示数可能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若电阻 R1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 S断开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所以两电流表示数均为零,当电键
2、 S闭合时,电路中只有电压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 A1因电键 S闭合被短路,没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 A2测量电路电流,因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所以这时示数几乎为零;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A错,两电流表示数都为零不变; 若电阻 R2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 S断开时,电路为断路,电压表电流表均为零,当电键 S闭合后,电路中只有电阻 R1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 A1因 R2断开,没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电阻 R1两端的电压,即为 电源电压;电流表 A2测量通过电阻 R1的电流;即电压表变大,电流表 A1为零不变,电流表从零变为有示数也就是变大。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
3、使用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 p 乙 ,则 p 甲 : p 乙 的值 A一定大于 1 B一定小于 1 C可能等于 1 D可能小于 1 答案: A 试题分析: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前, p 甲 =p 乙 ; p=F S p 甲 =m甲 g S 甲 , p乙 =m乙 g S 乙 即 m甲 g S 甲 =m乙 g S 乙 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s 甲 s 乙 , m甲 m乙 ; 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
4、甲减少的质量与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乙减少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因此甲减小的面积大于乙减小的面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面积减小越多,压强增加越大,故 p 甲 大于 p 乙 ,则 p 甲 : p 乙 的值一定大于 1故选 A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在图( a)、( b)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三个电流 表中有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流表 A1、 A3的示数相等,则 R1 R3+R4 B若电流表 A1、 A3的示数相等,则 R1 R3+R4 C若电流表 A2、 A3的示数相等,则 R2 R3+R4 D若电流表 A2、 A3的示数相等,则 R2 R3+R4 答案
5、: C 试题分析: AB选项,若电流表 A1、 A3的示数相等,说明 R1、 R2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 R3、 R4串联后的总电阻,因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则 R1 R3+R4, R2 R3+R4;故 AB错误; CD选项,若电流表 A2、 A3的示数相等,说明 R2的阻值等于 R3、 R4串联后的总电阻,即 R2=R3+R4,故 C正确, D错误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关于磁场、磁感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磁场分布局限于某一平面内 B磁感线可以交叉 C磁场是具有强弱和方向的 D磁感线客观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磁感线是假想的,程立体空间分布,可形象
6、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不相交,但却是闭合的磁场有强弱之分和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极所指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考点:磁场;磁感线及其特点 下列物体的质量,跟体积为 50米 3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 A一本书 B一位婴儿 C一位成人 D一头牛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m=V可得,一般卧室中空气质量:m=V=1.29kg/m350m3=64.5kg,很接近一位成人的质量,故选 C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间关系 ”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托里拆利 C奥斯特 D欧姆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
7、是欧姆定律最早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于 1826年总结得出的故选 D 考点:物理常识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血压计 B脱排油烟机 C温度计 D订书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血压计是帕斯卡原理的应用,不属于利用大气压 B、脱排油烟机的电动抽风机高速转动时,空气排出,内部压强减小,外部压强不变,把含灰尘的空气吸入故本选项属于利用大气压 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不属于利用大气压 D、订书机用到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多的,如: ( 1)压柄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 ( 2)钉书针(出针口)很尖细有利于增大压强; ( 3)底座做得宽大有利于减小压强等等;但都不属于利用大气压进行
8、工作,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双选题 某蓄水池水深 2米,池底面积为 5米 2,该蓄水池池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帕;所受水的压力为 牛。 答案: .96104; 9.8104。 试题分析:池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gh=1000kg/m39.8N/kg2m=19600Pa, 由 p=F/ S 得, F=pS=19600Pa5m2=98000N,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体甲、乙、丙,甲长 0.1米、乙长 0.2米,丙长 0.3米。若将甲、乙串联在电源两端,则甲两端的电压 乙两端的电压,通过甲的电流 通过乙的电流。若将甲、丙并联,甲和丙的总电阻 乙的电
9、阻。(均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答案:小于;等于;小于。 试题分析: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体甲、乙、丙,甲长 0.1米、乙长 0.2米 ,因为电阻与其长度有关,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所以甲电阻小于乙电阻,若将甲、乙串联在电源两端,根据串联分压可知,电阻大的分配电压多,所以甲两端的电压小于乙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甲的电流等于通过乙的电流。若将甲、丙并联,其总电阻小于甲的电阻,而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所以甲和丙的总电阻小于乙的电阻。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点 某小组同学在讨论、解决大气压的问题时,就公式 p=F/S和 p=g
10、h的运用做了如下思考: 他们认为:公式 p=F/S是压强定义式,具有普适性。根 据该观点,若已知地面附近大气压为 p0,地球表面积为 S0,请你估计地球表面大气的总质量为 。 他们认为:气体和液体有相似的特点,同样大气压跟液体内部的压强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公式 p=gh来讨论大气压强的问题。 (a) 请你举例说明 “跟液体内部压强相似的大气压的特点 ”。 (b) 查阅资料知道:空气在海拨 2千米以内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其密度为 0。若静安寺附近某幢大楼的高为 H,则该大楼的楼顶与地面间大气压强的差为 。 答案: p0S0/g;大气压是向各个方向的; (答案:合理均给分 )0
11、gH。 试题分析: p=F/S 地球表面受到的压力: F=p0S0,又因为地球表面大气产生的压力等于大气的重力,所以地球表面大气的总质量: m=G/g=F/g=p0S0/g;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样气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即这就是液体内部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相似点; p=gh,大楼的高为 H,并且大楼底部不受压强的作用 大楼的楼顶与地面间大气压强的差为: p=0gH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实验题 在图中,重为 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 F 浮 。 答案: 试题分析:重为 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 F 浮 =G=6N,
1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在箭头处标出力的大小。 考点:力的图示法 某小组同学研究金属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时,提出不同的猜想。猜想 :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 跟金属球的密度有关;猜想 :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 跟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于是他们将半径均为 5厘米但密度不同的金属球甲、乙分别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实验。他们通过测出球心到水面的距离 h来表示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并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 F且计算得出 F 浮 ,实 验数据分别见表一、二。 该小组所进行的序号为 1、 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 11中的 。(选填 “a”或 “b”)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6或 812
13、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到水的浮力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和 8、 3和 9、 4和 10或 5和 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并由此可知,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 跟金属球的密度无关。 他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最大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为继续研究,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跟甲( 或乙) 不同的金属球。(选填 “半径 ”、 “密度 ”或 “质量 ”) 答案: a;先变大,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当浸入水中深度相等时,半径相同、密度不同的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半径。 试题分析: 由数据可知,浮力为 0
14、时,物体没有浸入液体,所以 1、 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 11中的 a,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6或 8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浮力的数据大小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到水的浮力先变大,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和 8、 3和 9、 4和 10或 5和 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浮力相等,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浸入水中深度相等时,半径相同、密度不同的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并由此可知,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 跟金属球的密度无关。 他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最大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为继续研究,最需要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海市 静安区 初三 中考 期末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