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可知,英国为了向中国倾销鸦片 ,牟取暴利 ,而发动的殖民战争,而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认为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
2、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种观点否认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的本性 设计 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长江 B大别山 C延安 D武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相关知识可知,刘
3、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内战由防御转入进攻阶段。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的意义。 点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面三刀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下列斗争迫使近代中
4、国新旧政权更替的包括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理解 “中国新旧政权更替 ”。辛 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次一次伟大的历史变革;北伐战争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从结果来看,它实现了新旧争取的更替;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中国它没有新的政权出现。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的民族革命斗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
5、能力。五四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新旧政权更替,但在运动中,工人 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今天海峡两岸来往越来越密切,两岸同胞都渴望早日统一。你知道两岸这种分离已有多少年了? A 110多年 B 70多年 C 60多年 D 30多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 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
6、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1949年至今两岸分离 60多年 。 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由来。本题还可以改为: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 族解放战争。至此,( )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A.台湾地区 B.香港地区 C.澳门地区 D.钓鱼岛地区 1909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有可能出现的是 A “先生,少爷中状元了! ” B “先生,报纸上说京张铁路通车了! ” C
7、 “先生,我让服装店给你赶制一套中山装。 D “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 420周年纪念金币。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的是 1909年中国的社会现状。 A项是错误,因为清朝末年,科举制已经废除了。京张铁路 1905年 9月开工修建,于 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 B符合题意。中山装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开始的流行的服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 1492年 10月 12日, 420周年纪念币就是 1912年,时间有误,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京张铁路的通车。 点评:京张铁路的修成,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8、自信心,推动了广大群众 “收回路权 ”、自办铁路的爱国运动。此后,詹天佑除主持建筑张家口到绥远的铁路外,还应邀担任川汉和粤汉等商办铁路的负责工作,努力培养中国自己的技术人员,为中国铁路事业的 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因为它们都体现了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专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
9、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 “自由 ”“平等 ”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 他们都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掌握政权的要求,即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的共同点。 点 评:通过比较可以知道三者的
10、区别和联系。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卫县直往全而制定的法律性文件,具有宪法性质,而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不具备的。 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独立宣言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者 ,体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但后两者是代表封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渴望民主、平等,反抗封建统治。 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相比 ,比较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权利和要求。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所带有的资产阶级统治意愿是片面性的,独立 宣言是美国提出的较为合理的纲领。 法国、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 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 200多场战争。历史给两个持
11、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 “政治智慧 ”是 A签订凡尔赛 B召开慕尼黑会 C成立欧洲联盟 D参加万隆会议 和约 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从法国和德国的战争对抗出发,指出了两国对抗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可以理解为两国由历史的对抗转变为合作与发展。签订凡尔赛和约是一战之后为了限 制德国,不利于德国的发展;召开慕尼黑会议最终使法国自食其果,万隆会议中德国、法国并没有参加。 A、 B、 D均不符合题意。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
12、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成立欧洲联盟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有利于成员国的共同发展。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联盟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 B、 D的错误都是相对明显。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 3大主要机构之一。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体。 1951年 4月 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翌年 7 月 25 日生效。1957年 3月 25日,上述 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
13、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1965年 4月 8日, 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 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恩格斯说: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 的是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太阳能开发和利用 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 “报复 ”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
14、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都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太阳能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不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工业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也有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狂飙 式发展,使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最大的影响是导致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使资本主义完全占了统治地位同时可以讲它极大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生产力;同时工业革命带来血汗工厂、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伴随城市化带来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消极影响。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中国是国际舞台
15、上的重要角色 C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是逆向思维题,要找出 “不正确 ”的一项。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在国际舞台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但不能简单的说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 C错误。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 点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继续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的对外战略;要抓住战略机遇,及时调整政策,适应全球形势;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树
16、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要抓住难得机遇 发展自己,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在国际市场上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 20世纪 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 牍膊 惩 竦痴 谥厍旖 辛宋 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7、(即双十协定)。题干 “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就是双十协定的签订。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重庆谈判。 点评:重庆谈判蒋介石的目的是欲图独掌大权,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并转嫁战争责任。中共的目的是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尽力争取国内和平。经过 40多天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因为是 10月 10日签订,纪要又称 “双十协定 ”。国民党当局承认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
18、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 2)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3)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可知, B、
19、 C、 D都是其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点评:抗战胜利原因主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以及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彻底打败外国侵略 者,捍卫了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是近代中国由衰转盛的转折点。 1939年 9月 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早在二战全面爆发前中国人民就开始和日本法西斯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前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 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者 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大危机开始侵略中国 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发动了百团
20、大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二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 集团军在 1940年 8月至 10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又称晋南游击战 )。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 120师、 129师和晋察冀军区与当地民兵。也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参与较具规模的战役。此役由彭德怀领导的,并非国共合作发动,故 错误。 都符合二战的相关史实,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百团大战。 点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他所取得的骄人战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
21、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有关这段历史的整理,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南京,因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开始接受侵略者提出的领土要求 B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 C 19世纪末,日本人在中国建厂,加大对中国经济掠夺 D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本题是逆向思维题,要选出 “不正确 ”的一项。在 B选项中 “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 ”的说法错误,因为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已经被英法联军烧毁, A、 C、 D三项都正确指出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都是
22、正确。只有 B错误,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国作家雨果说 “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一个强盗叫法兰西、一个强盗叫英吉利。 ”夏宫是指圆明园,这两个强盗分别是英国和法国。 下列事件和图中人物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有 洋务运动 虎门销烟 黄海大战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图文结合,图中人物是左宗棠。根据所学知识,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创办近代企业,探索近代化的道路。同时他还收复了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
23、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周围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加入战斗,痛击阿古柏军队。 1877 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虎门销烟是林则 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黄海大战是与邓世昌有关的。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改为: “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自己的选择,谭嗣同选择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省 郑州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五次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